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活字製版的構想

第六百三十一章 活字製版的構想

另有有心人,很快就意識到李之口中的《茶經》一說,瞬間意識到其中的緊要性。

大唐的茶香、茶藝,此時遠未到真正興旺時期,更不要談遠播海外,即使目前常有外商前來採購,也僅是諸多國家裏的極少一部分。

茶葉的重要性,遠不如東土的陶瓷、絲綢那般享有無上盛譽。

一旦有全面的《茶經》著作出現,本就引領世界潮流的大唐文化,勢必會讓各國掀起茶文化的浪潮。

作為外銷茶葉的首要港口,泉州若能第一時間掌握《茶經》,就會迅速將茶文化極快普及開來

對他們這些茶商而言,其中的商機,還要大過《茶經》的本來意義。

於是乎,當即就有人向李之提起此事,能被皇上誇讚的著作,不需面見,註定貨真價實。

雕版印刷術形成於隋朝,風行於唐代,五代十國時候才會進一步擴大,到宋朝時方接近完美。

李之下一步就是開發這等印刷技術,無非是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板,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板上。

再根據每個字的筆劃,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後,就可以印書了。

但雕版印刷術的欠缺,與不方便之處還是很多的,比如有一個錯別字,整塊雕版就報廢了,需要重新來過,浪費財力,物力,人力。

他打算一步到位,激活活字印刷,將木板雕直接置換為,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來取代只能印固定內容的雕版印刷術。

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

而且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

不過他此時當然不能暴露出其中內情,只是推脫到高宗那邊:「那可是一部大部頭,皇上不歸還,我總不能進宮討要。估摸著此事還要等上數月!」

那名茶商依舊不死心,卻又不敢針對於李之追問,只好將視線注向陳高明。

陳高明又哪裏與李之有過交往,繼而將期盼眼神看往甘修明。

二人對於生意如此精道,就是看中一部全麵茶道專著對茶藝的巨大影響性,在無甚娛樂活動的年代,詩文與茶道是唯一文雅消遣。

它們的興盛與否,直接關係到茶葉的普及銷售。

但二人又怎知,即使甘修明對於李之只有敬畏,同樣不敢有所攀交,那等張口討要之詞,斷斷不會吐露出來。

不過李之瞭然在場人等的一切心理波動,微笑着翻手取出薄薄幾頁紙張。

那只是《茶經》的目錄與開篇概括文字,但僅僅密密麻麻條目上,諸如茶法、雜記、茶譜、茶錄、茶經、煎茶品茶、水品、茶稅、茶論、茶史等等百十條目錄標識,就讓那幾位茶商目瞪口呆。

他們甚至沒意識到,李之是從哪裏取出來的紙張,瞬間就被完整而全麵條條款款被驚住了。

漫說其他人等,就是他們這些久浸茶業幾十年的源頭商戶,也從沒想到一個茶字,居然可組成上百辭彙,更何況針對每一條辭彙會有詳盡闡釋。

於是,他們瞬間意識到,這部《茶經》,會是史上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

「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其主要內容和結構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圖。它包括了各大茶區茶葉的生長規律、加工、品質優劣分析,以及烹茶基礎、茶具和茶器製作、茶史由來、相關雜考等等,只是有關茶葉的詩歌、散文、記事也有幾百篇。」

李之侃侃而談,心理上並沒有剽竊來的負罪感,能讓其提早百十年面市,同樣功德無限。

陳高明嘴裏嘶着涼氣感嘆道:「難怪李先生說是具大部頭,僅是詩文記載以及闡釋,就會有上千頁了!」

李之點頭笑道:「皇上那裏已送去數月之久,他老人家目前才批註完上卷,我目前手中僅剩些零散底稿,堪堪將其再行整理裝訂成冊,怕是就要一月有餘。不過翰林院有上卷的完整抄錄版本,你們若是有門路,可以找上門去討來閱讀!」

眾茶商聞聽此言,均是心下黯然、

他們再自詡自己交際能量巨大,也知道翰林院凈是些古板守舊的老學究,想從他們手裏討這種具有開創之功的茶籍經典,幾乎絕無可能。

某一刻,另一位上了年歲的茶商忽然問道:「李先生是否可曾撰著一部《增廣賢文》?」

李之很是奇怪,他將整套《增廣賢文》交給翰林院時,明確要求不要標註自己的姓名,而是當作整個翰林院的集體智慧結晶。

此後他就沒再觀注此事,此人僅是位商人,如何知道的其中緣由?

見李之表情,那人已是明白自己所猜測的正確性,緊接着說起:「聖賢講堂我曾有幸聽過幾課,我是俞太尉的遠侄,叫做俞平芳!」

李之一拍大腿,「我聽說過你,某一日曾自俞太尉那裏討得兩斤貢品茶,老爺子就說起過,是他平芳遠侄送過去的!」

俞平芳驚喜道:「原來李先生,果然是我所不斷聽到的那人!不僅伯父,其他翰林院學士在聖賢講堂授業時,也直言相告,《增廣賢文》乃李先生親筆所著!」

李之一時驚詫后,倒也不再糾結此事,既然翰林院樂意這般標註,自己更不會在意什麼。

他卻是對面前之人極感興緻,因為對俞太尉的了解,老爺子是官府內幾任中赫赫有名的人性多敦厚,好尚儒學的人秉善忠良之人。

具體到性格上,均將之喻為性尤樸直,蓋少輕詐之輩,不矜於功名,自交結些尚淳質,好儉約之人。

因此在他一手構架起來的翰林院,也多是此類忠義良交品行人等。

故而使得李之,對此位俞平芳也是愛屋及烏,好感不淺:「俞太尉也要我稱呼他一聲伯父,這裏斗膽稱一聲平芳兄可好?」

俞平芳哪裏會不願,較之旁人,他平常時候沒少來往於長安城,甚至李之李正文大名。

「平芳兄,我看這樣,至多六個月,我所研製的新型印刷術就要用於實踐,不論《增廣賢文》還是《茶經》,均可當作首批印刷版物,轉過年去四、五月間你去長安城找我一趟,若是製版完成,就交由你來做第一版印刷,製成品也由你來獨家銷售如何?」

李之的這個許諾可是意義無限,且不論他口中所謂新型印刷術品質如何,只是《茶經》一部著作的獨家營銷許可權,就會是天大商機。

強抑制住心中激奮,俞平芳仍不忘提出心中疑惑:「先生不是指那種雕版印刷術?」

李之含笑搖頭:

「雕版印刷存在着重大缺陷,比如《茶經》印刷,再要將《增廣賢文》印出來,整塊雕版就報廢了,需要重新雕刻,我目前正針對改良后的製版,尚處於進一步完善階段,已能見到切實效果,六個月後會震驚世界!」

聞聽者解釋啞口無言,包括那些西域人,一樣以別樣眼神注視着李之。

不是他們心存懷疑,而是因極度驚撼所致,便是雕版印刷術,也是罕見工藝展現,而且僅有大唐才能見到,已經是最頂級印刷品質了。

如今李之當着他們面,提出來超越時代的新興印刷術,所帶來的震撼效果,不亞於晴天憑起驚雷。

較之其他人,唯一留在身邊的夫人阿菲法,同樣心中劇顫,她並不知近些時日日夜相伴的夫君,竟然有如此秘密深藏。

但凡擅長識文辨字者,均深知竹簡之外文字登載的重大意義,在主要是手工抄錄的年代,傳說中印刷術已經是跨時代的最先進工藝。

那種尚未普及的印刷術,在李之嘴裏居然變為不合時宜的粗糙工藝,旁人的正常認知觀被顛覆的影響力,自然會讓他們一時間久久獃滯。

李之卻是及時轉換了話題:

「我明日就離開了,你們各家茶商抓緊把樣品一一呈現,明日裏就需要將訂單需求送到港口停靠的船上,若品質尚佳,價格公道,長安城、洛陽城的正清文綺堂會常年下訂單!」

此話一出口,幾名商人立刻醒轉過來,但李之隨即補充道:

「我不需要那等尋常貨色,最低檔次也是貢品之下的最高品級茶葉。或許你們不知道,僅是絕品茶類,我手中就掌握有幾十種,就像此等品階茶葉,你們誰手中有,我全部現銀收購!」

一邊說着,一邊取出一兩左右的雀舌山茶。

在幾位茶商驚叫出聲的同時,他又取出所獨有的泊來翠綠山茶,「此類山茶依你們看,價值幾許?」

幾人各接過幾葉,又是嗅,又是搓,並塞入口中咀嚼品味,有人道:「此等山茶價值幾乎等同如半價的貢品茶,算是尋常茶類中的精品茶!」

李之笑笑道:「我的雀舌山茶二斤換取泊來翠綠山茶千斤之數!」

茶商們神情再一次陷入痴獃狀態,李之此舉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通過此等無異於打臉的簡單粗暴,來將自以為個中行家裏手的傲嬌心理擊碎。

他們均是某一茶品中的最頂端供應商,對於價格的制定擁有很大自主權。

但超出他們認知的絕品茶葉出現,就會瞬間將各自心裏優勢化為烏有,給李之的採購價就在也叫不出更高價位。

果然,雀舌山茶一出現,幾位茶商原本的心中自持再也不見。

隨之而來的,便是驚魂未定之後的深深失落感。

因為他們從此知道,原來人世間還存在着聞所未聞更高尚茶葉品類,將之與自己的所謂貢品茶相比較,喻之以凡葉與仙草之別。

在另幾位默不做聲的同時,俞平芳苦笑道:「先生此舉,對於我等可是個沉重打擊,僅是心理上就受到重大傷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生意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生意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一章 活字製版的構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