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不予理睬

第559章 不予理睬

進入廂房,吳宗睿看到了桌案上面擺放的信函。

用黑漆封口的信函,只有吳宗睿才能夠打開,包括廖文儒等人,都不得擅自打開。

大凡這類的信函,裏面都是緊急或者異常重要的情報,必須由吳宗睿做出決定。

撕開封口,拿出信紙,吳宗睿快速看完了信函。

「讓廖文儒和劉寧到薊遼督師府來。」

吩咐親衛之後,吳宗睿陷入到沉思之中。

不過一刻鐘時間,廖文儒和劉寧全部來到廂房。

吳宗睿抬頭看着兩人,揚了揚手中的信函。

「皇上和朝廷還挺心急的,正月都沒有過,就想着剿滅流寇的事宜了,皇上的聖旨或者是兵部的敕書馬上就要到我這裏了,抽調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

廖文儒看了看吳宗睿,跟着開口了。

「大人,屬下以為,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不需要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

吳宗睿未置可否,看着廖文儒開口了。

「文儒,說說理由。」

廖文儒沒有猶豫,很快開口了。

「大人,登萊新軍數次參與剿滅后金韃子的戰鬥,獲取了很多的勝利,最終換來了皇上和朝廷的質疑猜忌,別說沒用功勞,他們甚至想着算計大人,現在他們想着調集等來新軍和遼東邊軍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誰知道他們是什麼心思,也許進入北方作戰的將士,再也不可能回來了。。。」

廖文儒說話的時候,吳宗睿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

隨着登萊新軍力量的壯大,吳宗睿一直認為的轉折點,應該是到來了,一味的韜光養晦,換取登萊新軍發展壯大的時間,已經行不通,雖然吳宗睿與朱由檢還沒有徹底翻臉,但可以預料的是,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吳宗睿的穿越,登萊新軍的異軍突起,讓大明朝廷得到一定幅度的喘息,至少后金韃子造成的危害小了很多,而且登萊新軍與后金韃子這種敲牛皮糖式的戰鬥,大大削弱了后金的實力,也為登萊新軍徹底打敗和剿滅后金韃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強大之後,必定引發他人的注意,一心維繫大明江山和朱家皇室地位的朱由檢,更是會特別的關注,甚至是想法設法的算計登萊新軍。

這次朱由檢打算調遣等來新軍和遼東邊軍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就是開始伸手,逐漸的削弱登萊新軍的力量,調遣到北方剿滅流寇的將士,幾乎不可能回到遼東,也不大可能回到登州和萊州,很有可能被徹底改編。

剛剛到崇禎十二年,距離吳宗睿等待的時機還有一段時間,當然歷史的走向很有可能發生變化,後面是不是還會延續以前的軌跡,誰也不知道,不過已經空前壯大起來的吳宗睿和登萊新軍,註定成為朱由檢和大明朝廷的眼中釘。

朝廷會調遣多少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將士,吳宗睿暫時不知道,但北方流寇的情報,他非常清楚,甚至遠遠強於朱由檢所獲知的情報。

北方各鎮的軍隊,沒有辦法抵禦流寇,加上軍餉和糧草的缺乏,這些所謂的明軍,比土匪還要無恥,他們公開的劫掠百姓,遇見流寇跑的比兔子還快,遇見尋常的百姓,就舉起手中的屠刀,殘殺百姓的同時,將錢糧劫掠一空,最後用百姓的人頭,向朝廷邀功。

這讓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不少地方的百姓,陷入到絕境之中,他們之中某些人選擇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帶着對官府和明軍的仇恨,作戰的時候特別勇猛,可以用不要命來形容,那些不願意加入流寇隊伍的百姓,要麼變為流民,要麼舉家搬遷。

中原的百姓,如果不是遭遇到大災大難,實在無法支撐,是不會離開家鄉的,所謂故土難離,且大明一朝,官府製造了魚鱗圖和黃冊,將人口進行造冊登記,若是離開本地必須有路引,否則就要被抓進大牢之中。官府利用這種手段,將百姓牢牢的固定在本地,數百年延續下來,絕大部分的百姓早就習慣,寧死不願意離開家鄉。

在朱由檢和朝廷眼中的流寇,在尋常百姓眼裏,成為了義師,李自成和張獻忠等首領,畢竟是吃過苦的,知道百姓的不易,長期的流動作戰,讓他們吃盡苦頭,每一次的再次崛起,他們就會更加的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所以在對待尋常百姓方面,他們基本採取救助的手段,不過對於士大夫家族和富戶,他們毫不留情的殘殺掠奪。

這就讓走投無路的百姓,選擇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

李自成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崛起,麾下的兵力近二十萬人,且數次打敗前來圍剿的官軍,奪得很多的戰利品,就是在如此的大背景之下。

可以說是地方官府以及明軍的所作所為,再次壯大了流寇的力量。

北方的很多地方,已經成為荒蕪之地,官軍的殘忍絲毫不亞於后金韃子,帶給百姓的是家破人亡的境遇,如此情況之下百姓還不造反,天理不容了。

皇宮裏面的朱由檢,不可能知道這些情況,只是從奏摺上面知曉剿滅流寇的戰鬥屢屢失敗,知道流寇的力量不斷的壯大,情急之下,調集各地的大軍,合力剿滅流寇。

如果朝廷拿不出來充足的錢糧,穩住明軍軍士,那麼參與剿滅流寇的明軍數量越多,北方的局勢越是紛亂。

也許熊文燦和孫傳庭等人是明白這一切的,包括楊嗣昌都很有可能明白,但他們不敢直接呈奏給皇上和朝廷,這是大忌,誰不知道朱由檢自詡頗高,絕不會相信北方某些地方出現了十室九空的情形,不會相信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百姓出現人吃人的慘狀,不會相信地方官府和明軍就是流寇快速發展壯大的罪魁禍首,皇上不願意聽見這些話語,依舊沉醉在大明天下還是穩定的自我安慰之中,如果有人毫不客氣的點破這一切,感覺到顏面掛不住的皇上,肯定雷霆大怒,那個點破這一點的官員,會死的很慘。

當然,如果是因為遭遇到天災,地方上的百姓活不下去,皇上是能夠接受的。

朱由檢的這種性格,註定其知曉的實際情況越來越少,願意說真話的官員也越來越少。

朝中的東林黨人和復社之人已經逐漸的抬頭,開始控制朝政,開始掌控權力,這些人習慣於黨爭,有着一股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氣勢,能夠逐漸掌控朝局也在預料之中。

遺憾的是,逐漸掌握權力的東林黨人和復社之人,想到的絕非是百姓的利益,更不會考慮民生的事宜,他們掌握權力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撈取更多的利益。

朝廷府庫空虛,缺乏錢糧,朝中有官員建議調集南方的錢糧予以支援,且適當的增加商貿賦稅,以度過這個難關,但這個建議被否定了,理由就是不能夠與民爭利,而內閣提出的解決府庫空虛的辦法,居然是再一次的加征賦稅。

東林黨人與復社之人,與南方的商賈關係密切,可以說穿着連襠褲,他們逐漸掌握權力之後,絕不會允許朝廷增加商貿賦稅,一旦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就會被他們斥之為與民爭利,至於說增加農民的負擔,在他們看來理所當然,反正農民與他們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讓人感覺到可悲的是,東林黨人與復社之人的一己私利,不僅沒有能夠被駁斥,反而還有被採納的可能,朱由檢已經基本同意增加農業賦稅的事宜,取名為練餉。

朱由檢也許是不好意思,所以決定僅僅加征一年的練餉,讓天下農戶咬牙堅持一年的時間,支持朝廷徹底剿滅流寇。

朱由檢壓根不知道,他這樣做等於是將自己一步一步的送到了斷頭台上面。

至於說朝中的絕大部分官吏,壓根不會想這些事情,大明江山是皇上的,不是他們的,所以天下出現大事情,他們能夠出力解決,就算是很不錯了。

「。。。大人,屬下說完了。」

廖文儒的提醒,讓吳宗睿從沉思之中醒過來。

「文儒,你說的不錯,皇上和朝廷開始向我登萊新軍伸手了,不過我以為,現在還不是徹底翻臉的時間,既然皇上和朝廷決定抽調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將士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那我也應該支持。」

「馬上通知山海關總兵吳襄,到錦州來稟報山海關駐軍的情況。」

「山海關駐紮了近五萬的軍士,其中有部分的遼東邊軍軍士,泯頑不化,早就要剔除去的,何不趁著這次的機會,讓這些軍士離開遼東,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

「至於說登萊新軍將士,一個都不派遣,我登萊新軍還要守衛遼東,守衛登萊之地,護衛京畿之地的安全,怎麼能夠抽調。」

。。。

說到這裏的時候,吳宗睿忍不住輕輕嘆了一口氣。

將那些兵痞子派遣出去,可以預料,北方的百姓將要遭遇到更加慘痛的打擊,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兩權相害取其輕,吳宗睿必須做出這樣的選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謀明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謀明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559章 不予理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