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節 大戰一觸即發

第一七一節 大戰一觸即發

然而錢畢竟是錢。

手裏有了錢,就可以用來犒賞三軍,提振士氣;就可以購買糧食,讓兵士填飽肚子;就可以修理補充兵器,提高戰鬥力。

皇太極無論是作為軍事統帥還是作為政治領袖,都要比年輕的崇禎皇帝要更加老練,更加成熟——這些連崇禎皇帝都懂的道理,他又怎麼會不懂?

因此,對面的明軍在短短一天之內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便也不是什麼不合情理的事情了。

而唯一讓他感到奇怪的,卻是那個叫「姬慶文」的五品官。

如果傳言是真的的話,那姬慶文是從哪裏得來的這二百五十多萬兩銀子的巨款?

得了那麼多錢,為什麼沒有直接中飽私囊而會想要敬獻給朝廷?

既然是要敬獻給朝廷,又為什麼不直接去皇帝面前邀功請賞,反要多繞一個圈子通過朝廷官員的手?

這個姬慶文到底是什麼來歷?

為何會有上面這些奇怪的想法?

這一連串問題,將皇太極一顆圓滾滾、光禿禿、只在後腦勺留了根辮子的大腦袋攪了個暈暈乎乎。

然而現在還不是糾結姬慶文這個無名小卒的時候,眼前那座偌大的京城內外的崇禎皇帝、孫承宗、袁崇煥、滿桂、祖大壽等人,才是皇太極真正需要認真對付的人。

於是皇太極見對手實力正在慢慢恢復,而自己的優勢同時被慢慢削弱,終於拿出了古今中外一概通行的有效工作措施——開會!

說起開會,滿洲人之中也並非鐵板一塊。

團結在皇太極周圍,互相合作又互相傾軋的勢力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滿洲八旗旗主及八旗將領,其中大多是皇太極的親兄弟、表兄弟等,他們手裏握有實際兵權,乃是滿洲八旗的核心力量;

另一方面,則是皇太極招攬的降服於滿洲的漢人,這些人文有范文程、寧完我,武有李永芳、鮑承先等人,他們雖不是滿洲人,但因有皇太極的器重,因此也頗有幾分發言權。

形成這兩方面互相牽制、互相配合的局面,皇太極還需要感謝姬慶文。

原來是姬慶文於十一月十日在同皇太極的兄長——大貝勒代善——的遭遇戰中,一舉擊潰代善正紅旗精銳,並將這位努爾哈赤膝下的大阿哥打成了重傷,至今趴在床上不能動彈,更別說是出面議事了。

代善這一傷,相當於替皇太極壓制住了滿洲內部最大的反對意見,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真正意義的事權統一。

因此皇太極於崇禎二年(也就是皇太極自立的天聰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召集的這次會議,進行得異常順利,滿、漢兩方都拿出了自己的意見。

滿人大多認為此次突襲喜峰口殺入關內,已是薩爾滸之戰以來最大的成功了,即便是努爾哈赤在位也未必能夠做到。因此要向《三國演義》裏曹操說的那樣,不能得隴望蜀,再在京師周圍劫掠一番之後,就應該見好就收,返回關外過冬。

而漢人則認為若是就這樣劫掠一番就走,就會給天下人留下滿洲不過是些夷狄流寇的印象,只有下決心攻擊一下京師——且不論能否真正攻打下來——才能向天下宣示,滿洲人是有滅亡明朝並取而代之的決心的。

皇太極之所以是皇太極,就是因為他無論是聰明才智還是文韜武略都強於所有滿洲人,而其心胸眼界更是遠遠凌駕於所有人之上。

他聽取了兩方面的意見,覺得乘着現在自己兵強馬壯而明軍尚未完全恢復戰鬥力的當口,攻擊一下大明京師,不但能夠壯一壯聲勢,表明自己是有奪取天下的雄心的,更能夠嘗試一下能否消滅駐守在廣渠門外的遼東鐵騎主力。

畢竟袁崇煥麾下的遼東鐵騎、關錦寧防線,才是皇太極的眼中釘、肉中刺!

主意已定,又沒有大貝勒代善從中作梗,皇太極的軍令下達得異常順利——以戰鬥力最強、忠誠度最高的滿洲八旗主力為核心,於十一月十九日休整一天之後,兵分兩路分別攻擊駐紮在東邊廣渠門外的袁崇煥所部,以及駐紮在西邊德勝門的滿桂、侯世祿所部。

皇太極意圖攻擊京師的戰報如雪花一般飄進了京師、飄進了紫禁城、飄到了崇禎皇帝設在乾清宮的書案之上。

這位年輕的皇帝第一次面臨這樣的情況,已是慌得手忙腳亂。

從旁參贊輔助的孫承宗唯恐自己這個皇帝學生在慌亂之下,胡亂下達命令以至於擾亂了戰局,終於不顧個人得失,將所有軍務攬在自己手裏。

崇禎皇帝也在第一時間意識到,現在只有將軍務全權交託給孫承宗,才是唯一的取勝之法。

因此,除了早已交給孫承宗的金牌令箭、尚方寶劍之外,王命旗牌、調兵虎符等等能給的軍權信物一概交到了孫承宗手裏,又怕兵部尚書王洽在身旁多嘴多舌,索性將他的職務也撤了,任命孫承宗當這個兵部尚書,總攬京師兵權。

於是一條條明確清晰的軍令,從孫承宗口中筆下籤發,飛出了乾清宮、飛出了紫禁城、又飛出了京師。

首先是命令京師全城戒嚴,內城九門全部封閉,外城七門也同樣封閉,京師刑部、順天府、錦衣衛、東廠、西廠等衙門衙役全部上街巡視,嚴禁百姓出門亂逛,凡有通敵嫌疑之人,統統緝拿關進詔獄,等敵軍退走之後再另行甄別。

其次是部署京師防務。雖然根據情報指向,敵軍攻擊的重點在東南的廣渠門和西北的德勝門。然而皇太極用兵靈活詭異,為防止他一時攻擊不順,便轉而攻擊京師其他城門,因此京師駐軍要全部上城牆守護,吃喝全部都留在城牆上,不能有片刻疏忽。

其中徐光啟、孫元化主管京師城牆火器事宜,除去空設在城牆之上假、壞、不能使用的火器之外,其餘火槍、火炮要充分支援在城下作戰的袁崇煥、滿桂等部。

然後又傳令德勝門外的滿桂、廣渠門外的袁崇煥嚴陣以待,做好同滿洲兵馬決戰的準備。同時命令駐紮在三河的昌平總兵尤世威做好準備,隨時接應配合袁崇煥的行動。

至於姬慶文所部五百精兵,孫承宗則多留了個心眼,不想讓他們在此戰之中便用皇太極的精銳硬拼硬耗,便令其繼續在外城之內休整,只調撥兩百火槍手,上廣渠門城牆為袁崇煥助威助戰。

這樣的安排有失公平,未免有些私心,然而朝廷里有頭有臉的官員大多受了姬慶文的黃金,便也沒人會在這個時候上奏章彈劾。

雖然時間倉促,然而大明、滿洲兩方人馬都在能力範圍之內,做了力所能及的妥善準備,大戰已經一觸即發!

因姬慶文所部派遣了兩百火槍手上廣渠門城樓作戰,因此姬慶文也乘此機會隨軍登上廣渠門,也正好可以一睹薊遼督師袁崇煥指揮作戰的風采。

也不知姬慶文在後世做了兩年碼農而練就的一雙近視眼,是不是也穿越到了明末,他的視力並不十分好,而從鄭芝龍那裏得來的望遠鏡,又被袁崇煥據為己有。

因此姬慶文在高大的廣渠門城樓之上,只能手打涼棚、眯着眼睛向西面望去?——只見西邊塵土飛揚,隱約之間耳中傳來喊殺之聲——滿洲兵馬已經殺到。

而廣渠門下的袁崇煥則是不慌不忙,將麾下兩萬之眾——其中有遼東鐵騎九千人,分為三隊。其中祖大壽自領一隊在東南列陣、何可綱領一隊在西北方列陣、袁崇煥自領一隊在正西列陣,盧象升天雄軍則在後翼接應,形成了一個「品」字陣型,靜候滿洲八旗來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有錢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明末有錢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七一節 大戰一觸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