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靺鞨人部落

第七百八十六章 靺鞨人部落

守在李之身旁的太平公主捂嘴輕笑:「此法果然妙計,但我建議馬上着手編撰草案,不能以你二人個人名義報請聖上,而是以河南道節度府與登州刺史府的名義!」

久在宮內武後身邊伺候着,她對於內里玄機了解的相當透徹。

此言也得到李之的大力推薦:「而且具體名目上還要以皇恩懿囑起首,隨後的石碑上名諱鐫刻應以姓氏筆畫排序,不能突出任何人!」

太平笑着補充:「最好還是奏請聖上御筆題跋,才會引起更多關注,日後也好有個正當名目駐兵守護!此時乃亂戰勢局,大唐周邊宵小觀釁伺隙,有效防護還是很有必要的!」

她所言在場人深知其理,這一時期外敵空前強大,大唐雖說最終平定了中原,但距離真正屹立於世界之巔尚有一段差距,周邊形勢還是有危急成份。

於李之而言更有深刻了解,幾十年後的開元盛世,才被很多人認為是歷史上最巔峰的時期,儘管有貞觀之治在先,相比那時候的政治開明、經濟發達、社會穩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到了那個時期,為社會提供和平穩定環境的前提,是大量收復失地,降服了周圍的少數民族政權,大唐才算是繁榮富強起來。

尤其是這處三山浦碼頭,距離高句麗僅有一步之遙,雖說此時與大唐所確立的長期封貢關係仍繼續存在着,新王即位都要接受冊封,但以高句麗民族民族特點的顯明特徵,重複往日輝煌,是他們一直在默默蓄勢的。

船隻靠岸,自有另一番歡祝,卻也讓李之有些心有餘悸。

蓋因他之前並未前來探查此時港口現狀,簡陋而狹窄的港口設計,僅可堪堪令盛京零號停泊。

關於此事,他刻意找到了李食,這裏屬於幽州管轄,由刺史府出面,才能將之擴及改造。

李食道:「三山浦之前很長一段時期,一直處於扶餘人高氏統治的高句麗時代佔據,目前屬於幽州府與安東都護府共同管轄。由於安東都護府乃新設,屬於雙重體制管轄,我這個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多年來責任不明,主要是轄下很多區域幽州與營州重疊,我們兩州之間有默契,營州以東就很少前來探視!這首先是我的責任,一定將此事真正重視起來!」

李之呵呵樂道:「我又不具有朝廷政務實職,當然市舶使除外,所以你的職守如何與我有什麼關係!不過我可以教你一招,你完全可以直接與營州府開誠佈公,今後三山浦會為北方諸港口中的重中之重,想來他們很樂意參與進來!」

話點到即止,裏面牽扯到實際利益問題,他就不好多有涉及了。

營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較之幽州有更緊要的防務問題,處於遼西契丹族、突厥的夾角位置,幾乎是大唐東顧之憂的核心區域。

這也使得營州頻歲出師,所費滋廣,既要西戍四鎮,又要東戍安東,調發日加,耗費巨大,有了三山浦這個經濟來源,會比幽州的需求更大。

由於不了解其中曲折,李之不能輕易開口,哪一藩屬、邊戊勢力都有當地氏族的影子,他只能提出最先建議,至於具體實施,還是李食自己判斷為好。

果然李食理解了李之的良苦用心,笑道:

「這個辦法好,營州與幽州之間,並沒有派系不同之間的過多嫌隙,皆為當朝最前沿防護力量,相互間的幫襯很重要!既然三山浦港會成為

(本章未完,請翻頁)

日後的肥港,我的吃相不能太過貪婪,主動拉營州參與進來,至少他們能給港口建設提供足夠的人手!」

李夏也明白其中道道:「照理說,幽州也屬於河北道地界,我與風亭兄有私交,儘快與他交流一下,讓其也貢獻點財物支持!」

風亭兄名曰方琳方風亭,乃河北道節度使,按說他的勢力範圍影響不到三山浦,但不是有兩岸立碑一事嘛,以此來誘惑此人,相關求助異乎沒有幾分拒絕的理由。

李夏也是極聰明,瞬間就想到了此處,雖說朝廷必然會調撥一定的餉銀支持,但李食、李夏都心知肚明,內灣沿岸均為盛京航運日後頻繁出入之地,李之的提議里就有那些港口的改造問題。

朝廷當然不能因為他的私家產業,無限制地調撥款項,但吸引更多勢力加入,無疑是地方上的有力支持,這對盛京航運船舶的順利停靠有重要影響。

李之雖然手中不缺銀子,卻不能花在這上面,若無適合港口,大不了盛京航運的船就少泊一些港口,一旦他動用了私人銀兩,性質上就變了,而且還不一定能得到各個地方的認可。

那些地方勢力當然也需要利益分攤,李之的私資投入,當然不會將利益讓出去,那種出力不討好的作為,他才不會理會。

況且內灣可是有很多屬於河北地區的口岸,李夏通知到方琳,他自然就會主動考慮到自己轄下港口的問題,所以他的主意,讓李之很是滿意。

跟隨前來的還有三家山東士族族長,他們在渤海灣航運上可是有兩成份子,聞聽眾人間的商議,王衍笑道:

「山東地界的碼頭我們來負責撮合,五姓七家裏的另三家,在山東、河北交界處底蘊很深,由他們出面,更有利於今後相互間的利益配合!」

無論大小碼頭,僅是本港貨物吞吐運輸,就是筆巨大財源來處,被五姓七家暗地裏壟斷下來,極有利勢力範圍內的實力鞏固。

有太平公主這位正派李姓、武姓直系後人,這些話王衍自是不能明言,但其中的道理人人明白。

不過太平顯然不介意這些言外之意,她笑道:

「水陸交通暢達,自古就是軍事屯兵和角逐的戰場,我大唐經常對北方用兵,漁陽、幽州、營州才會成為軍事重鎮。但有了這條海路的貫通,其意義就越發的重大了,至此三山浦也最終具有了軍事重鎮的意義。只要這幾個地方能保持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朝廷上層再是風雲變化,也絕不會輕易貿然插手進來,何況我也有一成份子!」

李之撇嘴道:

「與你們這些官場中人講話真是勞心傷神,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們是一條船上的螞蚱,勁往一處使才是,各人能聯絡上的就盡顯其能,正常運轉起來抱團守護,這不一句話就詮釋清楚了?拐彎抹角的講話,聽起來就頭疼!」

眾人哈哈大笑,還真是這個理,而且李之也有言外之意,就是在說明太平公主目前與我們是同一陣線。

只是旁人也有各自的心下嘀咕,這種話也只有李之能講出來,太平公主就在身邊,別人可沒這份膽量。

眾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把善後事宜鋪展開來,此等解決方式算得上神速了,此刻船舶方停靠穩當,才有大批官員民眾蜂擁而來。

這些人里就有那位營州都督趙文翙,李之可是知道,數年後此人可是因驕橫且剛愎自用,曾經幾次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侵擾和侮辱契丹,視契丹酋長如奴僕。

並在契丹出現災荒的時候也沒有及時賑給,這些行為也加重了契丹族的反叛心理,這才有的李盡忠、孫萬榮等人舉兵殺翙,叛周外逃,造就了歷史上有名的營州之亂。

不過此人這時候面對自己人可是態度誠懇,畢竟此條航道的開通,不僅僅具有經濟上的好處,對大唐軍力調撥更為緊要,這就相當於極大紓解了他的邊戊防護壓力。

不用說太平、李之他招惹不起,就是幾位官員里地位相對低一級的李食,他同樣不敢怠慢,同樣身為國土防線最前沿者,深知相互間協同作戰的重大意義。

隨後的晚宴就在趙文翙的組織下進行,期間談到了港口建設問題,他果然表現出極為積極的態度。

嚴格說來,此人是武系中人,雖統管的是李姓軍隊,但他的一彪麾下人馬,越來越有武氏軍方意味。

正因為此,在李之的特意交代下,李食、李夏等人,都絕口不提港口建設之外的任何事情。

三家山東士族族長也均是人精,察言觀色的本事遠比軍人更通透,當然幾句話就看出來其中問題。

而趙文翙自身是沒有多少感知的,畢竟武后的愛女太平公主就在現場,他理所當然的認定其實代表着武氏意志而來。

在隨後李夏談到石碑的樹立問題后,他可是知道把功績勒於石土以傳後世的巨大含義,說不得就對李夏百般攀附。

於李夏來講,也就是多個名字而已,但正面意義還是有的,至少有武系人物標註其上,會讓武后少一些猜忌。

如此一來的後果,就是酒桌上表面的一團和氣,氣氛相當融洽,接下來的細事相商也就格外順利。

再加上李夏力邀趙文翙明日一同隨船回往登州,這就等若平白送給他一份巨大功績,更是樂得此人頻頻乾杯,很快就大醉酩酊。

不過在他清醒時候,太平提出來前往靺鞨人部落一事,趙文翙很爽快的派給她幾名兵丁引路。

李之一行是在盛京零號翌日啟程后開拔的,三山浦距離那一地也只有幾十里山路,如今除去四周山勢的厚雪未融,山下道路倒也通暢。

午時將近,李之就見到了乞乞承洙,乞乞顯赫不在,目前正在鶴衍宗修行。

太平辭退了引路的幾名兵丁,她身邊就有二十幾名守護,兵丁們也在李之的散碎銀子賞賜后樂顛顛而去。

靺鞨人的招待很是熱切,乞乞顯赫又感念李之的恩澤,照顧起來必然是不余餘力。

部落里的婦女們很快就把拉走的太平公主送回來,轉眼功夫,她的裝扮就煥然一新,僅是外罩的紫貂貂皮坎肩,放在內地就價值千兩銀子,那可是貢貂皮質,一朝公主怎能披劣質皮料。

即使內襯棉袍上,也是縫上了貂毛裝飾,尤其是領口、袖口這些位置,更是著顯一身裝扮的不俗。

三月初的深山老林里,仍舊天寒地凍,晝夜溫度都在零下,因此太平腳下蹬的也是長毛高筒靴子,貴氣的內外皮草縫製,雖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印記,卻一點也不顯得土氣。

狐狸皮的帽子,細長柔軟,舒服壓風,因為毛太長,把帽臉和帽背的接縫都給蓋住了,卻更顯得太平公主的那張精緻小臉越發水靈。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生意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生意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六章 靺鞨人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