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內遷及遭受轟炸所受損失(22)

高校內遷及遭受轟炸所受損失(22)

1941年夏季,發動了更大規模的轟炸(代號102),7月21日至8月31日共42天,對重慶轟炸14次,出動飛機2389架次,投彈1500餘枚,即每3天就有一次空襲,每次出動飛機170架次,投100多枚炸彈。8月7日後的一星期,轟炸「無六小時間隔」。

現將「疲勞轟炸」,特別是1941年轟炸所造成的損失作如下介紹:

(1)重慶地區高校所受損失

1940年5月20日,日機轟炸南鄭的同日,又在重慶肆虐。日機出動70架,將重慶市區變成火海,大火燃燒七八天之久。餘燼尚溫,日機又集中轟炸重慶的文教機構。5月29日,日機向沙坪壩重慶大學周圍投彈70餘枚;又炸北碚復旦大學,炸死教務長孫寒冰及職員、學生4人,傷4人。同日重慶沙磁區四川省立教育學院被炸,死學生7人,傷數人。國民政府教育部檔案:《專科以上學校呈報遭受日機轟炸損失情形的文電》,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全5,卷5284。

1940年7月4日,日軍飛機猛烈轟炸重慶大學和內遷的中央大學,兩校主要校舍均被炸毀。

1941年7月5日,日軍轟炸重慶川東師範學校,該校大部分被毀。《檔案史料與研究》,1994第3期,第8頁。8月23日,日軍飛機再度空襲重慶沙壩學校區,各校均損失慘重。此外,西南聯大、復旦大學、四川教育學院、西北農學院、雲南大學等先後遭日本飛機轟炸,損失嚴重。

重慶大學的損失:

1941年10月31日,四川省立重慶大學整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洪元向教育部報告:

「案查去年8月10日及21日敵機常擾陪都師部,本校西屋被炸,公私損失慘重……茲查明8月10日敵機轟炸時,本校作育所中彈一枚,附近落彈一枚,炸毀辦公室一間,並震毀全部寢室、試金石及饒家院教職員宿舍。21日再度被炸,理學院門首中彈2枚,該院一、二、三樓門窗牆壁屋瓦器具多被震毀。饒家院教職員宿舍中彈一枚,炸毀舍屋10間,余均震壞。運動場中彈兩枚,試金室中彈一枚,附近落彈一枚,新生宿舍附近落彈一枚。前後中彈計有11枚之多炸毀大小房屋,震壞校舍校具按照?估計,修復校舍約需國幣545000元,添置校具約需國幣156800元,合計共需國幣70萬元。又查上述兩次轟炸時,教職員遭受損害者計有蔣梅笙等12人,據報損失各物約值國幣22240元。」

1943年9月9日,國立重慶大學校長張洪元呈文教育部,彙報該校抗戰以來所受損失情形,「查抗戰期間,本校所受損失,關於儀器及化學藥品方面,計31年2月在仰光隨時測量儀器,電氣儀器,採礦冶金儀器,及其他化學藥品36箱,當時值20餘萬元。此項儀器、藥品繫於民國26、27年間向德商興華洋行訂購,始因交通梗阻,寄存港棧,嗣因歐戰發生,被港政府扣留,中經函托香港中央信託局代為交涉,始准提貨,不意30年4月,經憑財政部免費內運護照,由香港運抵仰光,承運之利安公司即倒閉,致未能賡續起運,時局吃緊,本校於41年2月電請中央信託局搶運,及中央電台住臘代表張慈涵就近協助,率以搶運不及時,全部損失,估計現值2000萬元。關於校舍方面,本校於29年5月29日被敵機轟炸,中彈50餘枚,工學院及教員院第3號樓房均被炸毀,行字齋、氣象台、繪圖室、農場房屋、男女生宿舍及教員院第1、2、3單元各幢,大部均被震坍,或震毀。理學院瓦及玻璃,亦均損壞。工學院儀器各系均有損壞,尤以電機系損失最大,其他校局具損失亦多,當時約值25萬,現值800萬元。又30年8月10日及21日復遭轟炸,計10日體專科辦公室一間全毀,課堂寢舍多被震壞。21日饒家院教職員宿舍炸毀10餘間,余均震壞。理學院第一二三樓門窗牆壁屋瓦校具,亦多被震壞,當時估計約75萬,現值1200萬元,以上各項損失,合計現值約4000萬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檔案,全5(2),卷584。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日本侵華對文化的破壞:大劫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日本侵華對文化的破壞:大劫難
上一章下一章

高校內遷及遭受轟炸所受損失(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