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諸侯從此分

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諸侯從此分

當殿前侍從官奉皇帝令,高聲宣讀完尚書令元召手中的那份協議后,所有人都明白,木已成舟,剛剛還嘲笑的虛妄,已經變成了現實。

齊國的鹽政,遼闊的東海鹽場,從此以後,真的要收歸朝廷所有了。因為,在帛書的最後,有當今太子劉琚的親筆簽名,這樣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

太子,不管年齡大小,一旦確立了這個名分,那就是國之儲君,未來的皇帝。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齊王劉定國臉色蒼白,他萬萬沒有想到,當日在形勢危急下,自己為求脫身,隨口敷衍答應下的話,竟然會演變成這樣的局面。

如果東海製鹽權真的被剝離,從此與齊國沒有關係,那齊王府的榮華富貴,還拿什麼來保證?

他急怒交加之下,就想直接斥責太子與元召一起作假,企圖強奪齊國財富。然而,還沒有等到他開口,身後有人使勁拉住了他的衣袖。

是楚王和趙王等人,對他連使眼色,示意他不可口出悖逆之語。君臣之分,是不可逾越的,否則給你扣上一頂藐視君上的大帽子,那就和謀反沒什麼區別了。

可也不能就這樣拱手相送啊!那比殺了他還難受。齊王拜伏在御階前,涕淚橫流,請求天子明斷,給自己主持公道。

皇帝這會兒心裏那個爽啊,就不用提了。看着文武百官的面上表情,大多數應該都認可了這個協議。有理有據,又有太子作證,齊王自己親口無償相送的,那還有什麼可說的!

雖然這位肥胖的王叔,趴在那兒有些可憐,但在這樣的時刻,身為帝王,絕不能心軟。

「既然是齊王叔曾經親口所言,那此事就按照你們自己的協議辦吧。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朝廷當然也不能袖手旁觀。朕會命令駐紮在齊郡的大漢將軍帥軍全程監督鹽政的接收,以保證不流失一點國家財富。齊王叔忠心為國,精神可嘉,堪為天下諸侯表率!朕不日就會有旨褒獎的。眾卿家以為這樣如何?哈哈!」

一直沒有正式表態的皇帝終於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金口玉言,旗幟鮮明,絕不含糊。

殿內一片寂靜,有人嘆了口氣。大漢丞相田玢睜開眯著的眼睛,站了起來,躬身而拜。

「陛下英明。臣,附議!」

元召往後退了一步,閃開大殿中央的位置。站隊的時刻到了,接下來的主角是皇帝陛下。

「老臣附議!齊王如此深明大義,是社稷之福。陛下得此山海之助,國庫必將更加充實,盛世可期。」緊隨其後站起來拜賀的是御史大夫公孫弘。

「臣張湯附議……。」

「微臣王世傑附議……。」

「臣,鄭當時附議……。」

皇帝連調動軍隊的話都說出來了,可見他對此事的志在必得!如果誰還在這個時候不識趣,那就是傻子了。

在朝堂上為官,想要得到皇帝的信任,也不過就是看關鍵時刻的表現而已。什麼是關鍵時候?這就是關鍵時刻!

隨着三公九卿都表了態,後面的官員們就更不用說了。和諸侯王的關係就算再好,也沒有自己的前途和身家性命來的重要!

唯一沒有人站出來表態的,是諸侯王們所在的地方。每個人都臉色陰沉,看到齊王的遭遇,難免物傷其類,兔死狐悲。

齊王劉定國早已癱軟在地,目光獃滯。他怎麼也想不明白,明明是來未央宮興師問罪的,怎麼就把自家的聚寶盆獻出來了?既然所有大臣都支持,那這件事就是板上定釘的了。一陣恍惚,他簡直懷疑是在做夢了……。

「諸位王叔,事到如今,也不必相瞞。想必你們有的也曾聽到過消息,朝廷前不久通過了一項決議。那就是開通西域。朕派出的先遣使團,今天,應該已經到了塞外了。」

皇帝看到所有的朝臣都表了態,他很滿意,點了點頭。轉向諸侯們的方向,開始說話。這個消息,有些人已經從長安王府聽說過了,有些人還一無所知,但他們之前都沒有當回事。現在聽皇帝一本正經的專門說起來,都有些疑惑和不解,不知道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開通西域會帶給大漢的種種好處,在這裏,朕不用細說。如果你們能明白朕今天說這番話的意思,可以私下裏去找尚書令好好談談,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們大漢朝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江河湖海,高山大川,到處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就看怎麼利用了。」

皇帝的眼神明亮,話語中帶着的興奮,任誰都聽的出來。

「朕曾經聽元卿詳細的說過西域各國的情況。如果通往西域的道路一旦打通,別的先不說,只談商品流通這一項,就可以給大漢帶來天大的利潤。所以在此之前,我們要做好準備,把各種資源聚集起來,爭取賣一個好價錢。今天,齊王叔開了一個好頭兒啊!東海之鹽歸國家統一調度,這不是為了朕自己的私利,而是為了給社稷民生。」

聽他這麼說,齊王的心都在滴血啊!痛苦的暗暗咒罵着,卻毫無辦法可想。

「諸位王叔請想想看,如果把齊和吳越沿海的製鹽,荊楚之銅山,燕趙之鐵礦,河間之陶瓷,江淮的絲綢,蜀地的彩錦……等等這些都規劃在一個統籌之下,以國之力,有計劃有批次的通商運輸往西域各國,甚至更遠的地方,那會是一個什麼局面呢!」

含元殿上所有人都在聽着皇帝陛下的激情演說,有些有遠見的大臣,幾乎要忍不住大聲叫好了!果然是一副盛世遠景。

然而,同樣的話,聽在各位諸侯王的耳朵里,卻是讓他們悚然而驚。這、這……皇帝想幹什麼?巧取豪奪了齊國的製鹽還不算,難道還要把各家的好東西都收入他囊中?這也太貪心了吧!

打着為江山社稷的名號,其實就是想掠奪資源為己所用唄!此事絕不能讓他得逞。諸侯封地是高祖皇帝親自分封給劉氏子弟的,封地內的資源,歷年來都是王府說了算,什麼時候輪到未央宮來指手畫腳了?

「陛下,且慎言!當初高祖皇帝打下這片江山,為了後世子弟着想,也為了基業的鞏固,才劃分天下,分封諸王。陛下雖然為嫡系血脈,坐鎮未央宮,可也不能就此輕視了在外皇室子弟的利益。」

最先忍不住的是楚王,楚國境內確實有銅山,可以鑄造銅錢,那是寶山,豈能容人染指。

「趙國之地,世代冶鍊,全賴了那幾座鐵礦山,我們自己養民還不夠呢!又怎麼能拿出來供養國家呢?」趙王也冷冷的說到。

事關自家根本利益的事,也不用維持那些表面的虛假客套了。直來直往,短兵相接!

其餘的那些諸侯聽皇帝話音不妙,也紛紛表示絕不能獻出封國內資源的意思,態度都很堅決。

劉徹沒想到,他只不過是露出那麼一丁點兒的意思,就遭到了這麼激烈的反彈。心中大為惱怒。他正要以大義名分相責,卻看到元召站在那裏,似乎是無意的擺了擺手,把五指分開,然後滿含深意的朝自己微微點了點頭。

似乎是有一絲亮光驀然掠過心頭,皇帝劉徹精神一震,他想起元召曾經對他說過的一段話,可謂良策,這會兒原來正是時機!

「……古代雖然也是封疆諸侯,但封地很小,最大的也只不過有百里左右,天子容易控制他們的行為。而我們漢朝所封的諸侯國,無不城池數十,封地千里。朝廷寬和,他們就驕奢。朝廷嚴厲,他們就合謀起兵,犯上作亂。如果今天依法削弱他們的勢力,就會適得其反,引起諸侯反叛,前面的七國之亂就是例子。所以不能用激烈的手段。當今天下諸侯中,每個諸侯王都有十幾個甚至好幾十個兒子,而王位和土地的繼承,卻只有嫡長子才有這個資格。其他子弟非然同是親生骨肉,卻得不到一尺封地。臣建議陛下,詔令各國諸侯,把國中土地分封給所有土地,此法叫做『推恩令』。這樣一來,諸侯子弟們都得到了封地,他們會對陛下感激不盡。而諸侯王們並沒有辦法推辭,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封國分解,並且日趨削弱,卻毫無辦法。天下照此法實行,用不了幾十年,諸侯之患就不足為慮了……。」

這真是經世奇謀啊!當皇帝第一次聽到這番言論的時候,心中感到的震撼,可想而知。不過要想在諸侯們中去實行這條詔令,還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但今天,剛才楚王的那幾句話,卻真是說的太及時了!

「是啊!高祖皇帝分封天下,為了子孫的未來真是煞費苦心,正是各位王叔們的榜樣。你們啊,要學着點,也不能太偏心了,什麼好東西都留給嫡長子是不對的。所以呢,為了公平起見,朕替你們想了一個好法子,不日將傳諭天下,相信所有的劉氏子弟都會很高興的……呵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血丹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血丹心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諸侯從此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