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尚需繼續前行2

第759章 尚需繼續前行2

命令幾個專門買來的黨項奴隸在碑前跪好,湯隆和負責照顧這座陵園的老人們一起把各種祭品擺放整齊。

「湯大人為何今年來的如此之早?」一個老人輕聲問道。

他們也都是老西軍,幾十年前那場潰敗之後,這些人流落民間,雖然顛沛流離,可也總算活了下來。

湯隆這樣混出頭來的老西軍,一起湊錢建了這座陵園之後,就花錢把這些生活能力下降的老戰友找來,照顧這座陵園,也算給他們找了個不算太壞的出路。

作為老戰友,又是出資人、老闆,湯隆在這些前周西軍老兵心中的地位很高,幾個老頭自然也都認識他,並且知道他的一些習慣。

「我明年可能就來不了了。」湯隆在紀念碑前倒了一壺烈酒,算是給死去的兄弟們敬酒。

「為何?」老人焦急的問。

湯隆是這些前周西軍遺脈的領頭人,他若是不來,這座跟現在的帝國無甚關係的陵園根本維持不了多長時間。

湯隆淡淡的回答:「我已經辭職了。」

「老大人為何要辭職?」老人們更加焦急了:「可是惡了上官?」

「那倒沒有,只是我到退休年齡了。」湯隆回答:「老哥哥們也不用擔心,我雖然退了,卻也還有發揮的地方。」

「退休?就是以前文官們說的致仕吧?」一個老頭問。

「差不多吧,我那邊工作交接都做的差不多了。」湯隆說道:「不過我家小子要去秦國,秦王也答應讓老夫負責總督軍械,所以老夫打算去那邊。」

徐代炫本來不打算在秦國搞工業,免得與母國形成競爭,讓母國感到不快。

這也是一種自我限制,避免幾代人後,秦國對母國構成威脅。

但現在是在打仗,持槍的漢人越來越多,有些事情就得放開一點——秦人的十幾萬條各種槍械,不可能有點毛病就拋棄或者運回國內修理。

還有前膛炮前膛槍必須的火藥,也得自己補充一部分,全都麻煩本土,那成本就上天了。

所以,作為對外開拓的前線,秦王最終還是開了這個口子,允許在秦國國內建造兵工廠——其他工廠還是不行,而且只能雇傭漢人。

兵工廠可不是鐵匠鋪,不是有幾個鐵匠,備好鎚子鑿子就行,特別是帝國的兵工廠,野戰炮、擊發槍哪一個都不是鐵匠能夠搞定的東西。

材料方面還好說,西域幾乎什麼都有,但懂技術的軍工人才就是個問題了。

正好帝國軍工總監湯隆到了退休的年齡,於是秦國方面發來了邀請函,希望他到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老大人一定要去嗎?」另一個老頭不安的說:「秦國遠在海外,而且還在打仗,您的身體……」

「就是因為遠在海外,我才要去。」湯隆認真的說道:「不瞞幾位老哥哥,我去那邊,就是因為那裏離得遠,還在打仗。」

湯隆是有私心的。

他是那種傳統的工匠,因為加入帝國早,三十年來累積功勞才當上了軍工總監。

然而他卻不是那種能搞新技術的人,徐世楊定下軍工廠需要生產什麼,他能把細節安排的很好,但徐世楊沒有做決定的東西,基本別指望湯隆能主動搞出來。

比如去年年初,太子殿下從西北送回一個叫做戴梓的槍匠,那老頭用標準三型擊發槍改造了一款後膛槍,太子殿下對此人的射擊讚不絕口,認為這人很有創新能力,值得重點培養。

徐世楊不知道的是,戴梓曾經拿着他的設計去軍工廠求見湯隆,當時湯隆拒絕了大規模生產戴梓步槍的提議。

原因嗎……,戴梓步槍的性能還算不錯,但湯隆認為標準三型步槍已經夠用了,再重新鋪開一種新步槍並無必要。

另外,徐世楊不知道這個事,他沒吩咐步槍更新換代,湯隆不敢做主進行創新。

而且連上報都沒上報!

實際上,徐世楊到現在也不知道幾年前湯隆就見過戴梓,戴梓不願招人怨恨,也沒主動告知。

但湯隆見到戴梓時,他就絕得,自己確實已經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戴梓的年齡跟他差不多大,兩人都是工匠出身,湯隆現在身居高位,而戴梓不過剛剛起步,湯隆卻有了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

這種感覺讓湯隆很不舒服,所以,他決定——不是真的退休,而是到更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地方去。

秦國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那裏不需要一個新發明層出不窮的軍工總監,只要一個能保證按時完成生產任務的工頭,湯隆覺得這特別適合自己。

「老哥哥們,不用擔心!老夫還年輕著呢!」

湯隆大笑道:

「咱們老西軍什麼時候縮過?前周時咱們就是國之柱石,現在華夏朝咱們還是!看老夫再去闖出一片天來!」

共和1799年春天,帝國軍工總監湯隆退休,前往秦國擔任這個屬國的軍工總監職務。

臨行前他買了幾個黨項奴隸,送給那些在興州看顧西軍陣亡將士紀念碑的老頭,讓這些黨項奴替老頭們耕種陵園附近的土地。

他認為,讓西軍曾經的死敵給西軍老人做牛做馬,這就是對陣亡同胞們最好的告慰了。

……

李逵回到家鄉。

就是那各齊省日照縣附近小小的鄉村。

如今那裏已經大變樣了,村裏到處都是磚瓦房,各家都是獨門獨院,像李逵家這種有錢的,甚至還起了兩層的小樓。

不過,李逵不太想回家。

因為他娘已經去世了,這個家裏只有他的哥哥、嫂子和幾個侄兒。

所以他覺得,這其實不能算是他的家了。

「兄弟這次回來可要多住幾天!」兄長看到李逵,顯得很是興奮。

他確實有理由興奮,在李逵的娘去世前,帝國每年都要給他家送來米面肉油,說這是犒勞軍屬的年貨。

老人心疼孫兒,這些東西不是進了孩子的肚子,就是拿去集上換了錢,留給他的兒子娶媳婦用。

十幾年積攢下來,這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何況李逵是近衛隊長,在他成親之前,只有老娘和兄長算是李逵的親屬,因而他的兄長沾了不少Z治上的便宜——比如曾經當過兩任村長。

如今李逵的兄長也算村裏,甚至縣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了,怎麼可能不歡迎這個讓自家家道興旺的弟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興
上一章下一章

第759章 尚需繼續前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