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李治出手

第737章 李治出手

李世民病懨懨的躺在龍床之上,一副將死之人的樣子,作為朝中僅剩不多的老臣,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對視了一眼,便站了出來行禮請求李世民立下太子。

太子之位空缺多年,李世民如今的樣子恐怕是活不了多久了,能進殿朝臣們開始發力了,在大殿裏的李寬、李泰和李治都受到了誇讚,言辭懇切。

說實話,李寬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知道是誰說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種話都能說出來,讓李世民如何自處。

朝臣們的建議李世民也就聽聽罷了,跟隨李世民多年的人都知道李世民向來便是心智堅定之人,所以不出意外,李世民讓連福擬旨了。

當着朝堂半數文武大臣的面,蓋上了玉璽,就這樣突如其來的,李寬被冊封為了大唐太子。

李寬沒有喜悅,反倒是有些獃滯和佩服,佩服李世民的心計,因為他總覺得李世民是故意藉著這個機會冊封他為太子的。

委實是長孫無忌提出這個建議的時機太巧了,關鍵李寬還發現了李世民眼神中的笑意,打趣意味十足。

鬱悶的接下聖旨,但是比他更鬱悶的是李治,儘管早就知道李世民屬意李寬接任太子之位,但是真正的下發了聖旨,他還是接受不了。

來自心理上的衝擊讓他幾次三番想要張嘴反駁,卻是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心中原本的愧疚反倒是成了增添怒火的柴塊。

李世民需要靜養,朝臣們離去了,皇子公主們也離去了,就是殿裏的內侍和宮女也被連福打發到了大殿之外。

殿裏只有李世民、連福,還有留下來替李世民診治的李寬,三人之中沒人說話,殿裏靜悄悄的。

李世民望着床上的蚊帳發獃,神情變化莫測,一時憂傷,一時愧疚,一時又變得猶如嗜血的雄獅,似乎隨時會暴起傷人。

連福望着李世民,除了替李世民感到悲傷,還有一股子怨恨和釋然,似乎在怨恨李治干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卻又對此感到釋然。

畢竟李世民當年也是這麼走過來的,只不過李治比李世民還狠,對自己的親爹都下得去手。

李寬也不太高興,想到自己要監國他便很不開心,眼珠子滴溜溜的轉動,思慮該想個怎樣的辦法讓李世民儘快的好起來,拖到李哲回長安。

寂靜的大殿中終於有了聲音,李世民嘆了口氣,「寬兒,你近日謹慎些,為父擔心為善對你不利。」

為善嗎?

李寬愣了一下,看來父皇真是對李治失望了,連稚奴都不叫了。

李寬嘆了口氣:「父皇放心,今日進宮時兒臣便安排好了一切,桃源村的防衛措施不會有問題,至於皇宮之中,我相信老九還沒那個本事掀起風浪。」

李世民搖搖頭:「你自小便謹慎,但自古人心難測啊。」

李世民不禁回憶起了當初考校李治《孝經》時的場景,那時候李治多孝順啊。

信誓旦旦的說什麼孝道最為重要,幼年侍奉雙親,長大后侍奉君王,最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廟堂之上想着為國盡忠,退居在家的時候想到是勸諫君主的過錯,糾正其惡。

如今呢,竟然會對他這個親生父親下毒手。

在李世民看來,就連親生兒子都是如此,更何況李寬早些年埋在李治身邊的暗樁,若是暗樁皆反,李寬再想要控制住長安城的局面······難。

「兒臣明白,不過經父皇此番下旨冊封,老九就算有動作也需要兩三天做準備,若是兩天之內,兒臣未得到消息,兒臣會加強宮中守衛的。」

其實李寬還是覺得李世民想的有些太多,大唐十二衛大軍,沒有李世民的旨意沒人能調動,哪怕是直接掌管一衛大軍的將領也調動不了所有士卒。

就像當初李承乾一般,謀劃了多年也不過只有幾百人出動而已,李治三兩年的時間又能培養出多少死士呢?

皇宮之中其他的禁衛李寬不敢說,但是他對自己的直繫心腹有信心,直繫心腹有五百人左右守衛皇宮,還有李世民新建的演武殿中擺放着五門神武大炮,足夠了。

如今的皇宮可不比李淵當年當皇帝的時候,李治也不是李世民,他比起李世民差遠了,李治想要衝擊皇宮,那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妄想。

李世民點點頭,朝李寬和連福揮了揮手,側身躺下了。

李寬也沒多說,連福更不敢多說,兩人出了李世民的寢殿。

這一次的打擊對李世民來說有些大,比當初李承乾謀逆之時的打擊都要大。

當初李承乾沒有對李世民下毒手不說,那時李承乾平日的作為也讓李世民很反感,但李治不同,從小便是乖巧孝順,突然來這麼一下,也就是李世民內心強大,換做其他人,恐怕早就撐不住了。

「太子殿下,若是晉王殿下做出謀逆之舉,老奴懇請太子殿下能饒晉王殿下一命。」連福直挺挺的跪下求情道。

不愧是陪伴了兩位帝王的人,就這適應能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才念了聖旨不久,李寬自己都還沒能適應自己的身份,連福已經改口了。

將連福扶起來,李寬嘆道:「你替老九求情,我其實不意外,但是我可以告訴你,若是老九真率眾謀反了,我會留他一條性命,就讓他跟着老大一般過吧。這是當初皇祖父的意思,想來也是父皇如今的意思,我很想殺了他,但我不會。」

床上的李世民臉上有了一絲笑容,隨即又傷感了,早年最疼愛的兒子都反他,早年最不疼愛的兒子卻打心眼裏敬他。

連福沒說話,只是在大殿中找出了一份奏摺交給李寬。

這是記錄真心投靠與李治麾下的臣子,人數不多,李寬瞧了一眼便放到了一邊,委實是奏摺上的官員無關輕重,唯一算得上有些分量的,便是秘書少監上官儀。

不過對上官儀,李寬並不擔憂,一來是長孫無忌寫上的奏報,二來上官儀雖是真心投靠了李治,但上官儀是聰明人,若是李治真敢帶兵謀逆,上官儀未必會跟隨,而且就算上官儀傻乎乎跟着李治一起干,李寬也不擔心,無非是將來少一位輔佐自己兒子的能臣罷了。

李寬在甘露閑着無事可做,但李治卻是在自己王府心急火燎。

「殿下,長孫少卿與薛將軍來了。」

「快請。」

長孫沖與薛萬徹匆匆進了晉王府,尚未行禮,李治便煩悶的揮了揮手,讓兩人坐下,卻沒有開口的意思,依舊在屋裏走來走去。

顯然,李治是在等人。

長孫沖與薛萬徹也不催促,端著案几上的茶水喝得挺悠閑。

大概到傍晚時分,一干臣子偷偷摸摸的進入了晉王府,全然不像長孫沖與薛萬徹一般光明正大。

此時,長孫沖是有些吃驚的。

原本一直以為李治麾下只有十來位忠心之臣,但是看今日的人數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料,整個書房都站得滿滿當當,雖說好些人身份不高,但是好些人很關鍵,品階不高的武官竟然有許多都是皇宮各門守城的校尉。

看著書房中的一眾心腹,李治盯着長孫沖問道:「表兄,舅父大人何時前來?」

「此事父親不參與,所以不會前來。」長孫沖說的很平靜,似乎理所當然一般。

李治也明白長孫沖的意思,他自己現在是奮力一搏,能否成功尚未可知,長孫無忌在這種關鍵時刻,不會直接做出抉擇,也就是說誰贏了長孫無忌便死心塌地的跟着誰。

如此,方才附和長孫家的利益。

但是明白歸明白,李治心中依舊是有怒氣的。

長孫沖看着李治笑了笑,繼續道:「其實早些時候我便與父親商議過,若是殿下執意進攻皇宮,父親會拖住朝中其他大將軍,這是我們長孫家對您最大的支持了。」

長孫沖絲毫沒有覺悟到自己把話挑明了,沒想過他的這句話對前來的官員有多大的衝擊,攻入皇宮豈是那麼容易的。

不少臣子有離去的意思,比如在場的某一位校尉便開口了。

「晉王殿下,微臣家中······」

話音戛然而止,開口的校尉腦袋已經搬了家。

李治沒去看地上鮮血淋漓的頭顱,只是狠狠的瞪了長孫沖一眼,環顧四周怒道:「你們既然踏上了本王這條船,你們以為李寬登基之後還會放過你們?

你們現在唯一能做的便是繼續跟着本王走,李寬如今剛繼任太子,長安城尚未落到李寬手中,你們若是跟着本王,榮華富貴少不了你們。

但是你們膽敢背棄本王,這就是你們的下場,或許下場比這還慘,李寬是什麼人,還用本王來告訴你們?看看薛將軍,難道不知李寬會對你們如何?」

在場眾人默不作聲,也沒有離去的意思,心裏或許有通風報信的想法,但是他們卻知道今日這一來,李治會派人監視的,而且看李治的意思,恐怕就是這兩天了,會不會放他們回家都是一個問題。

李治指着地上的屍首,笑道:「現今長安城還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我們的勝算比李寬大,有長孫司空牽制各衛大將軍,我們有薛將軍在,便是穩勝一籌······」

「晉王殿下真打算攻入皇宮?」長孫沖問道。

被人打斷了氣勢昂揚的講話,李治有些不太高興,老子怎在這兒鼓勵手下人,你總是打斷積累的氣勢算怎麼回事?

若非長孫沖早早便投向李治,李治都要懷疑長孫沖是李寬派來的姦細,這些年拉攏朝臣和發展手下的勢力,長孫家可是一文錢也沒出,反倒是一直被懷疑的薛萬徹差不多用盡了所有家財支持。

李治的語氣有些不太好,「此事不是表兄提及么?」

「殿下,要不還是算了,皇宮守衛森嚴,就算有薛將軍亦不過幾千兵馬······」

李治打斷道:「表兄不必多言,本王心意已決。」

長孫沖長嘆了一口氣,沒再說話,他其實真是好心,李治不清楚自己手下有多少是李寬的心腹,但長孫沖卻清楚一些。

攻入皇宮奪取帝位,在長孫沖看來其實是自尋死路,儘管有些人的出現出乎了長孫沖的意料,但是李治最大的儀仗是長孫家與薛萬徹,可是兩家都倒向了楚王。

準確的說,是長孫家倒向了楚王,薛萬徹從未投靠過李治。

攻入皇宮註定是失敗的,這不像私下裏謀划,那是真真實實謀反,按罪論斬。

到底是表兄弟,又一起共同謀划好些年,多少有點情誼在,長孫沖沒有長孫無忌那般心狠,但是李治不聽,一定要一意孤行,他也就不勸了。

「殿下,你可曾想過皇宮戒衛森嚴,以我們手中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攻入皇宮,且皇宮各門皆有李寬麾下將士把守,演武殿中的神武大炮,亦非我等可以抗衡,殿下三思。」

薛萬徹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的,李治聽到薛萬徹這麼一說,沒有反駁,倒是沉思了起來。

書房之中很壓抑,突然有人喊道:「殿下,玄武門盡在我等掌控之中,若是我等急行,宮中禁衛未必能反應及時。」

反應不及?真以為宮中的禁衛是吃素的。

薛萬徹與長孫沖內心嘲諷,別人不知道宮中禁衛訓練,但是他們兩知道,長孫沖早就從長孫無忌口中了解甚多,而薛萬徹作為一衛大將軍更是明白禁衛的訓練,畢竟他手下的士卒作為了禁衛訓練的磨刀石。

「玄武門?!」李治猶如老僧頓悟一般,大笑道:「當年父皇能經玄武門登基,本王亦可。」

「殿下,三思啊。」薛萬徹還是不放棄。

李治擺手道:「薛將軍不必多言了,三日之後薛將軍帶齊人馬,與本王在玄武門前匯合。」

三言兩語就定下了謀逆的計劃,在薛萬徹眼中簡直猶如兒戲,他是真不明白當今陛下怎麼會生出如此愚蠢的一個兒子,比前太子都蠢。

薛萬徹其實是希望李治能安安穩穩的繼續當自己的晉王,別搞這麼多事,所以說,薛萬徹雖未叛變,但與李治卻有幾分交情。

好在李治麾有人考慮的多一點,想到了宣武殿中的大炮,所以提了出來,畢竟在他們看來,在人數佔優情況下,唯一能左右局面的便是大炮了。

只可惜這些人的地位委實不太高,無論眼光還是謀略比起薛萬徹與長孫沖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李治倒是有幾分聰明,若是按照歷史軌跡,將來也能成為一個有為的君主,但是現在的他被怒火沖昏了頭,又有長孫無忌這些年替他畫好的大餅,加之李世民很少指點,他比原本的李治差了很多。

「薛將軍,宣武殿的大炮,你能否炸毀?」李治冷冷的望着薛萬徹,似乎薛萬徹只要說出不能,他便要下手除去薛萬徹一般。

薛萬徹搖頭道:「殿下給末將兩日時間,末將想想辦法,不過殿下莫要有太高期望,宣武殿守衛森嚴,末將並無把握。」

李治點點頭:「如此最好,若是兩日之內未能炸毀宣武殿,便從長計議,委屈諸位在本王府上待上兩日,等候薛將軍消息。」

薛萬徹和長孫沖離開后不久,夜幕里便有一隻信鴿落到了甘露殿外的石欄之上,很簡潔的一句話,「晉王反了。」

在下半夜,李寬又從連福手中接過了一個信鴿,上面的話要多許多:兩日內炸毀宣武殿,三日後由玄武門進發;若未毀,從長計議,望殿下深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承包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承包王
上一章下一章

第737章 李治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