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東萊書院(下)

第七章 東萊書院(下)

公元167年,漢桓帝永康元年,也就是在郝仁來到東萊郡一年後,漢桓帝劉志駕崩,整個雒陽大亂,司空竇妙聯合城門校尉竇武,迎接瀆亭侯劉宏繼位,也就是後世所稱的漢靈帝,東漢王朝的倒數第二個皇帝。

劉宏繼位后,竇武被封為大將軍,由此,竇氏一族開始把持朝政,權傾朝野,不過,還沒經過一年的時間,就被宦官通過政變的方式誅殺,竇氏被滅族,漢帝劉宏徹底掌握了朝政。

而遠在青州東萊的郝仁,自然管不了雒陽的事情,他也沒心情去過問,他只知道,按照歷史,東漢王朝快要滅亡了,他要儘快做好準備。

東萊書院在劉宏繼位后就開張了,開張的當天,書院就迎來了一位當世知名的大儒,鄭玄,這是郝仁親自去出面將他請了出來執教。在劉宏繼位后,就發起了第二次針對士大夫的黨錮之亂,因為有了郝家的這層關係,鄭玄得以逃過了這次迫害,所以,鄭玄內心裏對郝家也是心懷感激,盡心在書院執教,並被郝仁任命為文經學院的院長。

東萊書院被分為四個學院:文經學院;工商學院;醫學院;軍事學院,每個學院的院長負責各個學院的教育安排。

醫學院的院長是當世有名的神醫蔡伯,蔡伯居住在豫州譙郡,家中世代從醫,高明的醫術被世人所熟知,所以,當郝仁提出建立醫學院時,父親郝悟了就向他推薦了蔡伯。父子兩人一同寫信邀請他來東萊書院執教,而蔡伯的心中也早有將醫學發揚光大的願望,所以,蔡伯當即欣然應允,甚至還將自己的家直接搬到了東萊郡。

譙郡的百姓見到蔡伯要離去,都自發的夾道挽留,但是蔡伯卻告訴眾人「吾此去乃是為醫天下人」,蔡伯一家隨即離去,但是譙郡卻有很多百姓,也跟隨着蔡伯向東萊遷徙,因此蔡伯的遷徙車隊異常的龐大,車隊穿州過郡,引來路人圍觀詢問,在路人得知原因后,都對蔡伯的品格深感敬佩。因為不論是在哪個時代,百姓都安土重遷,但是現在卻因為蔡伯一人,譙郡的百姓就有那麼多人願意舉家遷徙,足可見蔡伯深得人望。

當蔡伯的隊伍到達青州地界后,郝悟了和郝仁父子兩人,早就親自在邊界等候,迎接蔡伯的到來,蔡伯在看到郝青州和郝仁竟然親自來迎接自己后,感激涕零。蔡伯雖然頗具聲望,但是在這個時代,醫也只是屬於百工之列,正所謂士農工商,士最大,所以像郝悟了和郝仁這樣的士,而且郝悟了還是一方州牧,能夠親自來迎接自己,足可見他們對自己的看重,讓蔡伯產生了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情,在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蔡伯在郝仁的陪伴下,前往東萊書院上任。

蔡伯的事情,不但為他自己帶來了巨大的聲望,也讓東萊書院進入了眾人的視野,被人所熟知,同時,郝悟了父子也獲得了禮賢下士的名聲,可謂是多贏互利。

東萊書院剩下的工商學院和軍事學院這兩個學院的院長,被郝仁兼任,雖然他是書院的山長,但是這兩個學院是郝仁最重視的兩個學院,也是他未來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他不會假手於他人,一切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正所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決定了戰鬥力』,『工商不興,國家不富』,『槍杆子裏出政權』,這些前世的知識讓他充分認識到了生產力和軍隊的重要性,所以郝仁才親自負責這兩個學院,並且為學生講課,為即將到來的大爭之世,培養自己需要的人才。為此,他還特地編寫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和《三十六計》這兩本書,這是他根據前世學過的知識編寫的教材。

這兩部作品的問世,為郝仁再一次狠狠的刷了一波聲望,《三十六計》被士人認為是兵家的經典巨著,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部書卻是毀譽參半,雖然很多人在讀後認同了書內的觀點,但是由於書裏面那濃濃的墨家思想,引來了儒家衛道士的攻訐,因為儒墨歷來不和,所以這部書表面上的影響力反而不如前者。

但是,在真正的大賢眼裏,這本書的出現卻是意味着建立了一個新的學派,雖然這部書內的思想表面上和墨家思想相似,但是卻絕對不同於墨家思想,它比墨家思想更具有攻擊性,如果說儒家思想是為皇家服務的,墨家思想是為農戶,手工業者服務的,那麼,這本書內的思想則更像是專為陳涉、吳廣服務的。如果深挖書中所延伸的思想的話,絕對會對當今大漢的統治結構造成巨大的衝擊,造成顛覆性的影響,當然,真正看懂的人卻絕對不會把這些說出來,只會在心底里暗自驚嘆郝仁的奇才以及警惕他的作為,所以,這部書最終也只是被當作墨家著作而流傳於世,但是,即使是這樣,也為郝仁帶來也巨大的聲望。

漢帝劉宏在聽說郝仁的名聲之後就下詔,爭辟郝仁為黃門侍郎,但是卻被郝仁以尚未加冠為由,再次委婉的拒絕了。因為郝仁先後拒絕了兩位皇帝的兩次徵召,所以郝仁的名字再次被眾人所熟知,他的聲望再一次提升,這一年,郝仁十四歲。

在郝仁出名的同時,再次為東萊書院帶來了巨大的聲望,讓東萊書院被人們所熟知。許多人開始去東萊求學,尤其是寒門士子,甚至是農戶子女,都開始向東萊郡前行,因為東萊書院廣開山門,不分貧富貴賤,所以幾乎所有人都想去嘗試一下,沒有人是自甘墮落的,一旦有了機會,所有人都會努力去抓住這個機會,在這個知識被世家學閥壟斷的時代,東萊書院給了所有人一個機會,這個機會讓大漢的土地上形成了『浩浩蕩蕩向東萊』的盛況。青州也因此開始繁榮起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在三國自定義捏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在三國自定義捏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東萊書院(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