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雨打風吹去

第九百四十六章 雨打風吹去

三天之後,長途跋涉勝利凱旋的三萬多西征軍將士,在陸續經過西域都護府所統轄的酒泉四郡之後,終於抵達了大漢帝國最重要的西部邊陲咽喉,玉門關。

這支英雄隊伍的到來,得到了全體留守將士莊嚴肅穆而又熱烈無比的歡迎。

不管是留守西域和玉門關的人,還是遠征西方大陸的全部人,他們都是大漢的英勇戰士。在過去的這二十多年時間裏,為了大漢帝國的強盛崛起,並肩作戰,同仇敵愾,才終於取得今天的偉大勝利。

數以幾萬計的忠烈之士,在此過程中捨身赴死,慷慨逆戰,不幸壯烈殉國,青山埋忠骨,馬革裹屍還。而身經百戰有幸活下來的這些人,再次重新看到昔日的同袍,回首那些崢嶸歲月,沒有人會再忍得住內心的激動。

而在出城迎接的陣列中,元召沒有看到衛青的身影。這讓他心中的擔憂又加重了幾分。不過,處在萬眾矚目中心的帝國統帥,臉上自然不會表現出任何異常。他不動聲色地揮手致意,對全體將士表達心中的敬意。

時至今日,剛剛進入三十歲年紀的元召,除了在天下人心目中無與倫比的巨大威望之外,在整個的大漢軍中,他更是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神話傳說。

沒有人比這些軍中將士們更崇拜英雄。自春秋戰國開始,華夏大地上風起雲湧,英雄輩出。無數的名將英才在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心動神搖的大劇。

金戈鐵馬,壯懷激烈。雄兵百萬,逐鹿天下……在那些發黃的歷史卷冊上,留下的是一個個光芒萬丈的英雄形象。所有的這些天縱之才,都是被後來者頂禮膜拜的對象。

然而,數風流人物,俱往矣!如果要說起現在軍中對元召的崇拜,那絕對是超越從前的任何人物,甚至已經達到了一種狂熱的程度。

那些在以前歲月中曾經聽命於他麾下的將士,就不用說了。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親眼目睹過元召的雄姿英發。這位年輕的統帥,從第一次正式踏上戰場開始,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只要有他身影所在,就是勝利的象徵。不管在怎樣艱難的條件下,他總能夠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最終取得圓滿的勝利。

而一些進入軍中不久的年輕後輩,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聽着這個人的傳奇故事成長起來的。也許,在他們的心中,之所以要做一個大漢軍隊的戰士,很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想要有一天真正的見到元召。如果能和他說一句話,或者是當面致敬一個軍禮,得其鼓勵,那就是最大的滿足了。

這樣的英雄情結,存在於所有人心中。而在今天的玉門關前,當他們終於見到策馬而來的元召時,那種內心的熱血沸騰可想而知。

「元公歸,入玉門。諸將士皆束甲以迎,山河肅穆。公從容揮手,萬眾感泣,為之折腰……。」

元召入玉門關的場景,在太史令司馬遷筆下只留下了簡短的幾句話。然而,從中已經可以想像當時的場面。

當是時,西域的萬丈黃沙,無邊瀚海,都靜止了下來。所有蒙受大漢帝國恩惠的西域民眾,都對着那個身影望塵而拜。他們心中都非常明白,當西洲和大漢疆域在不久的將來聯合在一起的時候,位於黃金通道周圍的西域所有地方,在這其中所得到的益處,也許將會是無法估量的。

到了那個時候,經過西域連接東西方的這條路上通道,必定會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通道」!這是任何人都可以預見的事實。

以天地為棋局,以日月做棋子。山海縱橫,從容佈局。一個人的胸懷可以寬廣到如此地步,也許已經不能用任何的世俗詞語來形容他了。

不管是漢人、西域人、匈奴人、夷人、還是其他各種身份的人,都盯着那個背影。他們都堅定不移的相信,回到大漢帝國之後的元召,必定會有令整個天下都震動的新舉措。

四海平定,舉世無敵。大漢帝國的掌舵者,接下來究竟會引領着這個時代走到一個怎樣的地步,沒有任何人能夠想像的到。

只是,不會有人知道,走進玉門關雄偉城門的元召,跳下馬來,腳踏在故國土地上的時候,竟然感覺到了異常的沉重。

他的手中緊緊地握著一張便簽。那上面只寫了短短的一句話。

「元哥兒,我在這座城裏等你太久了。」

這張沒有任何署名的便簽,是帶領着諸將士來迎接他的公孫敖轉交的。已經成為軍中宿將的公孫敖什麼話都沒有多說,在引領着元召進城之後,就做了簡短的佈置,把一切都安排妥當。然後單獨和元召穿越城中通道,往大將軍府的方向而來。

如果從頭說起來,已經封侯拜將多年的公孫敖,也算得上是元召最早認識的故人了。而作為追隨長平侯衛青時間最久的部將,他更是很早就知道元召厲害的人之一。

只不過,腳步匆匆頭前引路的公孫敖,雖然對元召的態度恭敬異常,但臉上帶着的不安情緒,卻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

「大將軍近來飲食如何?」

走進將軍府的門口時,元召終於低聲問了一句。公孫敖連忙側身回答道。

「飲食日減,只食清淡……自三年前咳血,已經不能飲酒。」

他並不知道元召只是隨口一問,還是想從這其中查知一些什麼。所以只是回答他所知道的,而語氣中深藏的憂慮卻顯而易見。

元召心下一緊。雖然說以他和衛青的交情,並不需要對方親自出城迎接。但他卻很明白,如果不是身體狀況真的已經不許可,素來注重情義的衛青是絕對不會不來的。而他從幾年之前,就親自配置了許多膳食材料的搭配方子,派人送回玉門關。為的就是想辦法從飲食上替他調理根本,以求收到效果。那種特製的藥酒,更是他用西洲獨有的珍貴藥材所泡製,然後萬里迢迢送來的。

卻沒想到,衛青不僅飲食大減,就連這些滋補藥酒也不能喝了。西域之地,朔風侵襲,苦寒入骨。如果缺少這些溫養之物,恐怕他的身體更沒有能力抵禦傷病的折磨啊!

公孫敖悄悄看了一眼元召,見他劍眉星目,丰神俊朗。雖然臉上有風塵之色,但行走之間那種令人心折的光芒,自內而外,卻無法掩飾。不禁心中又喜又傷,他想要再多說些什麼時,卻終究閉上了嘴。有些話還是留給他們兩個人自己去說的好。

元召和衛青被世人並稱為大漢帝國雙璧。他們同心協力征戰四方,才有了如今這廣闊無極的疆域。然而,上蒼終究還是有所偏愛啊。一個風華正茂,如同朝陽籠照四野。而一個卻是暮色西垂,只留下最後的一縷光芒了……。

不久之後,斜陽落下了西域的沙漠,天際的霞光逐漸隱沒。元召停下腳步,他終於看到了在等候他的大漢長平侯、大將軍衛青。

自古美人與名將,不使人間見白頭!

就在這一個暮色黃昏中,元召終於深刻的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他沒有想到,只不過幾年時間沒見,那個胸懷寬廣氣宇非凡的衛青已經再也看不到昔日的影子。出現在他面前的,只是一個傷病滿身的遲暮之人。在幾個侍從的護衛中,名震當世的這位最優秀將軍,半躺在胡床上,用平靜的目光看着走到跟前的元召,眼中閃現出奇異的光芒。秋風乍起,落葉飄零,兩鬢染霜,已經半白。

「你來了……呵呵!你們都退下吧。」

就像是在等待一個久未蒙面的老朋友,衛青的語氣中無悲無喜。身旁的心腹侍從俯首聽命,然後一起對元召恭敬行禮之後,就在公孫敖的帶領下全部退了出去。

這一處庭院安靜下來。元召走上台階兒,半蹲下身子,握住衛青的手,沒有感受到昔日的寬厚和溫度,只有枯瘦和冰冷。

「青哥……我回來的遲了些。你……。」

想要說抱歉的話哽咽在了喉中,不知道為什麼,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悲傷忽然就湧上心頭。即便是他有着一顆堅硬如鐵的心,在此時此刻,也忍不住垂下頭,淚濕眼角。

已經許久沒有再穿戎裝和鎧甲的衛青,只穿着一身洗得半舊的青布衣衫。他的膝蓋上蓋着厚厚的毛毯,因為行動不便,最近這幾個月,已經很少再出去。他仔細的打量著元召的模樣,用另一隻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就笑了起來。

「想要看到你落淚,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呵呵!不過,我想看到的卻不是這種兒女情長呢!」

元召深吸了一口氣,壓抑下心中的所有情緒。他也笑了起來。

「說吧,青哥,你想要有什麼願望,我上天入海也要去給你做到!」

衛青的眼睛忽然就亮了起來。他握著元召的手,抬頭看着東面方向逐漸升起的半闕明月。似乎是在想起了什麼陳年往事,神色中充滿了無限的懷念。

「說實話,在玉門關替你守後路的這幾年裏,我曾經有過無數的願望,想着等你回來的時候啊,去一件一件的向你討還……呵呵!可是隨着時光的流逝,我卻又都漸漸的遺忘了。」

元召沒有去看那月光,他重新低下頭,怕自己眼角忍不住又流出來的淚光打斷衛青的思路。然後,他聽到他在他耳邊忽然像孩子氣的說道。

「秋風又起了。現在想起來,第一次見你的時候,那個大螃蟹的味道,卻真是令人回味呢……怎麼樣?再做一次,陪我喝一杯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血丹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血丹心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百四十六章 雨打風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