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中庸》中的真誠與真實

第1029章 《中庸》中的真誠與真實

第1029章《中庸》中的真誠與真實

「繼續往下讀吧!你還是在解構社會關係!我不想多說了,你也不要解釋,繼續往下讀!」樂歌很沮喪地說道。

「對不起!樂伯伯!」曾子應道。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解讀一下!」樂歌示意道。

曾子解讀道:「承認自己的真實內心才會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這是人天生就具有的本性。明白自己的真實內心並敢於在別人面前承認、坦白,這就是真誠!敢於承認錯誤並改正,這叫做教。教!就是教導、教化,或者自我改正的意思。敢於承認自己的真實內心才會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道理后就會更加誠實。」

「還是停留在修身、自我修養上面!」樂歌嘆道。

《中庸》認為:真誠是人天生就具有的本性,不真誠是後天教育的結果!人只有從善,才會更加真誠!

「樂伯伯!」

「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子應道。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大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什麼意思?解讀一下?」樂歌揮舞了一下手臂,問道。

曾子解讀道:「只有達到天下極致的真誠,才能充分體現出人的真實本性;充分體現出人的真實本性,就能根據人的真實本性來判斷所有人的共同本性;能根據人的真實本性來判斷所有人的共同本性,也就能根據所有人的共同本性判斷萬物的本性;能判斷萬物的本性,明了天地萬物孕育生長道理。也就能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幫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與天地並列。而成為天、地、人。」

「講的都是大道理,卻並沒有細化、細解!總之一句話:還是停留在人的層面上,沒有跳出人的層面站在更高的層面來闡述。繼續往下讀!看看下面有沒有!不然!就空洞無味了!」樂歌道。

「是!樂伯伯!」曾子應道。

《中庸》認為:只有真誠、真實,才能看見本質!只有看到人的本質,才能拯救人,才能拯救世界!才能做一個大寫的人!與天地人三者並列!所以說:真誠是做人之本!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什麼意思?解讀一下!」樂歌問。

曾子解讀道:「如果不能達到天下極致的真誠的話,那麼!只有致力於某一方面了。致力於某一方面,但必須做到真誠。真誠必然會通過某種形式表現出來。通過某種形式表現出來的真誠就會逐漸顯著,就會被人認可。顯著了,被人認可了就會發揚光大,發揚光大就會感動他人,感動他人就會引起轉變,引起轉變就能改變一切。只有達到天下極致的真誠,才能改變一切。」

「我好像聽明白了!你說的真誠,應該是『真實』吧?是指事物的本來面目,本質的真實!」

「是!」曾子應道。

「好!繼續往下讀!」

「謝謝!謝謝樂伯伯!」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幀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起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什麼意思?解讀一下!」樂歌示意道。

曾子解讀道:「有沒有達到天下極致的真誠,真誠到了什麼程度,是可以預知未來的事的。國家將要興旺,必然有吉祥的徵兆。這是極致真誠所帶來的結果;國家將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現象。這是不真誠所帶來的結果。這種現象表現在各個方面:比如說,曾經傳說呈現在蓍草龜甲上,也可以通過一個人情緒變化表現在手腳的動作形態上。禍福將要來臨時,是福的話,可以預先知道的;是禍的話,也可以預先知道的。所以!真誠與否就像神靈一樣微妙。」

「還是停留在解剖人性真實的層面上面!唉!你這是想通過解剖自己來重構社會關係!道理是這個道理!有可取之處!但是!想因此就解決社會問題,可能是不行的!試想!有多少人願意把自己解剖給別人看呢?把自己的內心解剖給別人看呢?是不是?所以!這還是停留在修身的層面上,還是沒有跳出來。沒有從生存學來解讀、解決社會問題。唉!算了!你繼續往下讀吧!看看後面有沒有奇迹!」樂歌長篇大論道。

「是!樂伯伯!」曾子應道。

然後!繼續往下讀文: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於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什麼意思?解讀一下!」樂歌問道。

曾子解讀道:「真誠、真實,是事物的本質;而道呢?而道是根據本質而決定的!不同的本質而決定不同的道。真誠、真實,是自始至終都不可離開的,沒有真誠、真實就體現不出不同事物的本質。就無法分辨事物,混沌不分,所謂無物!

因此!君子以真誠、真實為貴。真誠、真實並不代表某個事物的本質,事物的本質是通過與他物的比較而分辨出來的。所謂有物!真誠、真實才是君子,才能有仁;知道什麼是人,什麼是君子,能把人與他物區別開來,認清人的本質,那就是智!什麼才是人性的德呢?明白了人與他物的區別,人有人道,他物有他物之道后,至此,任何時候施行自己的德行都是可以的,都不會出差錯。」

「真誠就是真實!」樂歌道。

「是!樂伯伯!」曾子應道。

「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子應道。

真誠、真實是確定身份的根本!沒有真誠、真實就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所以!君子不可丟失真誠、真實這個根本,丟失了就讓人無法辨認你是不是君子、聖人或者小人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孔門學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孔門學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29章 《中庸》中的真誠與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