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成了搗亂者

美國成了搗亂者

「9·11」事件發生后的最初一段時間,歐洲人曾認為這是一個顯示團結的良好契機。歐洲領導人在北約這個針對某些國家的防務聯盟中明確表示要加入定義含糊的反恐戰爭。此後的一年裏,人們目睹了歐美關係持續降溫的事實。表面看來這令人費解,而隨着事態的發展又變得不可避免。面對恐怖主義暴行,盟國充分地顯示了它們之間的團結,但美國領導方法的粗暴無效、目標模糊的反恐戰爭卻又暴露出了歐美之間的對抗。對「邪惡軸心」沒完沒了的指責,對以色列不變的支持和對巴勒斯坦人的蔑視,漸漸地改變了歐洲人對美國的看法。曾幾何時美國還是一個重要的和平因素,現在倒成了搗亂者。歐洲人長久以來像忠實的孩子一般尊敬擁有家長式權力的美國,最後不得不懷疑美國這種不負責任的、危險的最高權力。難以想像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在國際上,法國人、德國人和英國人都對美國變得越來越敏感,而且這一進程還未結束。法國人對美國的懷疑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德國人的態度轉變卻是令人吃驚的。西德受到美國的保護自然對其領導人忠心耿耿,這是美國維持在歐洲大陸影響力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種暗含的信仰又包括兩層意思:美國人在1943至1945年用炸彈粉碎了德國,德國人出於服從強者的天性屈服於最強大的美國;此外他們對美國心存感激,美國讓他們免受**的影響,而且恢復了經濟。有了這種基於力量和利益之上的關係,德國人的永久忠誠似乎是有保證的。英國盟友遲疑不決的新態度同樣令人吃驚。英國向美國看齊對於美國的戰略分析家而言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可以說是先天的,因為他們具有共同的語言、稟性和文明。布熱津斯基提到英國給予美國的支持時的從容和隨便足見一斑。英國政治左派和右派中出現的反美情緒是個反常的現象,因為英國曾以一種史無前例的強硬態度表態要站在美國那邊。不過以前英國人也曾成功地避免了參與越南戰爭。英國時而緊隨美國之後,時而若即若離,這並非什麼新現象,歐洲所有國家都程度不同地有過相同的體驗:與某物或者某人過於接近的話就會有完全不同的、令人難以接受的感受。舊大陸各北約成員國報界的詳盡分析,描繪出了歐洲由恐懼到憤怒情緒的上升過程。就其後果我們可以更容易地看出歐洲態度的這種大轉變。讓美**政領導人大為光火的是歐洲人最後同意製造用于軍事運輸的空中客車。他們還啟動了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計劃以打破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壟斷。這讓人們看到了歐洲實實在在的經濟和技術力量,因為該計劃要把30多個衛星送入軌道。只要歐洲想做,也就是說只要德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想做,他們就一定能做到。2002年6月,德國和英國甚至威脅將針對美國提高進口鋼材關稅採取多種反擊措施。此後,在國際會議上就能經常見到美國的大學領導、軍官、記者尖酸,甚至是尖刻地公開責備歐洲人不夠理解美國,歐洲人不夠忠誠,還有(儘管他們沒有明說)歐洲財富、權力的增長和自主權的上升。僅僅一年的事態發展並不能解釋歐洲態度的轉變,它只是表面現象。要研究近期美歐間的政治不和,關鍵要看歐洲人的自我意識如何覺醒,而不能只盯着對抗本身。所以要研究深層力量。有些力量讓歐洲人和美國人靠近,其他力量則讓它們分離。當前的進程有一個重要特點,即吸引力和離心力同時增長,這使我們的分析愈發複雜。在歐洲,想要和美國融合的力量逐漸增長,但更強勁的是與美國分離的力量,而後者越來越佔上風。美歐之間的這種緊張關係與鬧離婚的夫妻非常相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帝國的衰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美帝國的衰落
上一章下一章

美國成了搗亂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