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來自於武后的問詢

第六百一十一章 來自於武后的問詢

來到華清宮,果然到處掛上燈籠,繫上綵綢,頗一番殷紅喜慶景象。

如今的華清宮還叫做湯泉宮,正式改名是在五十年之後。

但整個驪山行宮最大的宮殿就叫做華清宮,故而朝廷中人也習慣性地以此來稱呼,以刻意彰顯它的金碧輝煌。

它的豪華與宏大,通過內設宮城可見一斑,重要的建築都佈設在這裏。

該城分設四門,以南北門相對為中軸線,宮牆內以牆相隔為東區、西區、北區三個區,東區有瑤光樓,飛霜殿,九龍殿,梨園。

這個梨園就是明日婚典的主會場,樂器演奏人員,與專司禮樂的太常寺主持、充任串演歌舞散樂的兩國藝人來烘托氣氛。

李之一行剛一下車,就可見到被一群人簇擁著的太子,與一眾西域貴客正興緻濃濃的談笑正酣。

這是一個集音樂、舞蹈、戲曲的綜合性晚宴會場,雖說已然入冬,四處有序擺放的炭火倒也不覺寒冷。

在鋪着紅氈毯的地面上臨近,一聲唱稽宣告他們的到來,太子一眾人等才回頭張望,李之率眾夫人趕忙上前。

按照大唐風俗,除阿菲法之外的幾位夫人是可以出現的,但考慮到阿拉伯帝國的臉面,明日婚禮上就免去了新婦向幾位長房見禮的流程。

太子顯然興緻很高,但李之也明顯感覺出,此人不同於往日的君王氣質,僅是代執朝政而已,李顯此刻儼然已是一付皇帝派頭。

不過在他到來之時,太子顯然下意識收斂了少些,儘管李顯自己並未覺查出來。

因為有阿拉伯帝國特使存在,氣氛始終在一團和諧中渡過,而阿菲法也正式歸入西域人行列,早被阿訇與一群娘家人請到了他處。

李之在這拘謹而顯擺的奢華晚宴上度日如年,絕沒有多少喜慶之感。

好不容易捱到午夜將近,才逃離那等令他感到有些壓抑的氣氛。

臨時入住的宮殿內,只剩下一家人時,龐啼的牢騷之聲起:

「我也早感到不耐了,都是些什麼呀,刻意顯擺嗎?把皇室聘禮都一一擺放出來,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大唐的富足?」

她的鄙視來自於聘禮擺列,什麼金盤、金瓶、金盒、金碗、金壺、金樽、金手爐、金如意、金葫蘆,以及珍珠、翡翠、白玉和珊瑚製品等共數百餘件。

而且它們是要隨着另一場婚禮一同帶回西域的。

之前的正式聘禮早已送過去了,據說這些乃武后另行賞賜之物,說是單獨賜予阿菲法公主的。

李之笑道:「既然武後有這份好心,我們只管接着就是了,他們樂意顯擺是他們的事,只要最終落入咱們手裏就好!」

「瞧你那財迷相!」清綺嬌嗔道,「啼兒說得不錯,居然還要在下一場婚禮上再擺一次,來來回回的不嫌麻煩嗎?彰顯國力也不是這般搞法!」

瑜然、懿懿一旁嗤嗤偷樂,李之也懶得與她們深談,省得再勾起無名火:

「啼兒,不是想着嘗試一下飛劍嗎?我們這就去秘境內如何?」

這一轉換目標的手段足夠生硬,但顯然切實有效,引來眾人的一致歡喜。

秘境裏的兩位老人家,日常飲食有其其格照顧著,最小的伊本也有他父親撒舍爾看護,倒也其樂融融。

幾女大呼小叫的試飛,李之在她們已經初步掌握后,就一門心思的製作鼻煙。

前往西域,一走就是至少兩月,這兩天抽出時間來就干這事了。

第二天的婚禮隆重而嚴謹,蓋因事關兩國間的政務因素。

武后是在典禮前一刻抵達的,其前呼後擁場面,又比太子強勢了太多。

她曾在婚禮前召見了李之與夫人們,果然太平公主就跟隨在左右,還趁某一無人關注的時刻,與李之做過短暫交流。

因為事先上方有過商議,婚禮過程中,也由女方派出頭纏「泰斯台」的老阿訇站在喜棚一側,悠揚、充滿喜氣地誦念《古蘭經》某一篇章。

喜棚就設在梨園內,武后、太子與帝王特使馬赫迪首座,新親賓朋陪坐,男方親友皆入余座。

桌上列爐屏三色,爐內燃起芸香、檀香,前面擺着大紅全帖、文房四寶、盛聘禮的木匣和果盤。

盤內盛着桂圓、紅棗、花生、白果,謂之「喜果」,放迎賓花數束。

喜棚下金碧輝煌,莊嚴肅穆。

一番繁瑣儀式后,喜宴開始,已經移至各宮殿內進行。

等一對新人給武后敬過酒,留下太子,姍姍而去,來時張揚,去時擁簇,並沒有因她而橫生枝節。

清綺幾位夫人被刻意淡化了存在,這也是她們主動提出來的。

日後到了西域,幾位夫人甚至不會在當日露面,在這一點上,阿卜杜勒家族中人還是很感激的。

晚上的入洞房,幾女也有心留在了秘境內,單獨給李之與阿菲法獨處的時間。

一番風雨後,心滿意足的阿菲法偎在李之懷裏輕言:

「正文哥哥,妹子很為來到這樣一個和睦的家庭而感到欣慰!」

「我們修鍊者,本就把這些俗世看得很淡,若非我身上負有一定擔責,情願與你們在秘境裏生活一輩子,過些平靜日子!」

「我們的朝元秘境今後會是什麼樣?很大嗎?」

「會很大很大,或許要比整個大唐都要廣闊。」

「來到你們東土大唐,原本是家裏考慮到讓我遠避戰事動蕩,絕沒想到居然遇到了哥哥,因此成了修鍊者,並見識到太多超出認知的事物,此時想來就如做夢一般!」

「那你后不後悔?」

「才不會呢!哪怕今後改變了信仰。」

「你之前想沒想過會與好幾位姐妹同睡一張床?」

「不可能想過啊,我好歹也是堂堂帝國公主,方才那等羞人事也很少想到過!記得之前姐妹們在你要了我后,故意爬上了同一張床,我那時候的感知,就如同天崩地裂一般驚撼!」

「如今呢?」

「早就習慣了,而且哥哥很強大,一兩個姐妹應付不了的!」

李之聽着居然呼吸漸漸急促,手也開始用力。

阿菲法的反應也很強烈,並主動出擊,極其認真的品味各自的悸動......

轉過天來,那一百多名船上的西域人返回盛京零號。

阿卜杜勒家族的貴賓們,則由朝廷派出車馬,去驪山各處遊覽。

李之方面來人也均紛紛離去,畢竟這裏是皇家園林,規矩很多的,不可能像在長安城時那樣隨意。

自朝元秘境裏招出來他的三位徒弟,由夫人們帶領着在華清宮各處遊玩。

李之則被明王、淞王、建成王叫上,去拜訪了尚未離開的李顯。

顯然這也是太子爺安排下來的,目的當然是為着解開洛陽城外的被牽扯進來。

當然此事任何人都不再提起,幾人湊到一起,就已經說明了問題的完好解決。

該有的鋪墊過後,李顯道:「李先生的渤海灣計劃很讓我吃驚啊,昨日裏與母親也說起了,她甚至向李先生挑起了大指!」

渤海灣航道的開通,的確是個利國利民大事,再是政見不同者,也會感受到其中意義。

「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可以將一條北方海上絲綢之路從此開啟,倭人初通東土,實自遼東而來,此線一開通,就將高麗、新羅、琉璃島完全納入其中,東北亞海上絲綢之路興旺在即!」李之回道。

「據說隋朝時,日本派使者來東土,其船隊就是沿着高麗、新羅半島先到遼東半島,再渡過渤海海峽在萊州灣的登州登陸?」

「不,他們並未真正橫跨渤海灣內,而是經由的外海。」

「母親要我代問,它的開通對大唐國內有何妙用?」

其實,在場人都明白,李顯問得如此詳細,實際上就是武后想知道的。

「除軍事意義之外,漕運沿海岸航行為其一,運送糧草、武器等戰略物資至遼東各港為其二。開闢了這條航路,會隨着海運的發展,漸漸取代內河漕運,要知道兩個半島之間的航運可不僅僅是登州港與三山浦兩處!」

「還請先生明言!」

「比如漁陽入遼之路,自海口至右屯河通堡不及二百里,其中曹泊店、月坨桑、姜女墳、桃花島皆可灣泊,這可是渤海灣內沿海各口岸間的直接聯繫,相互里當日採摘的新鮮蔬菜,都能以日內到達,這就是它的便利之處。」

建成王嘆道:「之所以說,中原與東北之間的海上交通是開創之舉,就在於此!尤其是陸地上戰事頻繁之時,就等如在渤海開闢了一條航路直插東北腹地,應戰局的變化而變化的優勢立時彰顯出來!」

淞王也接道:「如此一來,不僅東北地區的物產,糧食、兵器等物資,均可實現極短時間內調集,這種變化是相當可怕的!」

李之點點頭:

「可以說,自今以後,這條航路的存在就與大唐王朝的興衰聯繫在一起。我們都知道,經濟重心自隋以後便逐漸南移,但北方屢遭戰禍,田園荒蕪,糧食枯竭,東北方經濟終將無法滿足龐大的糧食開支,只能依賴富庶的江南地區,渤海灣的航線開通,就能儘快實施大規模的南糧北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生意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生意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一章 來自於武后的問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