第221章 陳橋兵變(下)

第221章 陳橋兵變(下)

待獲得眾將的效忠后,趙匡胤立即派人赴開封,先與守衛京城的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聯絡。

這些人早就知道了內情,哪有不理會的道理,於是紛紛答應下來。

得到確實的回應后,趙匡胤便放下了心,開始整軍,將自己的親信都提拔到高位,而將那些忠於周國的將領,都貶為閑職。

在這之後,他又強調了一番軍紀,這便自陳橋驛回師開封。

北去的路上不慌不忙,待回京時,確實風馳電掣,大軍昂揚向上,騎兵率先在前開路。

待騎兵來到東京城門,卻早就開了,原來是守衛城門的石守信、王審琦正在城門外迎接。

「見過陛下——」兩人單膝跪地,一臉喜色。

「兩位都是我兄弟,不是外人,用不着如何客氣,哈哈哈……」

趙匡胤別看人黑腿短,但雙臂有力,拍了拍這兩位大將,再瞅瞅這高大的東京城,趙匡胤將兩人攙起,來不及敘舊,騎上馬就進了城。

還是大事要緊。

大軍進了城,雖是白日,但大街小巷卻是一片寂靜,一個人影都沒有。

街道兩旁的百姓們,緊緊地堵死了門,關緊了窗,聽着踢噠踢噠的馬蹄聲,心裏就跟打了鼓似的,大軍入城,免不了又是一場劫掠。

也不怪他們如此緊張,在五代時期,凡有兵亂都要大肆搶劫一番,謂之「夯市」,東京也是倒霉,自後晉遷都至汴梁,每逢改朝換代,都會被劫掠一番。

比如,後周建立者郭威,家人被殺后,帶領大軍南下東京,攻克后劫掠了三日。

劫掠之後,立了一個劉氏小皇帝,突然就契丹人來犯了,雖說實在奇怪冬天馬瘦的季節,契丹人為何不顧惜馬力,但郭威還是北上了,到了澶州(南下東京的要道)就被迫黃袍加身(沒錯,天下一大抄的趙匡胤,連這也是抄的),然後就建立了後周。

所以,東京百姓才如何膽戰心驚,攜老扶幼出走者不知凡幾,只有皇宮內,還是一無所知。

可是,那群在門縫中巴望了多時的百姓們,卻仍未等到破門而入的消息,一時間,開窗明望者不在少數。

也不怪乎這些禁軍們願意聽從,泰半的禁軍家小都在東京,自己打劫自己,實在強人所難,凡事劫掠東京的,沒幾個都是本地兵。

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尤其是趙匡胤帶隊,守城的後周軍將,都不敢輕舉妄動,唯有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聞訊,不由得目眥盡裂,心中氣急:

「好一個紅孩兒,竟然是欺主之人,枉費先帝一心的栽培提拔——」

心中想着,連忙騎馬徑自皇宮內廷疾馳而出,欲集結部眾負隅頑抗。

當其行至街上,被王彥升察覺,遂緊隨其後,追而不舍,無奈,被直追至家中,連同自己在內,一家人全部殺死。

其他的禁軍哪敢放肆,瑟瑟發抖,不再言語。

趙匡胤入城后,登上明德門,命令兵士各返回所屬軍營駐地,防止有亂兵出來攪亂自己的計劃,隨後,自己也回到原來的官署。

他倒是安心了,其他的高官們卻被牽連起來,被那群大兵們挨家挨戶的進行押出,來到他的官署。

不多時,諸將領簇擁著范質等後周朝廷要員來到趙匡胤官署,趙匡胤一見,皆是自己往日的同僚,再仔細一瞧,有權有勢者皆在,這才放下心,連忙上前,將繩索解下,頓時痛哭流涕。

嗚咽道:「違負天地,今至於此!」

一張大黑臉,此時卻滿是通紅,不知曉是激動還是真的傷心,鼻涕肆流。

立在一旁的宰相范質等人臉皮扯了扯,還不及回應,軍校羅彥環卻手按利劍,厲聲說道:「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

范質等人面面相覷,無計可施,只好屈身退至階下,列隊朝拜。

君臣名份既定,趙匡胤這才放下心,對待這群文臣,他客氣的很。

隨即,趙匡胤於官署堂上召集文武百官,依據每人功勞高下確定入朝列班次序。

翰林承旨陶其不轂自袖中取出事先寫好的禪位制書,當眾宣讀,稱柴宗訓退位,由趙匡胤即皇帝位。

眾人不由默然,瞪大了雙眼,瞧著這場表演,回首相望,心中悲嘆之聲連綿不絕。

隨後,宣徽使引導趙匡胤下堂,來到庭院中,面向北方行拜禮。又引他出官署入宮中,進崇元殿,更換朝服,頭戴袞冕,正式登基稱帝,是為宋太祖。

另又將柴宗訓及符后等人遷至西宮,去其帝號改稱鄭王,而尊符後為周太后。

五代之一的後周,至此結束。

趙匡胤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建隆,仍定都於開封。因他曾於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出任過歸德軍節度使,故以「宋」為國號,史稱北宋。

其後,趙匡胤對有功官吏將士,分別封官授爵,給予賞賜。

以石守信為歸德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以王審琦為泰寧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其餘禁軍諸將領亦分授官職,併兼領節度使。朝廷各重要官署機構均重新任命長官,從而建立起宋朝的統治秩序。

大宋的天下並不穩妥,主要有佔據上黨(今屬山西)的李筠,盤據淮南的李重進,此兩人乃是實力最雄厚的藩鎮。

昭義軍節度使李筠經營上黨長達8年之久。他在自己的統轄區域內,擅自徵收賦稅,召集亡命之徒。頗具一定實力,以至於後周朝廷亦曾感到李筠「倔強難制」。

而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為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權勢顯赫。周世宗柴榮在位時,曾一度與趙匡胤分掌朝廷內外兵權,所以他的不服,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趙匡胤琢磨該如何平叛的時候,李嘉也在琢磨該幫哪一個。

實際上,待時間劃到正月初一時,他就做出了決定:幫助李重進抗宋。

一者,李重進乃淮南之地,海運方便,李筠在山西,又不近海,鞭長莫及。

二者,李重進名正言順,乃是皇親國戚,更容易獲取人心,造反成功更高一些。

所以,在這個正月,大量滿載物資的船隻,來到了淮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再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再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1章 陳橋兵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