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章 快餐業的未來(求訂閱)

第1816章 快餐業的未來(求訂閱)

楊森的瘋狂暗示,幾乎沒有掩飾,傻子都能聽明白,何況兩位商界精英?

從商業角度上來說,引入楊森這個華人資本大佬,要比華爾街其它巨頭合適的多。

但從私人情理上來看,楊森這麼做無異於打家劫舍,明擺着告訴成家夫婦,老子要你家一部分所有權,給是不給?

換作事業剛起步的年輕人,面對這種情況,可能一下就蒙了,怎麼的?不給改搶了?

但成家夫婦這輩子面對過的大風大浪多了去了,這點事還不值當他們生氣,很正常的商業訴求而已。

夫婦倆對視了一眼,江佩琪道,「引入外來資本從來都不是熊貓的首要需求。」

這話有婉拒之意,楊森卻不以為然,「成夫人,首先你要明白,現在熊貓發展的很好,不存在資金上的問題,更沒有凱覷的觸角,不是因為你們實力有多麼強大,而是他們看不上~」

「他們?」

「你知道我指的是誰~」

江佩琪恍然苦笑,「抱歉,一時沒反應過來~」

楊橙突然插嘴道,「其實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大鱷們覺得熊貓距離麥當勞的道路還有很遠,不急着下手,可一旦下手那就是狂風暴雨,就像是巨浪中飄搖的小船,單靠你們自己,恐怕很難躲過去~」

既然知道了老爸的心意,怎麼都得幫把手~

「以熊貓現在的規模和體量,是該未雨綢繆了。」

頓了下,楊橙決定給他們點刺激,「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熊貓快餐的模式,註定了不能在Z國生根發芽,這是先天缺陷,誰都知道Z國市場有多大,不管是什麼品牌、什麼企業,只有在Z國打開市場,才具備成為某一行業巨頭的資質,否則就是空談。

而且熊貓快餐的美式風格太重,要不要繼續貫徹融入當地風格的模式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熊貓快餐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決做出符合美國人口味的中餐,那麼去了其它國家呢?

要不要適應歐洲人的口味?要不要適應韓國、RB人口味?」

楊橙灌了口酒,接着道,「其實熊貓還有很多未暴露出的問題,比如西式快餐容易標準化,但中式菜肴博大精深,全靠火候和技術,實現標準化很難。

哪怕你們改進了很多技術,讓零基礎的人,可以做出90%以上標準的味道,但這細微的詫異,很有可能成為失敗的根源。

你們應該明白,2000家門,熊貓始終堅持現場明火炒菜,你們現在解決標準化的問題,更多的集中於原材料方面,把原材料全部交給供應商提供,統一的複合調味料、死磕每一個流程,但供應商的標準你們很難去監督。

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們現在的模式,任何一環出現問題,對你們都是毀滅性的打擊,而之所以發展的還算順利,只是因為大鱷們在養魚~」

養魚之後呢?自然是肥了再宰啊!

當然這話他沒明說,留着他們自己去體會吧,就算不說他們也明白。

楊橙的三連暴擊效果還不錯,堵得對方啞口無言,似乎只有妥協一條路。

但成家夫婦哪那麼容易放棄,不然企業也很難做到這麼大的規模。

然而楊橙不給他們機會,「做生意就是做形勢、做潮流、做時代,你們必須要注意的是,美國的餐飲行業依然在穩步發展。

如今主要形態有兩種,一種是輕服務、消費時間較短的有限服務餐飲,也就是你們所在的快餐領域;

另一種是重服務、講究、消費時間較長的全服務餐飲。

別的不說,快餐生意在美國有更突出的市場表現,比如從餐飲門店佔比來看,美國66萬的餐飲門店中,快餐門店數量35萬家,佔比約為53%,全服務餐飲門店佔比僅為44%。

從頭部公司來看,美國消費者助推了6個百億美元以上市值的快餐公司誕生——且市值遠高於全服務餐飲頭部品牌。

而Z國市場,從餐飲門店佔比來看,快餐門店佔比僅為19%,全服務餐廳佔比達76%。Z國快餐門店佔比遠低於美國。

從頭部公司來看,唯一超過100億美元市值的快餐公司,還是西式快餐公司,暫時沒有中式快餐品牌。

問題來了:美國市場的確倚重快餐,但熊貓並未在其中佔據頭部位置。

而Z國快餐領域有着極大的發展空間,可熊貓進不去。」

他可不是雞蛋裏挑骨頭,他說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美國快餐業繁榮是事實,而且依然處在上升期。

最早是因為女性勞動力的增加,外出就餐,以前被認為是一種奢侈,現在成了家常便飯,後來成了必需品。

二戰之前,美國家庭主要在家就餐、一頓飯花2-3小時並不乏見,這與現在Z國家庭的狀態差別並不大。

在消費需求並沒有打開的年代,也有快餐品牌的誕生,可惜並沒有繼續誇張,最後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直至二戰期間,男性參與打仗,大量的死亡導致勞動力銳減,為了生活,婦女走進勞動力市場。

二戰結束后,女性外出工作成為越來越多婦女的選擇。

家庭的兩個主要成員都在外工作,工人和工薪家庭午餐和晚餐,就需要快捷的服務和便宜的食物。

這種需求推動了第一代快餐巨頭的成功,就是麥當勞。

自二戰後,美國女性參與就業率穩步上升,至今比例已經接近男性。

正是在女性外出就業穩步增長的20世紀中期,《韋氏詞典》首次收錄了「快餐」一詞。

快餐頭部公司麥當勞被記錄在歷史上,成為美國飲食的主要組成部分——以至於當時僅僅提到金拱門就成了漢堡包的代名詞。

同期的KFC、漢堡王這些如今在Z國耳熟能詳的品牌,也是目前的頭部漢堡快餐公司,都在那個時期陸續成立。

接下來美國嬰兒潮的到來,再次刺激了快餐行業的發展。

嬰兒潮是指二戰後的18年間人口大幅增加,當時美國總人口1.94億人,同比1940年美國加入二戰前1.3億人口,凈增加了47%。

嬰兒潮一代,父母均外出工作,快餐消費習慣比以往的哪一代都要明顯。

後來嬰兒潮一代長大,在20世紀尾聲的幾十年進入就業市場,成為勞動力市場的主力,據傳說,當時八分之一的美國工人一度受雇於麥當勞快餐店。

快餐行業的擴展與繁榮期間,正是美國嬰兒潮一代,成長、成為就業主力周期,也奠定了此時繁榮的基礎。

當然,經濟增長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支撐美國工業、商業繁榮的城市化進程的背後,是城市人口的增加。

在城市人口佔比接近72%的20世紀60年代,美國第一個快餐品牌麥當勞上市。

同時,多達美樂披薩、賽百味等這些現在的頭部披薩、三明治的快餐公司成立。

在美國城市化率達82%的今天,美國餐飲消費佔餐飲市場超過一半。

而那個時候美國人均GDP在3800美元,第二年就升到了4000美元。

4000美元人均GDP,是一個什麼概念?

這是國際公認一國進入中等收入階段的節點。

這階段國家經濟社會風險高發,要實現從中等水平往高收入水平發展,一國須從生存型社會向發展型社會、經濟增長由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

也就是說,麥當勞上市的時候,僅僅是美國國民人均GDP處於中等水平的時候,當然,這個「中等」是指絕對值,但相對而言美國居民仍是最富裕的國民群體之一。

再一個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是速凍技術的進步,二戰期間,為供應大量食品到軍隊,美國ZF推動解決速凍保存食品問題,當時大量的速凍食品往軍隊業務輸送。

二戰後,速凍技術開始往大眾市場轉移,尤其是連鎖快餐行業,它直接解決了規模化生產標準食品后的保存問題。

加上3T(時間、溫度、保質期)原理的普及,比如食物在-18℃之下可以保鮮,因為導致食品「變質」的微生物幾乎不再活動,大眾改變了對速凍食品的「偏見」,願意消費速凍食品與餐飲,要知道在此之前,食品存儲方式以腌制等罐頭方式進行,否則會被認為變質或者有害。

除此之外,美國餐飲的整條供應鏈,包含上游採購、中下游倉儲、物流,同時在發展進步,同時期成立了多家公司,如今已經成為頭部綜合型餐飲供應鏈、垂直餐飲供應鏈公司,為美國的快餐及正餐門店供應規模化的凈菜、半成品、成品食品。

這就基本解決了快餐企業的後顧之憂,正是因為種種積極因素的疊加,直接推動了快餐行業飛速發展,如此才有了包括諸多漢堡企業比如Fiveguy是等,以及熊貓這種中式快餐的發展。

但要知道,掌握了供應鏈源頭的是誰?是華爾街的資本家,只要他們掐住供應商,熊貓快餐便任人揉捏,幾乎沒有反擊的餘地。

所以楊橙才說,熊貓的危機一直都存在,不是不會發生,只是人家還沒動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利堅縱享人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美利堅縱享人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16章 快餐業的未來(求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