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我家大門被打開(2)

引子 我家大門被打開(2)

伊麗莎白不僅授權商人組織貿易公司,發展海外貿易,還親自出資入股,向他們頒發皇家特許狀,授予這些商人和冒險家種種在海外傷天害理的特權,以從中抽取紅利,著名的東印度公司就是這時的產物。在這些倫敦商人精明的算計和大膽的海外冒險中,英格蘭一步步走上了通向日不落帝國的道路。

由於海上貿易越來越頻繁,很多人都盯上了海上貿易這塊肥肉。有能力的就自己組織船隊做買賣,沒錢沒朋友的人就只好乾起了海盜的行當。

起初只是零星的散盜,後來海盜的隊伍不斷壯大,最後各國政府幹脆也暗中支持,只要不是自己國家的商船,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搶完就走。英國政府就曾經暗中支持過很多股海盜,有的時候甚至直接讓軍隊出去打劫,放在今天給他們安個名詞,就是國家海盜主義。

當英國人通過海上貿易和販賣人口逐漸富起來的時候,當時世界上另一個海上貿易帝國西班牙坐不住了,這不是搶生意嗎?於是就找到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進行談判,不過談判似乎並沒有效果。於是兩個奸商只好通過武力來解決,時間就定在1588年8月。

這一場海上大戰可謂驚天地、泣鬼神,最終這場由兩個黑社會性質國家參加的戰爭以英國的勝利而告終。英國消滅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海上的霸主。

卑劣的奸商

工業革命后,英國資產階級竭力向中國推銷工業產品,企圖用商品貿易打開中國的大門。它就像是一個囤積了大量貨物的商人,想方設法要將自己的貨物賣給中國這個兜里揣著大把銀子的土財主。但是這個土財主似乎並買這些新鮮玩意的帳,反倒是將自己家裏的絲綢、茶葉等土特產賣給了商人。

這些土特產被商人帶回家之後立即得到了家人的喜愛。商人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自己的貨物沒賣出去,反而每年都要花大量的錢以滿足家人對土特產的需求。直到19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對英貿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萬兩白銀的地位。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貿易局面,英國資產階級採取外交途徑強力交涉,但是未能達到目的。於是他們就採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毀滅人種」的方法,向中國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鴉片,以滿足他們追逐利潤的無限**。

鴉片貿易給英國政府和鴉片販子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勢,使中國由二百多年來的貿易出超國變成貿易入超國。

「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鴉片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600萬兩,中國國內發生嚴重銀荒,財政枯竭,國庫空虛。由於鴉片流毒很廣,中**民的身體素質也日益羸弱,中國被外國列強嘲笑為「東亞病夫」。

虎門銷煙

鴉片貿易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廣大人民的重視。清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於1821~1834年先後頒佈禁令八次。清政府貴族中有一部分人目睹社會危機,強烈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國嚴禁鴉片。

由於鴉片的危害日趨嚴重,使得朝野上下禁鴉片的呼聲日趨高漲。1838年底,清朝道光帝頒佈禁煙令,並派欽差大臣湖廣總督林則徐前往廣州負責執行。

1839年3月,林則徐抵達廣州后,勒令外國煙販交出所有鴉片,並承諾不要再販賣,保證「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並於6月3日~6月25日將大部分英國人的鴉片庫存全部銷毀。英國強盜認為中國人的禁煙行動侵犯了他們的私人財產,覺得不可容忍,於是決定發動蓄謀已久的戰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革命不是鬧着玩的:辛亥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革命不是鬧着玩的:辛亥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引子 我家大門被打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