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通牒

第1116章 通牒

趙俊生決定讓趙平去益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個老三跟太子斗得太凶、太狠,還有一個老四趙挺、老五趙雷,這四兄弟誰也不是省油的燈。

他的想法是先把趙平打發走,再逐一把老四老五也派去外地就職,幾兄弟不在一起,且遠離朝堂京師就會少很多是非麻煩。

把這幾兄弟分開,趙俊生的目的不止是阻止他們爭鬥,還是在保護他們。

趙平沉默了半響說道:「父皇,兒臣不想離京!」

趙俊生扭頭看着趙平,「這不是你能決定的,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得走,你若自己不走,朕就派人押你走!」

「這對兒臣不公平!」

「什麼是公平?別人的兒子從小吃糠咽菜,你從出生就含着金鑰匙,你跟朕講不公平?朕最後給你一次機會,自己滾去益州!」

趙平怒氣沖沖的走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趙俊生又先後把老四趙挺和老五趙雷分別打發去青州和涼州任職,只是讓他們當任地方官,卻不是讓他們就藩。

這三兄弟一走,朝堂上下卻沒有安靜下來,一些大臣互相攻訐、彈劾,趙俊生對此並不在意,對於有證據的,派人查實之後交有司法辦,對於沒有證據卻又亂咬人的,一經查實以誣陷重臣罪嚴厲處置,輕則革職,重則殺頭。

隨後,趙俊生又對朝堂和各地方官府進行嚴厲整頓,但凡有與各皇子交往過密又有過錯在身的朝廷或地方官員,一律抓起來法辦。

又以候官司的檔案卷宗記載為準,但凡有違法亂紀行為的,每隔一段時期抓一批,一批一批進行清理,以保持官吏隊伍的廉潔性和官場上的政治清明,大力鼓勵官員們廉潔奉公、勤政愛民,還樹立一批典型進行褒獎,命朝廷和地方官府的相關衙門對這方面進行大力宣傳。

趙俊生這一系列的舉措引得朝廷、各地方官府絕大多數官吏們的擁護,在民間也是一片叫好聲。

這年八月十六,一個消息從錢塘傳到了長安,乾國派駐在劉宋國錢塘的使臣宋孟康被人殺死在了使館內。

趙俊生拿着八百里加急線報看完,沉聲對老太監康義德吩咐:「傳旨,讓大臣們進宮議事!」

不久,從皇宮裏傳出召集群臣進宮議事的鐘聲,大臣們紛紛趕來。

「臣等參見陛下!」

趙俊生抬手:「都平身吧!這次鳴鐘召集諸卿是因為發生了一件大事,我朝派駐南朝劉宋的使臣宋孟康被人殺死在了錢塘使館內,兇手是誰暫時還不得而知,這案子的後續調查進展,那邊還沒有傳過來,諸卿對於此事怎麼看?」

話一說完,大殿內群臣頓時炸了鍋,議論紛紛,有不同意見者之間吵得不可開交。

趙俊生讓他們吵了一陣,制止道:「好了,都停下!有想法可以一個一個站出來說,盧玄你先說!」

盧玄被點名后立即站出來行禮,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立即派人知會劉宋國,讓他們動用一切力量把此案調查清楚給我國一個真相,否則我國絕不能善罷甘休!」

趙俊生又點名:「酈嵩,你說呢?」

酈嵩站出來問盧玄:「盧公,你是要真相呢,還是要一個交代?」

「廢話,當然是要真相!」

「負責調查的是劉宋國的衙門中人,你想要什麼真相,他們就能給你什麼樣的真相!如果你要一個交代,他們就會拉出來一個大臣當做替罪羊,畢竟宋孟康之死需要有人負責,劉宋拉出一個大臣做替死鬼正好可以堵住我國的嘴!」

這話讓其他大臣們都不吵了,眾臣一想,可不是么?劉宋朝廷那幫人對於此等做法正是拿手好戲,他們擅長扯皮拉筋,到最後可能被他們拖得不了了之。

趙俊生問道:「酈嵩,你有何高見?」

酈嵩行禮道:「陛下,臣以為我國可以以此為借口,出兵渡江攻打劉宋,一統天下!」

「說說你的想法!」

「諾!」酈嵩答應,當即說道:「我朝可以先對劉宋施壓,讓他們儘快查明真相,等他們交出兇手,我國可以不認賬,案子是他們查的,他們甚至都可以安排任何一個人充當兇手,我國以劉宋包庇兇手、查案是敷衍了事、欺辱我國為由出兵!」

「陛下、諸位,我朝使者死在南朝不是小事,這是天大的事情,因為使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陛下和大乾朝廷,這是可以引發戰爭的大事,我們完全有理由出兵!」

趙俊生看向其他大臣問道:「諸卿以為如何?」

「臣附議!」梁寂站出來說道。

「臣也附議!」

大臣們一個接一個站出來支持這個建議。

趙俊生也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不可輕易放過,當即說道:「那好,給劉宋朝廷發出照會,讓他們限期破案,一個月之內給我朝一個交代!」

「傳朕旨意,從各地徵調三十萬大軍兩個月之內在廬江郡集結,具體調兵數量由兵部酌情決定,戶部、軍器監等衙門要保證糧草、軍械的供應!」

「命常昆組織人手修建好大軍宿營的營地,做好接收各路兵馬事宜!」

「臣等遵旨!」各部大臣紛紛站出來領旨。

乾國的照會很快被鴻臚寺發往劉宋國,被送到了錢塘。

劉宋國皇帝劉駿在兩年前在癲狂中死去,其子劉子業繼承大統,改元永光。

乾國的照會送到錢塘之後,劉宋君臣不敢怠慢,立即在皇宮議事。

劉子業跪坐在高台上,頭戴玉冕、身穿皇袍看着下面大臣們說:「諸卿,乾國朝廷派人送來照會,讓我朝一個月之內在使臣宋孟康之死給一個交代,否則就要興兵進犯,現在這件案子查得怎樣了啊?」

刑部侍郎阮山亮站出來回答:「回陛下,乾國使館內的二十四人都被殺了,現場沒有活口,捕快們在周邊進行過調查詢問附近鄰人,有人聽到事發當晚使館內似乎傳出叫喊聲,但當天夜裏下大雨,聲響都被雨點聲掩蓋,也聽不清楚,沒有人看到過兇犯,根據負責此案的刑部主事賴慶等人的調查所示,兇犯人數最少十五人以上,而且各個都是武藝高強的人,否則不可能如此乾淨利落的殺死二十四個乾國人,臣等以為,此案只怕不是仇殺、更不是情殺,也不可能是搶劫殺人,因為使館內的財物沒有被動過,目前我刑部官吏正在根據屍體上的刀傷劍傷查找相關線索,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發現,但要破案的話還需要不少時間!」

年僅十七歲的劉子業不耐煩的擺手:「朕不管你們怎麼做,一個月之內陛下查出真相偵破此案,否則爾等通通都要人頭落地!」

阮山亮連忙答應:「是,陛下,臣等一定竭盡全力!」

司空何尚之站出來拱手說:「陛下,老臣以為乾國如此迫不及待的發出照會讓我們限期破案只怕不懷好意,老臣收到消息,乾國朝廷似乎正在從各地徵調兵馬,我朝不能不防啊!」

劉子業臉上一慌:「何卿是說乾國準備藉此事攻打我國?這可如何是好啊?」

衛將軍何瑀站出來抱拳道:「陛下莫慌,我大宋水師兵馬數萬、大小戰船三千餘艘,足夠封鎖長江水域,只要派出斥候嚴密監視乾軍調動的情況,事先做出部署,不但可以讓乾軍無法渡江,而且還能在他們渡江之時攻打,乾軍都是北人,不習水性,到了江面上還不是任我軍宰割?」

越騎校尉戴法興站出來行禮道:「衛將軍這麼未免太有些不把乾軍放在眼裏了,衛將軍對乾軍的認知只怕是還停留在七年前吧?據下官所知,五年前,乾國把巢湖周圍的百姓全部遷移離開,派重兵封鎖周圍,江河船隻全部不能進入巢湖,據我方探子所報,這五年來不斷有大量木料、糧草和軍械運往巢湖!」

「陛下,臣懷疑乾國在巢湖之內已經打造了一支數量和兵力規模龐大的水師,我方不能不早做應對之策!」

劉子業一聽,當即問道:「戴公能確定乾國在巢湖上建造了一支水師嗎?」

「回陛下,從種種跡象上來看,乾國的確應該在巢湖上建造了一支水師,否則無法解釋他們為何運送大量的木料和其他物資前往巢湖,但乾軍對那一帶封鎖極其嚴密,我方探子無論如何都無法潛入或靠近偵察,為了查明詳情,臣這五年來已經連續派了十二撥探子,但全部都是有去無回!」

中書通事舍人巢尚之站出來說:「陛下,臣以為我國現在應該派人搞清楚乾國的意圖,他們到底只是想要一個體面的交代,還是想要藉此事興兵攻打我國!如果他們只是要真相和一個體面的交代,這個倒是好辦,咱們就給他們一個交代,再派人去長安給乾國皇帝賠罪,送去一個貢禮;但如果乾國這次要藉此事出兵攻打我國,無論我們怎麼做,他們都不會聽,都會起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老婆是花木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老婆是花木蘭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16章 通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