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殲滅關東軍(1)

第二十七章 殲滅關東軍(1)

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后,斯大林就根據雅爾塔會議的決議和波茨坦會議的公告,積極準備對日本法西斯軍隊的進攻了。

1945年7月中旬,斯大林來到柏林出席了著名的波茨坦會議。會議正式開始前,斯大林拜訪了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

7月17日12時整,蘇聯政府首腦的轎車停在巴倍爾斯堡"小白宮"門前。美國總統的親密助手哈里·沃恩和詹姆斯·瓦達曼走下台階迎接客人。斯大林穿了一身佩有金黃色肩章的白色大元帥禮服。為了表彰紅軍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的戰績和歷史性勝利,他剛剛被授予這個最高軍銜。與斯大林同來的有莫洛托夫和外交人民委員部參贊、翻譯戈倫斯基。蘇聯首腦沿着鋪上了厚厚地毯的樓梯來到二樓美國總統辦公室,杜魯門總統、國務卿貝爾納斯和翻譯波倫正在那裏等候他們。

在談話過程中,杜魯門和斯大林討論了會議的議程,斯大林當時做了幾點補充,其中包括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權問題。杜魯門好像沒有聽見關於佛朗哥的意見,卻問斯大林何時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比較方便。斯大林說,莫洛托夫和艾登已經商定在今天,7月17日下午5時開會。貝爾納斯以開玩笑的口吻提到斯大林有眾所皆知的晚睡遲起的習慣。斯大林也以同樣的口氣回答說,他的習慣在戰爭結束后已經改變了。

"關於佛朗哥政權,"斯大林這時用嚴肅的口氣繼續說,"我想說明一下我的觀點。佛朗哥政權不是西班牙國內形勢發展的產物,而是德國和意大利強加於西班牙的。因此,這對聯合國家是一種危險。佛朗哥政權是有危險性的,它在西班牙為形形色色的法西斯殘餘分子提供庇護所。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同這個政權斷絕關係。"

杜魯門回答說,他現在沒有關於佛朗哥的足夠材料,但他一定研究這個問題。杜魯門決心較隨便地交談下去。他說:"我不是個外交家,我來到這裏是為了和您交朋友,直接與您共事,以便我們能夠就這個或那個問題馬上得出'行'還是'不行'的決定。"

斯大林回答說,開誠佈公是好事,它將有助於蘇聯同美國共事。

杜魯門說,假若美國和蘇聯建立了友好關係,那麼產生的分歧將能迅速地和在開誠佈公的氣氛中得到解決。

"自然,"斯大林同意地說,"可能會有分歧,但應該解決分歧。"

杜魯門無意中說出,他已經會晤過丘吉爾。斯大林對此反應很平和。他只是提到,英國人在對日戰爭問題上態度不夠明朗。至於說到蘇聯人和美國人,斯大林繼續說,他們將會履行自己的職責。根據種種跡象判斷,英國人認為戰爭大體上結束了。

美國總統講道,丘吉爾表示願意在遠東戰事中給他提供援助。

"這個想法有點奇怪,"蘇聯政府首腦指出,"是德國人而不是日本人轟炸了英國。可以說,對他們來講戰爭已經結束了。英國人民的這種情緒可能會對首相產生不利的影響。美國人民在戰爭的最初階段幫助了英國。也許,丘吉爾現在考慮要在對日戰爭中幫助美國人?"

"我們的處境不像英國在面臨德國進攻時那樣困難。"杜魯門說。

"我們準備在8月中旬參加對日作戰。"斯大林堅決地說。

這話顯然使杜魯門感到為難。原來,美國急於要求蘇聯對日參戰,在德黑蘭和雅爾塔會議上,羅斯福一直談及這個問題,現在鑒於法西斯大勢已去,德意已經無條件投降,日本法西斯的末日也即將來臨了,因此杜魯門根本反對蘇聯參加遠東的戰事,認為不再需要這種幫助了。現在斯大林這麼明確地提起美國的請求和他答應在戰勝德國之後參加對日作戰的允諾,卻使杜魯門很不高興。同時,杜魯門明白,不管他現在有何作為或作何種表態,蘇聯總要參戰,對此他已無可奈何。因此,總統認為最好是沉默不語。

斯大林趁此轉了一個話題。他向杜魯門通報了蘇聯政府與中國國民黨政府就雅爾塔會議上達成一致的問題進行談判的情況。談話之後,杜魯門請斯大林留下共進午餐。席間他們進行了一般交談。一起度過的時間使得斯大林和杜魯門能留心地相互打量。關於與斯大林的初次會面,杜魯門在日記中特別寫道:"他的眼睛,他的臉部表情給我留下了特別的印象……他說話時注視着我的眼睛。他的心情很好,非常客氣。我決心同他率直地對話。"

反希特拉同盟三大國領導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會議,與前兩次會議相比有很多不同。首先,這次會議的獨特之處在於,會議是在歐洲勝利完成對希特拉德國及其僕從國作戰後不久舉行的。一方面,這造成了一種精神振奮的氣氛,似乎會議面臨的任務理應容易得到解決。另一方面,也使人感到有某種離心力要把與會者引到不同的方向,以致難以達成一致行動。

波茨坦會議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與會者也有別於德黑蘭和雅爾塔會晤。這次代表美國的是杜魯門,他的觀點與行動方式與羅斯福的實踐迥然不同。英國代表團只是在會議的第一階段由丘吉爾率領。自丘吉爾在英國大選中失敗以後,從7月28日起,英國代表團改由獲勝的工黨領袖艾德禮率領。西方大國新的政治人物的出現,自然不能不使波茨坦會議的工作受到深刻的影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縱橫捭闔:斯大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縱橫捭闔:斯大林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殲滅關東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