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假象」(1)

數字「假象」(1)

我們聽說許多管理者對數字不感興趣,完全憑感覺行事,確實有人憑藉這種「感覺」創立了不錯的公司,但是我們奉勸長大公司的經營者應該時時關注公司的財務數字。關照「數字」絕不只是CFO(首席財務官)的責任,財務報表就像運行的晶片一樣,一旦處理器運轉失效,機器隨時可能崩潰。亨利·福特創立流水線是一個壯舉,但是他卻不善於管理公司,尤其不善於管理數字。他在辦公室里呆的時間很少,而寧願多到工廠的廠房去轉一轉,資產負債表和營業報表對他來說毫無意義。他不信任銀行家,並保留着大筆現金,這樣他就不必借錢。他不屑於看組織系統圖和職務說明書,而是樂於使經理們互相對立。老福特認為這套方法無懈可擊,事實上漏洞百出。尤其是在福特汽車公司與後來者通用汽車公司的競爭中,前者的缺陷就暴露出來。通用汽車公司的管理之父—斯隆就非常認真仔細,不像創始人杜蘭特那樣馬虎大意。他對數字和組織系統很敏銳,他設立了公司辦公室,任務是分配資金和協調公司的各個業務部門,而不是管理這些業務部門。每一個部門都能從公司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東西—金錢、工廠和銷售力量,以便自主地開展業務活動。為了把各個部門聯繫在一起,斯隆還頒佈了一系列關於制定預算、僱用人員、預測和報告銷售情況等等的「標準程序」;他還設立了各個部門之間的理事會,在這種理事會裏,經理和工作人員可以交流思想或設法利用規模經濟。斯隆做得很好:他的通用汽車公司有了程度適當的中心控制,程度適當的各部門獨立性和許多交流思想的辦法。關鍵是,他能清楚地知道通用汽車公司的資產、負債、利潤、虧損等各項數字,以及現金都花到哪裏去了。但是,似乎大公司的大管理者向來都認為自己是做大事情的,因此不喜歡研究公司的財務數字,除非遭遇危機時才被迫這麼做。很多媒體都對朗訊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出現的下滑進行了報道,從那時起這個大公司非常不喜歡仔細計算自己的財務報表,但是卻很喜歡向華爾街報告「好消息」,比如遠景規劃、爆炸性新聞、重要收購的價值等等,整個公司在華爾街像搖滾樂歌星那樣出名。但是,CEO麥克吉恩卻對銷售預算的數字很不敏感,他想當然地制定了銷售增長目標,因而有些不切實際。為了實現增長目標,僱員們不得不用大幅度折扣比例和過分慷慨的財務安排(大部分是向網絡公司)來預支未來季度的銷售額。當業績落得越來越遠的時候,銷售人員打折扣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但是這僅能維持一段時間。當朗訊公司損失了其超過80%的股票價值以後,麥克吉恩離開了首席執行官的位子,他與《財富》雜誌的記者坐下來一起反思代價慘重的教訓。「股價只是副產品,它不是刺激增長的因素,」他說,「每當我看到我們中有人沒能認識到這一點時,總會有令人痛苦的教訓出現。」的確如此,很多大公司的CEO喜歡向華爾街報告股價的預期,但是不喜歡談具體的財務數字,有些時候自己都害怕看上一眼。有許多大公司轟然倒地,原因在於它們向來不擔心債務這回事。在Google上關聯搜索一下「負債—破產」,你會找出無數案例。美國寶麗來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創立於1937年,由艾德溫·蘭德和喬治·威爾懷特所創立。據說蘭德是個發明天才,上哈佛大學一年級時就厭惡了枯燥的學生生活,輟學回家專攻他着迷的化學和光學方面的發明。據說他一生中發明專利之多僅次於托馬斯·愛迪生。威爾懷特則精於推銷和管理,有「完美的推銷商」之譽。兩人取長補短,相得益彰,隨後20年內,寶麗來公司長大成為引領美國經濟的「先鋒公司」。寶麗來公司最早生產太陽鏡併發明了其他光學技術,二戰以後轉向照相設備。1947年,蘭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即時成相系統,一年後推出了一次成像相機和專用膠捲,轟動全世界。1982年,蘭德退休時,寶麗來公司的資產超過數十億美元。但是寶麗來公司在隨後的20年中,採取大步擴張戰略的同時,卻忽視了債務危機。80年代後期,寶麗來公司為了避免被迪斯尼家族公司吞併,曾借債打了數年官司,欠下大量債務。1991年,寶麗來公司在一起專利侵權案中勝訴,從柯達公司贏得到9億多美元的賠償,公司沒有用它償還債務,而是盲目投入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新產品中,結果債務包袱越來越沉。與此同時,公司的員工卻越來越多,公司的營銷費用和管理成本逐漸上升,行政管理開支竟然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37%。無視公司財務數字的行為,導致了該公司的破產結局。法國最大的公司之一—威望迪環球集團(也是全球第二大傳媒集團),在不善管理數字的總裁梅西耶領導下,也是走向了負債纍纍的道路。威望迪的前身是成立於1853年的法國通用水務公司,它曾是法國最大的私營公司,其水處理業務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長期以來,通用水務是法國式資本主義的象徵和驕傲,被喻為「一頭給法國帶來豐厚利潤的奶牛」。梅西耶認定影視傳媒很賺錢,在擔任總裁后馬不停蹄地收購、合併與兼并,把公司業務擴展到影視、電信、出版、互聯網等領域。他的長大雄心是超越美國在線及時代華納,使威望迪成為世界傳媒業的巨擘。2000年12月,威望迪合併了法國有線電視台後,將通用水務改名威望迪環球集團,集團50%的業務與水務毫不相干。梅西耶的併購活動大膽神速,是互聯網時期的神話,因此併購代價非常之高。威望迪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梅西耶又不善於在債務與資產之間尋求平衡。《財富》雜誌報道說,他以每股60歐元的價格向德意志銀行等兩家銀行出售資本,賣出價值33億歐元的股票,占公司總資產的%。敏感的股市立即作出反應:既然威望迪拋售自己的股票,肯定前景不看好。公司股價應聲下跌,兩家銀行損失了4億歐元。這次資本出售成為對威望迪的「大屠殺」,是威望迪財務崩潰的前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第一部探討中國公司如何不斷長大的著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第一部探討中國公司如何不斷長大的著作
上一章下一章

數字「假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