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當行大道

第六百六十六章:當行大道

呂洞賓笑道:「笑亦淡淡,怒亦淡淡,於是有了清凈、涼爽的「大樂境界」。看什麼都很平常,都無所謂了,於是「無憂」。」

翾楚說:「道通之後,就無憂,無憂則「極樂」。此種快樂,綿綿不斷。它不是大喜之樂,而是「無喜無憂、喜憂不住」之樂,是喜怒哀樂皆如如不動、平靜恬淡。是嗎?師父……」

呂洞賓笑道:「嗯,這種感覺就好像,它似未曾哭鬧時嬰兒安詳的面容,似小動物臉上純凈、清澈、安寧的大眼,又似歷經滄桑的百歲老人嘴角那抹若有若無的淺笑。既有孩童的天真純潔、樂觀求知,又有老人的從容淡定、平和寧靜。純樸與世故,冷漠與柔情,安靜與噪動,和諧地共存於一身。冷時似寒冰,柔時似春水。動時若脫兔,靜時若處子。純樸得象天真爛漫,世故得象飽經滄桑。」

鍾離權道:「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人心中的苦樂,再也不願意去傷害別人了。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也無論是言語還是肢體。柔軟的心,每每總被眾生的點滴善念與善行,感動得熱淚盈眶。常常覺得身邊每個人都是得道之人,唯獨自己是凡人。這時才明白,在不顧他人的感受,堅定地去做自己認為很正確的事的時候,一定會犯錯誤!因為一定會傷害到別人。」

呂洞賓笑道:「所以,我們的心,雖需堅強,卻不可堅硬。心要柔軟柔慈柔和,才能柔聲柔語柔色。只有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溫柔和仁慈,才具有強大的感染力。通達人情,善巧方便,自然無為,正是所謂的「般若妙用」,乃是「大用現前」。心態變得極為冷靜、冷漠、冷淡,寵辱不驚、灑脫自在。不留戀過去,不幻想未來,沉靜地活在當下,活在柴米油鹽醬醋里,活在早起晚歸的辛勞中。雖然努力爭取更好的結果,卻不在乎得失、成敗、榮辱。心雖在物中,卻不被物牽絆束縛,於是知道,所謂的「為而不為」,原來只是如此罷了。」

翾楚說:「這樣的境界,聽起來好玄妙,只是太難得了吧?」

鍾離權笑道:「明了三維陽性世界的一切現象和作用都是有價值的。「雖然一切不可著,卻一切不必廢。超然於物外,不離乎人情。」可以擁有、已經擁有的,不必刻意去拒絕和放棄。雖然知道無常,但既然擁有婚姻家庭、妻兒老小,也不妨愛之。雖然明白一切是空,但若能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也不妨享之。既然屬於你,就好好珍惜它,莫待錯過時,徒留傷悲。既然有緣,就是你生命中的珍寶,若當作沙粒棄之,其實真正受傷的是自己。敞開心扉,就擁有無限愛與被愛的力量。忘記傷痛,才能重新擁抱幸福。」

呂洞賓笑道:「其實,幸福從來就不遙遠,幸福就在我們手中、心中。一切只是以它本來面目,如實地展現罷了,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們只需毫不抗拒地投身其中,融為一體。無論我們有多麼不舍,生命中的某些人或物,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

當那顆藍寶石從生命中逝去,才知道手中握著的那一把細沙,又何曾不是我們的藍寶石呢?才知道當擁有時,既不可握得太緊,也不可握得太松,因為太松太緊沙子都會流淌出來。只有鬆緊合適,輕鬆自然,才是最好的。」

翾楚說:「無私的關愛、奉獻和付出,就是甘露,能讓苦海中的心靈脫離煎熬,讓世界變得無比美好。幸福、喜悅和感動,像清泉緩緩流淌,能撫平受傷的靈魂,洗盡往日的悲愁。歲月的河,就象一首歌,唱盡了苦辣酸甜;歲月的歌,就象一條河,緩緩流淌,把一切記憶洗刷得乾乾淨淨…我們可能一樣為真愛追求,為傷痛沉淪,為兒女操心,為錢財鑽營……,只是無論追求得有多苦,沉淪得有多深,操心得有多累,鑽營得有多精……,最終都能靠自己的心能力量擺脫出來。哪怕今生無望,千百世后也終能不再淪為它們的奴隸,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運。這也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真實內涵之一。」

呂洞賓笑道:「大事因緣已了,不代表每一小法小術都會,更不代表世間法能夠「不學而知之」。何為「究竟」?「究竟」的前方又該何去何從?若真有個「究竟」在,又豈是真究竟?真理只能是被無限地接近,又豈能是「已經到達」?了脫生死、到達彼岸、合道后,又是什麼呢?合道之後,當行大道,在塵世中體證「事事圓融」的境界。」

翾楚說:「那就是在道中行走了?」

呂洞賓笑道:「所謂「道中行」是無論大道小道,刻刻不離道,而又忘了道。「大道」之大,非大小之大,乃「大小不二」之大。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亦大亦小,非大非小。大中既包含無限深廣,也包含無限微小。不是說做大善事、大功德才叫大。富翁一擲千金,不過於九牛身上拔一毛,故雖大亦小。照顧家中病人,不過是個小事,但若能堅持十幾年如一日而不放棄,則雖小亦大。心量有多大,慈悲就有多大。能夠對廣大有情無情眾生都生出慈愛悲憫之心,就是大慈大悲。所以心量與慈悲是一不是二。」

鍾離權笑道:「呵呵「功行終需世上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道理領悟的再透徹,終須付諸實踐,落到「行」上(即事上)。應在生活中去踐行「不修之真修」,在每一件小事上驗證「理事不二」,達到無論順境逆境皆能自在出入。千萬個說,不如一個行。一遇考驗就退縮,言行不一,只能被恥笑為「誇誇其談」。千萬個修,亦不如一個行。到底修得如何?是騾子是馬,還得拉出來溜溜!「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翾楚說:「呵呵考驗,那師父和師爺現在也是在考驗我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道姑翾楚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道姑翾楚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六章:當行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