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有礦?

第376章 有礦?

烏蒙港地處金沙江下游,青山綠水,風景如畫。尤其是從長江乘蒸汽船而來,明顯能感受到此地宜人的氣候。

好天氣帶來好心情。弘治帝一家三口喜樂融融,吃着從江中撈起的肥魚,吹着和煦的江風,比窩在富貴堆砌的紫禁城中暢快許多。

「難怪照兒出了門就不想回家了。」弘治帝感慨萬千。

張皇后一反常態誇獎朱壽:「我們現在覺得舒服,可是在太子沒有弄出蒸汽船、修築港口,出入雲南十分不易。聽說從京師到雲南需要一路顛簸半個多月。我和福泰可受不了長途跋涉之苦。」

虧朱壽好,比誇弘治帝自己更讓他高興。不過弘治帝心知皇后和兒子面和心不和,於是笑道,「照兒是我們的『親』兒子,理應讓自家兒子服其。皇后想讓照兒做什麼直說,那小子敢不同意,朕回去關他禁閉。」

張皇后捂嘴笑,知道這話只能聽聽。「我還沒上岸,已經發覺雲南的好。蒸汽船又快又穩,從京師來此不過五日。我想讓母親和弟弟們也來這瞧瞧。」

「這有什麼。找西廠的管事。陳伴伴,現在誰再管西廠?」弘治帝問。

自從兒子把內行廠幾大研究所整合,組建皇家研究院。弘治帝沒讓人再盯着兒子的產業。

相比對國朝影響深遠的研究所,內行廠的作坊、西廠根本不算什麼。只要兒子心繫家國,就算有存私房錢的小動作也無關痛癢。如果兒子沒私房錢孝順他,他想出門遊玩也費勁。

陳寬躬身回稟:「西廠暫時由小爺親自管理。」

「哦?」弘治帝揉揉額頭,「臭小子只愛大局掌控一切,最討厭處理繁瑣的雜事。怎麼會願意親自管西廠?臭小子背地裏又搞什麼?」

兒子文武雙全,破壞力也同樣驚人。弘治帝對自家兒子乾的事也發憷。自己生的,唯一的獨苗,只能寵著。

秦紘和謝鐸光明正大地偷聽。

弘治帝出行隨時跟着東廠電報員。一有風吹草動,馬上用無線電台傳遞消息。張皇后突然在弘治帝面前說太子的好,也是收到了壽寧侯使人發來的電報。

京師乾旱情況嚴重,井水史無前例地下降,權貴家紛紛逃離京師。這一次江南同樣乾旱,不是避難的好地方。有親人在河套當官的,趕往了河套。剩餘的人選擇雲南。

「這個老奴就不清楚了。但是前段時間聽高鳳公公說,小爺又在瓊州建了新的造船廠。好像西廠的船在海外出了什麼事,損失了十幾艘。」陳寬低頭回道。

弘治帝眉頭一皺:「情況很嚴重?」西廠的寶船裝備先進的火器,裝有蒸汽發動機組,竟然會有所損失。簡直不可想像。

「高公公說,不會影響到大明。」陳寬把頭低了更低。

秦紘語氣不安:「這話聽得老臣心裏發慌。」

「慌什麼,以太子的脾性,還能吃虧不成?!」謝鐸很有信心。太子的狡詐,加上大明的實力,除非成吉思汗在世,否則很難吃虧。

弘治帝是知道兒子再打滿剌加國的主意。鄭和下西洋時,留下諸多關於滿剌加國的記載。滿剌加國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大明在海上的要道。此事回京一定要好好問問兒子。

兒子報喜不報憂,不詳細說的事往往才是要事。比如彙報詳盡的乾旱情況,讓他彷彿看到了一個巨坑,等著誰掉進去。連壽寧侯都捨得扔下京中的良田往雲南跑,兒子好像又要心想事成了。弘治帝為了耳根清凈,決定推遲回京的時間。

船隻緩慢地停靠烏蒙港。港口上站滿前來迎接的人。

雖然朝廷邸報並沒有弘治帝出行的消息。但內閣、軍機處相繼發報雲南,讓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確保弘治帝安全。

雲南民族眾多管理困難,於是在成化年間設立了雲南巡撫,統管雲南軍政。站在人群第一位的是黔國公,第二位便是剛上任沒多久的雲南巡撫林元甫。

林元甫和大部分相貌堂堂的官員不同。他身材幹瘦,皮膚黝黑。個字不高,要不是站在人前,保准被人群淹沒。

還沒等黔國公上前拜見弘治帝,林元甫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前告狀,「請陛下為雲南做主。窮山僻壤的雲南好不容易出了翠生玉,可不能全讓太子拿走啊!」

看到翠生玉的人,很少有不喜歡的,尤其是女人。看張皇後手腕上戴着不願拿下的手鐲就知道。

明朝是個神奇的朝代。或許是處於自豪感,文人喜歡收藏當朝的東西,比如宣德爐、景泰藍、當代人字畫等。

如果說和田玉白潤光澤象徵君子,那麼翠生玉嬌艷欲滴象徵女子。翠生玉經太子自污般的宣揚,短時間內名傳天下。人們相繼前往皇家玉器店看個熱鬧,大部分人被它吸引。

進士出身的林元甫意識到翠生玉無可比擬的價值。唯一能從太子口中奪食的,只有皇帝陛下。

黔國公放慢腳步,向一旁移動。他在李東陽處見到了翠生玉雕刻的擺件和首飾。自從黔國公府的女人們看到翠生玉后,催着他多弄些佩戴。他雖然打從心裏不想太子從雲南弄走翠生玉,可他不敢表態惹太子不快。

太子最可怕的,不在於下令把三土司家族屠殺乾淨,而在於恐怖的收穫民心能力。太子把三土司家的土地分給當地百姓,讓農學院技師免費指導生產。無息借款幫助當地人承包果園,用水果預售合同安穩當地百信心情。還有許多惠民政策實施,以最短的時間內收穫當地百姓的擁戴。

這對統治幾百年的土司來說,比殺了他們更可怕。土司們忙着安撫管轄範圍內被挑動起來的族人,連改土歸流的流言都顧不上。如果遭遇族人的整體反對,他們的土司頭銜便失去價值。連和朝廷討價還價的底氣都沒有。

「羅管事,你怎麼說?」弘治帝看向兒子派來的羅祥。

這次兒子派了兩位內侍跟隨他出行,負責沿途掏銀子付賬。一人是管理大寧城的羅祥,還有一人是管理田莊的魏彬。這兩人名氣不顯,手裏負責的事極為重要。

一路上秦紘和謝鐸總在試探,他們覺得兒子派這兩人來不單純。因為,無論是用貿易控制東北局勢,還是種植天下人的口糧,都是馬虎不得的。

在大寧城待了很多年,羅祥已經胖成一個球。身材快能趕上在東夷島好吃好睡的邱聚。

羅祥恭敬地出列回道:「小的不知道小爺如何處置翠生玉。小的此行為了雲南新探查到的銅礦。小爺提出礦場國有化,朝廷一直沒同意。在朝廷律法沒更改前,小爺買下的礦場屬於小爺私人所有。」

明朝初期曾有一段時間施行官礦制。出了很多民怨沸騰的事情后,宣德朝罷了官礦。開始以民間經營為主,朝廷徵收礦稅。

「產量能有多少?」弘治帝純屬好奇。雲南有銅礦,但是年產不過十萬餘斤。這點銅不值得兒子派心腹過來。

羅祥回稟:「能年產千萬斤。」

「……」

弘治帝很想罵人。雲南官員都是幹什麼吃的,不知道大明缺銅嗎?腳下有一個大銅礦,竟然沒人發現。

林元甫懵了。

黔國公驚得說不出話來。雲南有大銅礦,駐守雲南百年的黔國公府怎麼一點都不知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第一禍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第一禍害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6章 有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