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雲路:我最喜歡的五部作品

柯雲路:我最喜歡的五部作品

1998年至今,僅有短短的四年,即使對於一個作家的創作生命而言,四年也不能說很長。但它在人類歷史上卻是值得紀念的一段時間,因為在這四年中,紀元千年從"1"跨向了"2",而世紀之鐘則從二十世紀走向了二十一世紀。我在這最近的幾年中,接連寫了幾部有關中國"文化大革命"的長篇小說。第一部是《芙蓉國》,寫了那十年歷史的全景。感謝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了這部看來有些敏感的作品。作者當時化名"辛克",也得到了許多讀者的理解。第二部是《蒙昧》,寫了十年苦難中一個男孩和一個年輕女教師的生死離別。《花城》雜誌2000年第4期刊載,同時出版了單行本。《蒙昧》描繪的南國風貌及社會動亂中男孩的蒙昧性心理成長過程引起了很多讀者的共鳴。第三部是《犧牲》,寫了那十年中發生在北國山區的一個故事。那是對一個經典愛情故事的非經典敘述。《大家》雜誌2000年第5期刊發了全文。雲南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第四部是《黑山堡綱鑒》,通過一個獨立王國形成及覆滅的過程縮影了一段極端的歷史。這部作品對"文化大革命"賴以發生的封建主義文化或許具有殺傷力。《花城》雜誌於2000年第6期發表,花城出版社同時出版了單行本。2001年在《收穫》雜誌上發表的《青春狂》(又名《那個夏天你幹了什麼》),背景仍舊是"文革",算起來,這是我關於"文革"的第五部小說了。這部作品通過對一個事件的調查,表述了我對人性、對歷史的一些思索。人是怎樣在正義的口號下對他人實行着最殘忍的迫害;記憶又怎樣"利己"地改造著歷史;人們是怎樣在對"文化"的反思中迴避著自己的責任;而"弒父"這一人類的情結又怎樣在社會提供的機會中冠冕堂皇地張揚著進步的旗幟……這些作品得以問世,自然要十分感謝上述雜誌編輯部與出版社。這些小說問世后,收到不少讀者來信,他們中除了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中年人、老年人以外,還有很多是二三十歲甚至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在這裏一併對他們表示感謝。我一直在寫作。就寫作而言,生活中的一切曲折和困頓都是滋養。它可以使人用更安靜的眼睛審視不安靜的生活。--摘自《那個夏天你幹了什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展現改革時期社會百態的經典作品:衰與榮(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展現改革時期社會百態的經典作品:衰與榮(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柯雲路:我最喜歡的五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