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節 不求戰果昭彰 但求首戰必勝

第二七八節 不求戰果昭彰 但求首戰必勝

?原來泉州自唐朝起,便是東南沿海一座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一千多年來中外客商絡繹不絕、往來如織。及至於明末崇禎年間,泉州港的海外貿易雖然被姬慶文名下的澱山港搶掉了不少份額,可依舊是一處舉足輕重的大海港。

徐鴻儒將近古稀的年紀並沒有白活,知道不管是中國的、日本的、南洋的、還是西洋的海商,無不富得流油,在他眼裏就好像是留着蜂蜜的糖罐子,正是補充軍餉的好機會。

因此徐鴻儒同周秀英分別領軍在泉州城內大肆搜刮之外,又派了許道清率領一支精兵,專往港口準備對停泊在內的海船大肆劫掠一番。

卻不料這些海商也不是吃素的,其中頗有幾個傢伙,做着行情好時就做商人、行情差時便當海盜的勾當,見海港外面莫名其妙來了一堆明火執仗的匪徒,立即就將藏在甲板底下的火炮、床弩、弓箭取了出來,劈頭蓋臉就往白蓮教徒人群之中猛轟猛打。

許道清被這麼一陣遠程火力打了個暈頭轉向,覺得比起錢來,還是小命更要緊一些,便迅速撤出了海港,跑到了火炮的射程之外。

搶劫海港這件事情雖未做成,可洗劫泉州這麼一座大城市,還是給徐鴻儒帶來了頗為豐厚的收穫。

這一仗打下來,徐鴻儒損失不大,卻搶了現銀四十餘萬兩、糧草數萬石、布匹一萬匹,足夠一段時間的軍需所用了。

這是徐鴻儒第一次從外部攻打大城市成功,還不免有些手忙腳亂,搶到了這些銀子財物就速速退出了泉州。要不是這樣,徐鴻儒耐心在泉州城內再多搜刮兩天,定然能夠搶到比上面所提更多幾倍的白銀和物資。

徐鴻儒這麼一鬧,可就翻了天了。

原本崇禎皇帝是想要將這次江南白蓮教起事壓下去的,可徐鴻儒搶劫的卻是泉州這麼一座大城市,而泉州城內往來的各國、各地客商眾多,不一刻便能將這件醜事傳揚的遍天下都知道。

崇禎是個重面子的皇帝,泉州搞成這麼個大爛攤子,泉州知府樊維城的腦袋自然是保不住了,崇禎帝大筆一揮,這位萬曆四十七年的進士老爺的腦袋便滴溜溜滾了下來。福建巡撫鄒維璉也倒了霉,被罰俸祿一年,降兩級留用,仍在福建巡撫任上戴罪立功。

崇禎帝又連下幾道聖旨,催促南京提督勛貴誠意伯劉孔昭、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速速調集主力南下福建,圍殲徐鴻儒部,若有遲疑,便按畏敵不前之罪斬殺於兩軍陣前;又嚴令福建巡撫鄒維璉、浙江巡撫張延登調集本地守軍、鄉勇、團練會同進剿,嚴禁白蓮教亂匪流竄到別的省份,若有違背,則以怠慢軍情之罪論處;最後則特旨令姬慶文所部立即馳援福建,伺機同白蓮教交戰,不求戰果昭彰、只求首戰必勝。

雖然崇禎皇帝對姬慶文所部的要求最高,卻難得地給了他便宜行事之權,讓姬慶文有了可以靈活行動的餘地。

因此,姬慶文在同李岩、李元胤、楊展等人商議之後,便收拾起糧草、刀劍、火槍、彈藥,並兩輛精心打造的戰車及十萬兩白銀的軍餉,便要南下作戰。

雖然決心已下,可如何南下卻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從蘇州南下趕往福建泉州,無非分為兩條路——其一,是走浙東溫州一線,經寧德、福州,到達泉州;另一條路,則是走浙西一線,經南平、入漳州,再向東進入泉州。

這兩條路,一條近而崎嶇、一條遠而平坦,各有各的利弊。

可姬慶文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傢伙,在兩條路之外選擇出了第三條路——海路。

起兵之後,姬慶文並沒有向南走,而是先往東進入松江府,在澱山港內借用了鄭芝龍名下的五艘大海艦,運送著「明武軍」全軍一千人馬並京師營三千軍士,裝載了足夠無數糧草輜重,便乘船向南往泉州港口而去。

此刻正是八月時節,沿海東南風正盛,饒是鄭芝龍麾下船工精通逆風航行的法子,卻也不免耽誤了行程,足足花了五天時間,才抵達泉州港。

而此刻,白蓮教的徐鴻儒、周秀英、許道清三人,早已帶領着手下的白蓮教徒離開泉州,不知趕往何處去了。

好在崇禎皇帝並沒有給姬慶文下了死命令,要他非在某一個限定的時間之內就同白蓮教交手,這讓姬慶文可以從容指揮手下三千人馬下船,一面原地休整、一面打聽白蓮教主力的位置。

自白蓮教襲擊泉州以來,泉州事實上處於大明朝廷管轄之外,各處衙門早已關門大吉,城中原本那些作威作福的兵丁們更是跑得一個也不剩,任由白蓮教徒將泉州城裏富戶的銀兩洗劫一空。不過徐鴻儒倒也頗懂得收買人心的道理,對貧苦小民則是網開一面。可白蓮教徒良莠不齊,並不是所有人都肯遵循徐鴻儒這位下凡的明尊教主的法旨,依舊做出不少劫掠良民的事情來。

因此泉州百姓對白蓮教徒並沒有多少好感,忽見朝廷大軍有如神兵天降一般經海路抵達,城中立即商量著派了幾位鄉紳老者,前去港口代表全城百姓迎接一下這些不知從何處過來的官軍。

如今姬慶文是在客地作戰,又沒有至高無上的皇帝替自己做主,深知爭取當地百姓支持的重要性,因此他剛下船便命楊展亮出旗號,特別是那面「戚」字大旗。

原來姬慶文在一路之上,早已打聽明白了:當年倭寇之亂也曾波及福建沿海地區,當地守軍面對窮凶極惡的倭寇沒有半點辦法,最後還是靠了戚繼光領軍增援福建,這才徹底平息了倭寇之亂——因此,在福建百姓心中,戚繼光麾下的「戚家軍」聲望卓著,乃是一支比正經朝廷軍隊更加可靠的部隊。

果不其然,那幾個泉州城中的老者一看見「戚」字大旗,便油然而生一股親切感來,上前問道:「請問這位大人尊姓大名?為何打着『戚』字旗號?莫非是當年戚繼光老將軍的後人嗎?」

姬慶文見這老者衣着齊整,說話雖然帶着濃重的福建口音,卻也是聽耳能辨的官話,顯然是在京城裏當過官或者求過學。

因此姬慶文不敢怠慢,忙拱手道:「這位老員外,下官乃是蘇州織造提督姬慶文,奉旨領軍來福建平定白蓮教的妖匪。至於這『戚』字旗號么……在下雖然並非是戚繼光老將軍的後人,可我手下這支『明武軍』卻是『戚家軍』的底子,因此才敢斗膽打出『戚』字大旗來的。」

那老者抬眼看了看姬慶文,嘆息道:「這位大人說得好聽,卻也不過是個五品的雜道官,領的恐怕也不是正經官軍,至於什麼『戚家軍』……唉,更不知幾分是真、幾分是假了……」

原來姬慶文初來乍到,福建人並不像南直隸、浙江的百姓那樣明白姬慶文的厲害,固然對他方才這幾句還不算太離譜的牛皮表示出了深刻的懷疑。

這也是人之常情,可姬慶文身邊的沈良佐卻發了怒,罵道:「好你個老幫菜,居然敢懷疑起朝廷的人馬來了?你懂個屁啊!活的不耐煩了嗎?」

那老者聽到沈良佐這麼聲色俱厲的呵斥,不免有些驚惶,忙分辯道:「不敢……不敢……這只是小老二的一點昏話,不知這位上官尊姓大名?」

沈良佐聽了這話,頗帶幾分自豪地答道:「雜家沈良佐,乃是司禮監提督太監,替皇上掌管禁軍的。哼!說了你也不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有錢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明末有錢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七八節 不求戰果昭彰 但求首戰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