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陷區奴化教育及其危害(2)

淪陷區奴化教育及其危害(2)

日偽於1937年在東北開始實行「新學制」,並逐漸推廣到關內。該學制的特點:

(1)縮短學制。在小學教育階段,仍採用四二制,頭四年初小改為「國民學校」,后二年高小改為「國民優級學校」。中學教育縮短為四年制,改名為「國民高等學校」。在高等教育階段,改為三年制,全部學程13年,比當時日本國內的學制縮短了整整5年。縮短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學習年限,實際上是限制了中國青年學習文化科學知識。

(2)中等教育職業化。「新學制」廢除普通六年制中學,改為分科的四年制中學。男子國民高等學校(中學)分為農科、商科、工科、水產科、礦科等。以1940年的統計為例,在160所中學里,農科佔102所、商科34所、工科22所、水產科2所。可見,日本統治者實行中學職業教育,就是將教育任務定位於培養專供日本殖民主義者驅使的初等技術人才。學校的課程以理科為主。偽滿文教部次長田中義男曾說:「滿洲國的教育內容是以實業教育為主。」中小學「卻偏重於古代的課程,但是以六經為主,因為惟其六經才能使他們做聖人」。史全生主編:《中華民國文化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4頁。

文化知識各科,盡量壓縮減少,所佔學時極少,卻大量增加為日本侵略者賣命的「勤勞奉仕」、「實務終日實習」、「體煉終日訓練」及軍訓等內容。

日偽控制的高等教育盡量壓縮能培育愛國精神的專業和科目。以東北為例,專科以上學校計大學13所,學院8所,養成所3個,共23校;其中公立者計20校,私立者3所;醫、工、農、師範科多,而少文科、理科,其為施行殖民地奴化教育,更無疑義。

(3)學科混合,加強殖民思想教育。由於害怕學生可以從地理、歷史等科目中感到祖國的存在,敵偽將小學歷史、地理、自然等科混合成為所謂「國民科」。後來乾脆取消「國民科」,改為奴化訓練的「建國建設」課。中學除灌輸奴化思想的「國民道德」課外,還將歷史地理合為「地歷」課。后「國民道德」也改為「建國精神」。所謂的「建國精神」,講的不外是「日滿一心一德」、「中日親邦」、「大東亞共榮圈」之類的東西。取消原國民黨政府頒佈的「黨義課」,代之以宣傳封建道德的「修身」。

(4)在大學中,實行「日滿共學制」。日本學生利用特權大量入學,佔總學生數的55%以上,中國學生只佔39%。充分反映了偽滿教育的殖民性。建國大學兼收日、韓、台、滿(中國)、蒙、俄中學畢業生。日生必修漢語,其他學生必修日語。實施混合教育,以養成其所謂「建國精神」,用心至為惡毒。根據偽滿有關方面統計,1943年各大學在校學生只有6000餘人,教員1000人,而日本學生竟佔了55%。偽滿總務長官星野直樹在《教育之再認識》(1940年版)一書中得意揚揚地說,在中國東北日本人教育的普及程度高過日本國內。他還說,在東北的「所有的日本人都要上大學」,「在滿洲國的日本人應該注意的事,是一方面要保持作為日本人的自尊心,同時還應該認識到滿洲國是自己創造的,自己乃是它的最後負責人。」王承禮主編:《中國東北淪陷十四年史綱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年版,第440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日本侵華對文化的破壞:大劫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日本侵華對文化的破壞:大劫難
上一章下一章

淪陷區奴化教育及其危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