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鍇曄「私人行走」是一個偏正片語,「私人」給「行走」的額頭上鏨了塊堂皇的招牌。就先來說說這個「私人」。阿城在《閑話閑說》裏講,從前古人隱啊退啊地鬧騰得歡,到了魯迅也還能拎着木箱網籃四下里走,他自己卻「從七八歲就處於進退不得」,後來他長大了捉摸出來,是少了一個「可以自為的世俗空間」。我當然不敢以為憑這本《私人行走》,能——哪怕約略——找回這個「可以自為的世俗空間」。不過招牌既鏨了「私人」兩個字,多少算掛上了塊免戰牌,躲在下頭經營一點不上台盤的小情小趣小奸小壞,日後有誰要來管教,也好理直氣壯地送個白眼過去:干卿底事?再說說「行走」。差點兒要脫口而出:「行走」是一種狀態——這句型也快成一個狀態了。看來不自為久了會有依賴性,日子長了簡直看不出有自為的必要。扯遠了,還是說回行走。其實行走不過是大多數人的身體都習慣的一個動作,天天親自走着,也沒人覺得自己走得比人稀罕,然而一旦好事者寫下來——時髦的說法是變成「文本」——難免又端上架子踱方步。好在這書里的行走是高掛免戰牌的,又從網上來,盡著人各走各的。記得王二老提着說羅素講過「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所以我希望看這本書的人能從書里看到幸福。接着咱們來說結構。拿地圖來梳理行走恐怕是最理所當然的做法,真抱歉我不是一個太有創意的編者。頭一章「上路」是「齊步——走」里那個拖長的音,腳抬起來了,等著踏下去。之後三章一字部「吳」、「湘」、「滇」篇幅稍長,由一城而一域,好比一個墨點兒湮開去。再之後跟五章二字部「古都」、「徽州」、「蜀道」、「嶺南」、「塞外」,篇幅短些,倒專門是同鄉會,各自須尋各自門。至於最後一章「散墨」……前頭既不便容身,就由得它們在此地閑散。唯獨要申明的是,請勿以篇幅長短來判我一個政治不正確,編者並無地域歧視,純是握一把文章量體裁衣罷了。要說呢,也有一點小居心,又要怪中國文字太多情。一說起「江南」什麼的,就不由得人不去聯想「吳儂軟語」啦,「三秋桂子十里荷香」之類,於是每章的題目,存心找了些青布褂子下面著紅衫兒的字眼來,像「徽州」、「蜀道」什麼的,說它正正經經是地名罷,偏又惹人想入非非。本來這點居心只該留着等人笑一笑,不過弄完了發覺「古都」兩個字太七情上面,終究落下形骸。索性我自己先招供。最後是附錄。在這本《私人行走》裏美食作為附錄,只好浮光掠影,然而在這套書的另一冊《私人味覺》裏,把美食這個話題盡著興兒講了一次,才真真過癮。是為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色相集之私人行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色相集之私人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