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欒姓高手

第四十四章 欒姓高手

「你什麼人,敢在這裏仗勢欺人,爺爺今天就要教訓教訓你。」武二郎火爆的脾氣,早已按捺不住,指著那漢子說道。

「哎呀,這鳥漢子,你想做什麼?敢情要在太歲頭上動土不成?有些年沒見過你這樣的東西了。來人!」那漢子大怒,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不識抬舉的傢伙,今天有必要教訓教訓他。

當然了,他狗仗人勢,可不擅長動手打架。不過,也並不需要他親自動手,打手們可真不少,他一揮手,就上來好十多個氣勢洶洶的壯漢。

「給我教訓一下這兩個賊鳥廝!」這漢子一聲令下,十幾個壯漢一擁而上。

韓伯龍當然不願出手,也沒必要動手,向後退了兩步。

只見武松只在幾個呼吸之間,就將那十多個壯漢全部打倒在地。武松下手不輕,雖不致全部重傷,斷手殘肢的,但也暫時沒有了戰鬥力。

突然身後一聲大喝傳來,一條大漢突然從那瘦漢子身後竄了出來。

這大漢身高八尺,與武松相仿,古銅臉色,一身盯着武松陰冷地笑道:「兀那漢子,身手不錯。欒某來陪你過過招,看看你有多少斤兩。」

「少逞口舌,過過招再說!」武松大喝一聲將欒姓漢子的話打斷,整個人更是一步跨出,欺身而上,巨拳如鐵鎚,朝着對方的面部擊去。

在明眼人看來,武松的這次攻擊,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動作。只見他先是展體伸髖,同時猛力蹬腿,發力時全腳掌着地,形成有力的支撐。在展體伸髖蹬腿結束的瞬間,立即提踵、聳肩、提肘、出拳,鐵拳掛着風聲,聲勢極為駭人。

欒姓大漢臉色不變,腳下急忙往後退去,口中叫道:「休要欺人太甚!」卻不是退走,而是退後一步站定,接着也是一拳呼嘯而出,一聲脆響,打在武松鷹巨拳之上。

這一招與韓伯龍當初接武松招式的打法完全一致,可見此人的見識不低。原來這武松天生神力,並善於利用自身優勢,出招都是最大限度的以神力勝過對手。所謂「一力降十會」,什麼樣的招式,遇到這樣的神力,幾乎都沒有什麼勝算。對付武松這樣的對手,也沒有什麼竅門,直接巨力轟回去,是最佳的解決算途徑。

而武松卻是招數並不十分巧妙,畢竟雖是名師指點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武功更多的卻是自身的天賦,雖是過招動手的天才,卻不是擅長各種淬鍊之後的精妙招數。而這欒姓漢子,卻明顯是在武松的武學修為之上的。這樣一來,兩人的實力彷彿,應該不容易分出高下。

不出乎韓伯龍意料,兩人實力果然在伯仲之間,同時一震,向後退開。

「好硬的手段,咱們再動手試試!」武松遇強則強,雖是沒佔到什麼便宜,卻是心中興奮,戰意沛然。

欒姓漢子呵呵一笑,雙手環抱在胸前,一臉傲然的模樣:「欒某武功練成之後,正愁沒人練手呢!這漢子,就拿你當靶子試試,讓你看看爺爺和你這土豹子,到底有多大的鴻溝!」

「哈哈,鴻溝就是爺爺我一拳就可以打得你滿地找牙!」武松朗聲大笑起來,指著欒姓漢子道:「給你機會你不滾,不要後悔呀!」

話音剛落,武松使上步出招。這次是使得純熟的太祖長拳,招式如長江大河一般施展開來,拳腳如狂風驟雨,攻上前去。

欒姓漢子後退一步,剛好將他的拳勢躲過去,隨後一記左手劈拳朝他手腕拍去。武松的右拳被直接撥開,將他的中線暴露眼前。

拳經有云:聽見響,往前闖!意思就是說,你一招架住對方的攻擊,下邊的招式就要連環的使出來,不要猶豫。打鬥,比的就是一個身體的自然反應,平時你千錘百鍊的招式,在實戰之中,不要去管對方的攻擊,而是按照自己的招式打下去。

主要還是因為中國武術的打法招式,是經過上千年,無數代人的不斷改進,最終才傳到後人的手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根本就沒有缺點了。所有成熟的招式都是防中有攻,攻中有防,每一招每一式都堪稱是攻防合一。

所以當欒姓漢子左手劈拳打中了對方手腕,身體隨之朝前一竄,右腳一個雞蹬步,朝前方踹了下去,左手順勢朝上一架,同時右拳就是一記簡簡單單的「黑虎掏心」,一拳直搗對方的心窩。

武松右手的手腕一陣疼痛,讓他的嘴角不由地一抽,接着看到自己身前黑影一閃,心知不好,於是他急忙想要抬腿防止對方的近身,這也是下意識的招式。但是他的腿剛剛抬起,就被欒姓漢子右腿的雞蹬步踹在左腿大腿一側,將他的剛剛抬起的腳硬生生地踹了回去。

欒姓漢子一招得手,並沒有停手,一個左側身,左腳貼地面急進,左手拳隨之直擊武松右耳。武松被激發出了真實實力,右臂一挺,硬生生地接了對方一拳,但是右腿無聲無息地踢中了對方的左股。雙方一時站得熱烈,棋逢對手。

武松重新掌握進攻節奏,而那欒姓漢子見招拆招,卻也盡數擋住。卻未見反擊,只是一步一步按照穩定的步伐退下去。

步法當然是極其重要的武學內容,所謂「其根在腳,發力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拳諺也說「步不穩則拳亂」。步法動,全身才能動;否則,定會被動失勢。

韓伯龍見欒姓漢子步法輕靈,步幅穩定。只此一點,便看出此人不簡單。只見他腳步舒展、重心穩固,從未過前過後,全部都是迎送相當、轉動靈活。他心知,如果步大,進退擺放不能隨機應變,容易被動失勢;步小,不利於塌腰、落胯,內氣下沉和重心穩定。

韓伯龍此時也從這欒姓漢子的步法中,領略了不少心得。此時周圍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百姓,紛紛指指點點地議論起來。

大宋的北方頗為尚武,百姓之中有習武經歷的大有人在,也許自身的水平並不甚高,但是眼光還是有的。畢竟無論是邊境上的各種爭端,還有平時的這類打鬥,看也看得眼光不俗了。

「我看這外來的大漢神力驚人,實力估計在老欒之上,老欒作威作福的日子怕是要到頭了吧。」一個青年壯漢評價道。

「未必吧,我看這大漢雖然神力過人,但是招數之間未必能勝過老欒。拳諺說得好:『步動身隨手方到,打人動步方得妙』。這老欒的步子穩健,只怕不易輸掉。」另一個沉穩的中年漢子看起來眼光更為獨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水滸大神韓伯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水滸大神韓伯龍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欒姓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