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

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

「咱們爺倆這也一年多沒見了!」

九千歲感慨地說道。

此刻的他們正在徐州奎山,放眼望去黃河滔滔,就連被掩埋大半的徐州城內也有不少人在走動,四周是零零星星一片片剛剛收穫的麥田,不過這裏接下來不會插秧了。雖然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徐州都是水稻產區,但在黃河奪淮期間,因為一次次黃河泛濫摧毀了灌溉系統,這一帶早已經淪為純粹的旱作區……

不過好在有地瓜。

接下來這一帶將會大量種地瓜高粱之類,玉米也有少量種植,這種新作物在北直隸已經很常見。

都是楊家搞的。

楊家在各地衛所以商屯方式,雇傭軍戶種玉米並治種,然後首先在軍戶中推廣,目前北直隸各地衛所軍戶種玉米已經很普遍,尤其是冀東那些最貧困的軍戶們。

這也是之前盧象升部下根本不想打仗的重要原因。

做人得講良心。

楊家給北直隸軍戶帶來的改變他們都記着呢!

不但推廣新作物,而且每年以明顯的高價收購地瓜之類建立義倉,遇上年景不好了,就會拿出這些來賑濟他們。另外還在各地雇傭他們墾荒修水利,因為楊信的鎮壓,地方上衛所將領也不敢管,畢竟誰都知道瀛國公的手段。

這種情況下要他們和瀛國公戰鬥真得很難有什麼鬥志。

「陛下的蒸汽機如何了?」

楊信問道。

「來的時候最多一次七分鐘沒出毛病,而且陛下還用它做了一個可以提水的東西,一開起來那水自己就從井裏順着管子流上來。我請陛下賞了一個裝在煤礦里,原本得人往外提的水,自己就被抽了出來,只要煤還在燒開水就可以不住的抽。

不過這機器總是壞。

用不了多久就得停下修,只能邊修邊抽,陛下說等那個鏜床做出來就好了,只是這東西也挺費工夫。

雖說做了一個,但還是不能用。

陛下一直說,沒有你在京城,做什麼都不順。」

九千歲說道。

「京城,暫時我是回不去了!」

楊信說道。

天啟的進步還是很明顯的,這都進步到實用階段了,當然,實際上應該是九千歲為了哄他開心,就這時候那蒸汽機效率和可靠性,很難想像會有實用價值。不過既然是皇帝做的東西,無論使用成本多高,那都必須得使用,不過在煤礦抽水還是可以,畢竟用煤幾乎不算成本,歐洲人都能把紐科門蒸汽機用幾十年,天啟蒸汽機沒理由還不如紐科門。

「你跟大爺說句實話,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九千歲很認真地說道。

「首先,我對皇位沒興趣!」

我以前就說過,天下太平之時我寧可效仿鄭和,帶着艦隊去海外為大明開疆拓土,外面的世界很大,大明只是其中很小一塊。

我想稱王稱霸很簡單。

我自己帶着十萬大軍,就能征服整個印度,那裏的土地絲毫不比大明小,人口也不比大明少,而且溫順容易統治,我給自己安個神靈頭銜,把我的部下描述成高種姓,他們會世世代代臣服我。如果不想這麼麻煩,我帶着一萬大軍,也能征服倭國,然後他們同樣會世世代代臣服我。

甚至給我一千人去美洲登陸,我同樣可以創建一個不比大明小的龐大帝國。

想做皇帝?

很簡單,外面有的是地方,有的是人口可以給我征服。

我何必跟陛下搶?」

楊信說道。

「其實陛下當初也說過,富貴與你共之,若你真想要江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陛下富有天下,還不至於捨不得兩省之地,但你如今所據之地已與太祖無異,難免會惹人猜疑,就算陛下相信你,但陛下也得面對悠悠眾口。

陛下之意封王可以。

左右南方如今已經是這樣,就算再想變回以前也不可能了。

更何況大同國那些人也得有個人鎮壓,江浙兩地士紳之前既然敢這麼干,那以後備不住還得這麼干,就讓你在南京鎮壓,封你一個郡王,以郡王總督南直隸及浙江軍政。

但以後江浙兩地賦稅不能少,無論田賦還是商稅,包括松江及寧波兩處海關,揚州的鹽稅等等,這些該多少還是得多少。

包括金花銀。

還有各處皇莊的都不能少。

兩地官員承製拜封有些過了,朝廷總得有個樣子,南京六部及其他那些都察院之類,包括五軍都督府統統撤銷,將南直隸一分為二,以應天巡撫轄區為江南布政使司,以鳳陽巡撫轄區為江北布政使司。兩地的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這些還是要有的,都指揮使就不必了,至於府州縣的地方官員,這個由你自己定個名單,就算是你們聯名推薦,交給吏部任命即可。

另外還有就是三地的科舉。

這個還是得由各地學官負責,但所需費用由地方承擔。

你要知道,這一下子多少官員沒了職位,他們若都去京城,大爺我那裏也養不起,這樣各地學官保留,他們這些人也有個地方安置。」

九千歲說道。

實際上就是天啟想在地方安插耳目。

巡撫,布政使之類是為了朝廷顏面,這樣可以說這三地還是朝廷的,各地學官打着科舉的名聲,團結起地方的士紳,無論楊信怎麼分地,這些人頭頂上的功名還在,這樣也算朝廷在地方上有一定掌握。當然,也有可能是真的不想養著這麼多閑人,這一下子得多少官員失業,光之前那些就已經把揚州的鹽稅,罰沒之類全吃光了。

接下來把剩下那些地方也給楊信,那已有的加上新增添的,光各類品官估計就得幾千人失業。

這些人怎麼辦?

都是有品級的,都是有俸祿的,天啟不能當這個接盤俠。

這樣還能送出來一部分,別的不說,光各地學官就能送出幾百,然後剩下那些安置壓力還小點,而且以後隨着科舉繼續,肯定還有更多被生產出來,這些人塞到剩下那些地方肯定用不了。大明早就已經官滿為患,話說每年科舉可是足有五千人參加,就算以後可以減少舉人錄取數量,但至少現在是來不及,這些傢伙都得消耗掉。

就讓他們到楊信這裏就食。

「其實我倒是有個提議。」

楊信笑着說道。

「說來聽聽。」

九千歲忙說道。

楊信的提議往往都是令人驚喜的。

「可以向各處藩屬派駐使者,比如說南洋剛剛進貢的各國,這些地方遠離大明教化,需要朝廷負起責任,可以一個藩屬國派一個宣慰使,由其擔負宣慰教化之責,順便也向泰西諸國宣示主權,就是說這個番邦乃是大明藩屬,其他國家不得侵擾。最好再派些學官,在各藩屬國建學館教授儒家典籍,甚至從中挑選成績好的授予功名,雖說不能參加科舉,但至少也算是為這些番邦挑選人才,像那些學問好的,還可以送到國子監讀書。

當然,咱們可以藉此要這些番邦每年進貢多少銀子。

這也算是大明皇帝保護他們的依據,畢竟萬一真有外人侵擾,他們找大明請求出兵,那以前他們也沒向大明交稅,大明憑什麼保護他們,這樣他們每年進貢一些銀子,咱們承諾保護他們,再派去宣慰使,以後有泰西殖民者入侵,咱們的宣慰使就可以出面,代替陛下斥退。

要是不退那就該艦隊出場了。」

楊信說道。

「那這些番邦不接受呢?」

九千歲頗有些意動的說道。

給官員發那點俸祿其實不值一提,關鍵是撈錢的機會,哪個官員是靠朝廷俸祿過日子的?

官職最重要。

把他們扔到番邦當宣慰使,朝廷只開基本俸祿,反正也是番邦上貢的,到時候趁機讓這些番邦多出些,不但夠宣慰使們使用的,朝廷還能撈一部分,而且還可以藉此讓閹黨插手海外貿易,至於宣慰使們自己想撈錢也是從這些番邦撈。

但這樣的話就怕這些番邦不幹。

人家又不傻,過去他們象徵性送點貢品,現在卻要實實在在掏錢的。

「那樣也可以由艦隊出場,侄兒當初讓陛下建造戰列艦,不就是為了宣示國威嗎?宣示國威當然也包括威懾不臣。」

楊信說道。

番邦們會接受的。

經歷李之藻的下西洋,估計他們都知道大明艦隊的強大了。

「這倒是可以一試,那之前的那些如何?」

九千歲說道。

「可以,沒問題,巡撫帶着布政使這些可以由朝廷任命,府州縣官員由我提名然後上呈陛下。」

楊信很乾脆地說道。

這個真無所謂,這些人來了也就是擺設而已,不可能有任何權利,敢不老實那就暴斃唄,這也算給天啟保留顏面,但江浙終究還是歸他說了算,實際上他這就很像平西王了。

「我就說嘛,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宜興伯,說到底都是誤會,如今都說的明明白白也就撥雲見日了!」

九千歲很愉快地轉頭說道。

他們後面的涼亭里,盧象升,孫元化等人尷尬一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混在大明搞社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混在大明搞社團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