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些毒蛙類的資料

關於一些毒蛙類的資料

箭毒蛙

箭毒蛙(arrow-poisonfrog)——世界上最毒的兩棲動物

基本介紹

亦稱毒標槍蛙(poisondartfrog)或毒箭蛙(poisonarrowfrog)。枝毒蛙屬(Dendrobates)的箭毒蛙JosephT.Collins,MuseumofNaturalHistory,UniversityofKansas

美洲熱帶地區色彩鮮豔的毒蛙,其皮膚分泌物有些被南美洲部落用來塗抹在矛或箭的尖端。

體型小,通常長僅1-5公分(0.5-2吋),但非常顯眼,顏色為黑與豔紅、黃、橙、粉紅、綠、藍的結合。棲居地面或靠近地面,全部屬於毒蛙科(Dendrobatidae),但並非所有170種都有毒。

箭毒蛙具有某些最強的毒素。這種兩生類身體各處散佈的毒腺會產生一些影響神經系統的生物鹼。最毒的種類是哥倫比亞豔黃色的Phyllobatesterribilis(葉毒蛙屬),僅僅接觸就能傷人。毒素能被未破的皮膚吸收,導致嚴重的過敏。當地人民並不殺死這種蛙來提煉毒素,而只是把吹箭槍的矛頭刮過蛙背,然後放走它。

其他箭毒蛙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哥倫比亞幾個部落利用各種不同的箭毒蛙來提供毒素,以塗抹在吹箭槍的矛頭。喬科人(Choco)把尖銳的木棒插入蛙嘴,直到蛙釋出一種有毒生物鹼的泡沫為止。一隻箭毒蛙能夠提供50支矛浸泡所需的毒素,有效期限一年。顯然有毒的亮麗顏色使這些蛙能在白晝大膽捕獵,攝食螞蟻、白蟻和住在熱帶雨林枯枝落葉層的其他小型生物。它們全年繁殖。蛙在地面產下果醬般的卵團,由雙親之一守衛,或回來觀看並經常將之弄濕。新孵出的蝌蚪由雙親之一背往適合的水坑、樹洞或鳳梨科植物。有生存能力後,某些樹蛙能夠活到15歲。

箭毒蛙科有6~8屬130~170種,分佈於拉丁美洲從尼加拉瓜到巴西東南部和玻利維亞一帶。箭毒蛙(poisondartfrog,poisonarrowfrog)毫無疑問是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蛙類,這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屬於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動物之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們擁有非常鮮艷的警戒色,是蛙中最漂亮的成員。箭毒蛙科的成員並非全部有毒和色彩鮮艷,有毒的成員彼此之間的毒性也有差異,其中毒性大的種類一隻所具有的毒素就足以殺死兩萬隻老鼠。箭毒蛙多數體型很小,最小的僅1.5厘米,但也有少數成員可以達到6厘米。

許多箭毒蛙的表皮顏色鮮亮,多半帶有紅色、黃色或黑色的斑紋。這些顏色在動物界常被用作一種動物向其他動物發出的警告:它們是不宜吃的。這些顏色使箭毒蛙顯得非常與眾不同——它們不需要躲避敵人,因為攻擊者不敢接近它們。最致命的毒素來自於南美的哥倫比亞產的科可蛙,只需0.0003克就足以毒死一個人。

外形特徵

]

箭毒蛙是一種個體很小的蛙類,它的整個體軀也不超過五厘米,也就是說只有兩個手指那麼大,可是它在背上藏着的毒液,足可以使任何動物活活斃命。箭毒蛙的皮膚內有許多腺體,它分泌出的劇毒粘液,既可潤滑皮膚,又能保護自己。箭毒蛙的毒性非常強,冠於一切蛙毒之上。取其毒液一克的十萬分之一即可毒死一個人;五百萬分之一克,可以毒死一隻老鼠。任何動物只要去吃它,只要舌頭粘上一點毒液,就會中毒,以致死亡。

地理分佈

]

箭毒蛙主要分佈於巴西、圭亞那、智利等熱帶雨林中,通身鮮明多彩,四肢佈滿鱗紋。其中以檸檬黃最為耀眼和突出。舉目四望,它似乎在炫耀自己的美麗,又像警告來犯的敵人。除了人類外,箭毒蛙幾乎再沒有別的敵人。

雄性育幼

箭毒蛙有特殊的雄性育幼行為,這種蛙的雌性成體比雄性成體大,但卻不哺育後代。雌雄的交配常發生在棲生於倒木上的風梨科植物附近,這不是箭毒蛙欣賞花的美麗,而是因為這些植物輪生的葉片構造出一個小「池塘」,為蛙卵提供了發育的場所。雌雄交配,雌蛙將卵產在積水處后便悄然離去,只有雄性耐心地照料後代。卵一旦發育成蝌蚪,雄蛙便將蝌蚪分別背到不同的有適量積水的地方,因為蝌蚪是肉食性的,兩個蝌蚪在一起會自相殘殺。

箭毒蛙的劇毒物質為什麼能見血封喉呢?

人們作了一系列複雜的研究之後才知道,這種蛙毒物質能夠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活動,其主要作用形式是:阻礙動物體內的離子交換,使神經細胞膜成為神經脈衝的不良導體,這樣神經中樞發出的指令,就不能正常到達組織器官,最終導致心臟停止跳動。不過,箭毒蛙的毒液只能通過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手指劃破,毒液至多只能引起手指皮疹,而不會致人死命。聰明的印第安人懂得這個道理,他們在捕捉箭毒蛙時,總是用樹葉把手包捲起來以避免中毒。

印第安人很早以前,就利用箭毒蛙的毒汁去塗抹它們的箭頭和標槍。他們用鋒利的針把蛙刺死,然後放在火上烘,當蛙被烘熱時,毒汁就從腺體中滲析出來。這時他們就拿箭在蛙體上來回摩擦,毒箭就製成。用一隻箭毒蛙的毒汁,可以塗抹五十支鏢、箭,用這樣的毒箭去射野獸,可以使獵物立即死亡。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文明人」闖入箭毒蛙的世界並將它們作為寵物帶到城市裏。悲慘的是箭毒蛙極其脆弱,對食物及生活環境的溫、濕度亦要求嚴格,因此,它們一旦被帶出雨林,就意味着末日的來臨。箭毒蛙越來越受到人類的威脅!

攜手拯救美麗的箭毒蛙

目前,在已知的5743種兩棲動物中已經有三分之一,包括花箭毒蛙都被列入了世界保育聯合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中。由於真菌疾病、氣候變化、棲息地的消失以及污染等原因,蛙、蟾蜍以及火蜥蜴等兩棲動物的數量正在迅速下降。

據《科學》報道,目前世界保育聯合會正計劃足見一個兩棲動物保護聯盟。該小組將通過國際研究、保育以及立法來組織全球性兩棲動物數量下降危機。

1.花箭毒蛙由於身上長有鮮艷的花紋而得名,是箭毒蛙科中最大的種類,能夠長到2英寸(5.08厘米)長。這種蛙身上所顯現出來的各種顏色和花紋是在南美東北部高地色彩班駁的生活環境中而形成的。

2.由於缺乏色素沉着,玻璃蛙的內臟、骨骼以及肌肉透過皮膚清晰可見。目前,大約有138種玻璃蛙生活在中央雨林以及南美地區。

玻璃蛙的成體生活在樹上,有些種類會將卵產在溪流之上的葉片上。當卵孵化出來后,蝌蚪們就會掉入下面的水中,直到在水中長出了四肢后,再跳回樹上。

如玻璃蛙一類的兩棲動物被看着是指示物種——它們的數量多少反映出整個環境狀況的好壞。現在,由於採伐和農田開墾破壞了它們的雨林棲息地,已經有許多玻璃蛙品種被列入了世界保育聯合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

3.斑背毒蛙這種醒目紅色或橙色皮膚的對潛在的捕食者而言是個危險的信號。這種蛙生活在南美亞馬遜河盆地南部雨林地面的落葉堆上。

現在,採伐、火災和非法寵物交易都威脅著這種蛙的數量。《科學》上周公佈的一項政策報告稱,從1980年至今,兩棲動物物種的滅絕數量已經從9種上升到了122種。

4.綠色箭毒蛙原產於美洲中部和南部,后在1932年為控制蚊子的數量而被引入了夏威夷的瓦胡島。這種蛙將卵產在森林地面的落葉上。當卵孵化出來之後,雄蛙會將蝌蚪帶入水中。

由於棲息地的流失以及非法寵物交易,使得這種蛙種也登上了世界保育聯合會瀕危物種紅色名單。

鈷藍箭毒蛙

目前全世界的箭毒蛙種類有超過二百種之多,除了一些很稀少的種類外,主要可分為Aromobates,Colostethus,Dendrobates,Epipedobates,Mannophryne,Minyobates,Phyllobates等七屬,其中Dendrobates,Epipedobates,Phyllobates等三屬是最常見於市面上的。幾乎所有的箭毒蛙都分佈在中南美洲接近赤道的熱帶雨林區域中。這些獨特的蛙類在皮膚上都可以分泌強烈的毒液,足以對掠食者造成極大的痛苦甚至死亡,因此雖然一般體型都十分嬌小,但是在原生地族群都仍然十分龐大,顯然它們的毒性足夠嚇阻所有的蛙類天敵。當地土著經常以這些蛙類的毒液來塗在吹箭上,用來獵殺猴子等小型哺乳類,效果十分顯著。箭毒蛙之名也就因此而誕生。

鈷藍箭毒蛙雖然是屬於大型的箭毒蛙,不過體長也只有4公分左右,一身螢光藍色,在動物界算得上是極少數的色彩特例,事實上許多箭毒蛙的色彩都是同樣的耀眼,這些特殊而華麗的色彩對掠食者來說都具有強烈的警示作用(警戒色)。

一般來說,只要環境佈置恰當,箭毒蛙都是不難飼養及繁殖的蛙類,其中又以鈷藍箭毒蛙,染色箭毒蛙和迷彩箭毒蛙最適合做為初學者飼養的對象。還有黃帶箭毒蛙也是平易近人的品種。因為這些種箭毒蛙都是色彩華麗,體型較大,適應力強,生性活潑,當然也就成為最受歡迎的種類。在美國有五成的箭毒蛙迷都是養這幾個種類。但是鈷藍箭毒蛙與眾不同的一點就是它沒有任何色彩變異的個體,是個很單純的種類。其他箭毒蛙大部份都有許多不同的體色變異。箭毒蛙都是日行性地棲型動物,但是具有樹棲的傾向,因為它們的蝌蚪多半都是在植物葉片間或是樹洞中的小水窪中長大成蛙的,所以樹木對它們來說是覓食與躲避敵害的地方。

箭毒蛙的食物以殘翅果蠅,螞蟻和蟋蟀為主,所以食物的準備並不困難,箭毒蛙的毒性主要來自它們的天然食物,主要是蜘蛛類,蜘蛛的毒性會被箭毒蛙吸收轉化為自身的毒液,所以最好不要飼養野生的個體,毒性很強。雖然不會致人於死,但是潛在的危險性還是很高。不過在飼養六個月以後也會逐漸失去毒性。而人工繁殖的個體就不會有毒性,至少不會影響人體。特別要注意的是切勿把野生個體與人工繁殖個體混養,因為野生個體的毒性會導致人工個體中毒致死。目前無法區別野生或人工個體。但一簡單的指標就是野生個體多半是成體而人工個體多半是幼體。

飼養箭毒蛙的環境以潮濕的環境為主,缸壁最好貼上吸水的材料如樹皮,棕梠纖維或蛇木片等,上面再種上鳳梨科植物,地面上佈置小水窪和落葉或棕梠纖維,並種上植物,濕度保持80-100%,最好裝設自動噴霧器,早晚噴霧一次,溫度保持24-30度間,夜間可以降低3度左右以產生溫差,由於箭毒蛙也常分佈在地勢較高的山丘地帶,所以不適合高於30度的高溫,在台灣夏天必須注意通風與降溫。值得注意的是箭毒蛙並不適於群養,如果多隻成體同養在狹小的空間中,雌蛙會互相打鬥致死,特別是有雄蛙在場時。初學者最好單獨飼養或成對飼養。如果是幼蛙就比較沒有這種問題。由於箭毒蛙的腳趾上有吸盤,所以很善於攀爬,雖不致於爬上玻璃表面,但是粗糙表面都可以輕易爬上去,所以飼養缸必須加蓋以防止脫逃。

鈷藍箭毒蛙的繁殖並不困難,只要環境適合就能繁殖,雌雄的辨別在成體來說也很容易,雄性的手指上的吸盤遠大於腳趾上的吸盤,而雌蛙手腳上的吸盤大小相當,同時雄蛙體型比雌蛙略小。幼體的雌雄就不容易分辨。幼蛙飼養10-14個月就能繁殖,一般都是雌蛙採取主動促使雄蛙交配,只要在地面放置石片或果醬瓶蓋等做為產床,上面加上樹皮或花盆之類的遮蔽,雌蛙就會在其中產卵,要保持卵塊濕潤,約3-5天就會孵出蝌蚪,再將每隻蝌蚪放入一個300C.C.容量的保利龍或保特杯中,分開飼養,否則蝌蚪也會有弱肉強食的情形發生。蝌蚪食物可以用稚魚飼料或薄片飼料等,經過60天左右蝌蚪就可以變態為幼蛙。箭毒蛙的壽命為八年左右,算是滿長壽的了。

對於喜歡兩棲類的人來說,箭毒蛙會比樹蛙來得容易飼養,同時白天活動的特性更增加了箭毒蛙的魅力。其他種類的箭毒蛙在飼養條件上都與鈷藍大同小異,只要空間夠大,不同種類混養還是可行的。只是鈷藍箭毒蛙鬥爭性比較強,單價也比較高,群養時最好多加註意。

細趾蟾科Leptodactylidae:無尾目的一科。細趾蟾科兩棲動物的最大一科,多達52屬和接近800種,分佈於從美洲最南端到墨西哥一帶以及加勒比海島嶼,還有5個種到達美國南部。細趾蟾科中僅卵齒蟾Eleutherodactylus一個屬就有超過450種,這個屬的成員有奇特的生殖方式,其中一個種為卵胎生,其它種則在卵中完成變態,孵化出來就是小蛙而不是蝌蚪。細趾蟾科的眾多成員適應多種不同生活方式,相貌也各不相同,有些似蛙,有些似蟾蜍,有些樹棲似雨蛙,還有些穴居。細趾蟾科其它著名的種類還有五趾細趾蟾Leptodactyluspentadactylus,即南美牛蛙,其外表和習性都與北美牛蛙類似,體型大而兇猛,但是二者沒有什麼親緣關係,不屬於蛙科而屬於細趾蟾科。另一種著名的大型細趾蟾是顏色艷麗的飾紋角花蟾Ceratophrysornata,身長達20厘米,粗壯而兇猛,甚至敢於攻擊比自己大很多倍的動物。

共600餘種,多數分佈於南美洲和中美洲。細趾蟾科蛙類生活於水中、陸地或樹上。其中約225種屬離趾蟾屬(Eleutherodactylus),多數產於西印度群島或中美,從卵孵化後即為小蛙而非蝌蚪。溫室蟾(E.ricordi)為褐色小型蛙,常見於花園中,美國南部亦有其蹤跡。E.jasperi為另一個小型蛙,僅產於波多黎各的雲霧林地區。細趾蟾屬(Leptodactylus)或稱築巢蟾,有多種生殖方式;有的種類在陸上產卵,卵塊多泡沫,幼體在泡沫內生活直至被雨水沖入水塘。南美牛蛙即歸此屬,外貌似真蛙屬(Rana),但蹠上無蹼。巴拿馬和南美洲的牛蛙(L.pentadactylus)為大型蛙類,體長逾20公分(8吋)。角蛙屬(Ceratophrys)是以蛙為食的南美洲蛙類,兩眼上各有角狀的皮膚突起。頭寬嘴闊,長由小型種的約2.5公分(1吋)至亞馬遜角蛙(C.cornuta)的20公分(8吋)不等。受擾時可展開攻擊,有些還會猛咬。有些專家認為耳蛙科(Myobatrachidae)中分佈在非洲與澳大利亞等大多數蛙類,應歸屬於細趾蟾科。

豹蛙

leopardfrog

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學名為Ranapipiens。產於北美洲,常用於教學或作實驗材料,為美國和加拿大常見的蛙類。生活於沼澤地、低草地及池塘,常遠離水域。體長5-13公分(2-5吋),灰色、綠色或褐色,縱長的背脊顏色略淡。背部有深色斑點,斑點邊緣顏色稍淡。叫聲由喉部發出的鼾聲和呼嚕聲組成。外貌與其親緣種類南方豹蛙(R.utricularia)、平原豹蛙(R.blairi)、里奧格蘭德豹蛙(R.berlandieri)及美洲狗魚蛙(R.palustris)相似。

從加拿大西北部的艾伯塔省到美國內華達州的南部,曾廣泛分佈着一種奇特的蛙類──豹蛙。豹蛙的體長在0.05~0.13m,美國品種呈綠色,加拿大種呈褐色,身上長著黑色斑點,通常黑色的斑點外圍環繞着一條白色的紋線,由於身上的斑點花紋非常象豹子,因而得名。

豹蛙的蝌蚪吃水藻和其他水生植物,有時也吃死蝌蚪或其他更小的無脊椎動物.成年豹蛙吃它們能夠捕捉到的東西,包括昆蟲,無脊椎動物或小的脊椎動物,如老鼠和魚.豹蛙的適應性非常強,食物來源也比較充足,人類也沒有什麼興趣獵殺它們.在動物保護意識日益加強的今天,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它們也加入到滅絕動物的行列里的呢?

經研究發現,豹蛙的滅絕與人類的活動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一般來說,化肥的普遍使用,被污染的空氣,棲息地的減少,還有酸雨等等,都是豹蛙滅絕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以下兩條:其一,豹蛙的棲息地乾旱少雨,只有春季降水才多一點,水資源非常寶貴,人類為了飲用和灌溉,想方設法保護春季雨水,由於人為地改變了雨水的聚集和儲存,在很大程度上使豹蛙失去了繁殖的基本條件,其二,當地居民為了獲取較高的經濟利益,在豹蛙的棲息地引進了牛蛙和鮭魚,但它們恰恰是豹蛙的天敵.它們不但吃豹蛙的卵,甚至也吃成年的豹蛙.1960年中期,豹蛙的數量開始急劇減少.1979年以後,豹蛙就非常罕見了,終於有一天,豹蛙突然神秘的從人類的眼皮下消失了.豹蛙是北美洲在現代滅絕的唯一蛙類.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保護動物的呼聲日益高漲的今天.豹蛙的滅絕不能不說是對人類的嘲諷。

盤舌蟾科Discoglossidae:無尾目的一科。我國最原始的無尾目,包括鈴蟾和盤舌蟾,二者有時列為單獨的科。盤舌蟾科有4屬15種,其舌為圓盤狀而不能伸出。盤舌蟾屬Discoglossus分佈於歐洲、北非和中東,半水生性,色彩比較鮮艷。鈴蟾屬Bombina分佈於歐洲到東亞一帶,是我國最原始的無尾目,有毒,腹部顏色鮮艷,遇到危險時露出腹部的警戒色。產婆蟾屬Alytes分佈於歐洲和北非,主要生活於陸地上,因為有將卵背在身後的習性而得名。巴蟾Barbourina有兩種,分別分佈於菲律賓南部和婆羅洲,是盤舌蟾科唯一分佈於熱帶地區的成員。盤舌蟾科有時被分為盤舌蟾科和鈴蟾科兩個獨立的科。

無尾目(Anura)的一科。含4屬原始的蟾蜍類動物。僅分佈舊大陸。代表種見於歐洲、非洲北部、中國、朝鮮和菲律賓。化石曾在歐洲侏羅紀的沉積物中發現,為已知年代最早的蛙類化石之一。本科包括火腹蟾蜍(腹部有鮮明的色澤)和產婆蟾(以由雄體照料卵的奇特生殖行為而聞名)。

草莓箭毒蛙

科名:箭毒蛙科

中文名:草莓箭毒蛙

學名:Dendrobatespumilio

屬名:Dendrobates

食性:以螞蟻等小型昆蟲或壁虱為食。

分佈:尼加拉瓜北部至巴拿馬間。

形態特徵:體長18~24mm的日行性蛙類。個體間在體色上極具變化,背部的顏色除一般典型的紅色外,尚有橘,黃,綠或藍色等,甚至還具有無紋,細紋,水滴狀或地圖等模樣的變異。草莓箭毒蛙(Dentrobatespumilio)是巴拿馬雨林中最富色彩變化的生物。這種蛙成年體長僅有2厘米,但其背部所分泌的毒液,只需0.002毫克就足以致人於死地。因為劇毒無比,美洲土著人經常把它塗在箭頭和標槍上,用來捕獵。鮮艷如草莓般的草莓箭毒蛙,雖然以有毒著稱,但對子代照顧真是無微不至。雌蛙一次產4~6顆卵於落葉堆中,當卵孵化成蝌蚪后,蝌蚪爬到體長約2~2.5公分的雌蛙背部,雌蛙將它們帶至滿水的樹洞或菠蘿科植物心部,一隻蝌蚪一個洞。之後,雌蛙定期回到洞中,產未受精的卵給蝌蚪吃,蝌蚪約6周后變態成小蛙。

生活習性:通常選擇在落葉的下方產卵。

虎紋蛙

中文目名:無尾目

中文科名:蛙科

中文屬名:蛙屬

同物異名:Hoplobatrachusrugulosa,

中文俗名:田雞水雞青雞田雞蝦蟆

拉丁文目名:ANURA

拉丁文科名:Ranidae

拉丁文屬名:Rana

拉丁文種名:rugulosa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Wiegmann,1835

英文俗名:Taiwanesefrog

【形態特徵】

虎紋蛙是蛙類中體形較大而粗壯的一種,雌性比雄性大,體長可超過12厘米,體重250—500克。它的皮膚極為粗糙,頭部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背部呈黃綠色略帶棕色,有十幾行縱向排列的膚棱,膚棱間散佈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規則的斑紋,咽部和胸部還有灰棕色斑。前後肢有橫斑。由於這些斑紋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趾端尖圓,趾間具全蹼。前肢粗壯,指墊發達,呈灰色。雄蛙具外聲囊一對。

虎紋蛙的頭部一般呈三角形,頭與軀幹部沒有明顯的界限。頭端部較尖,游泳時可以減少阻力,便於破水前進。口十分寬大,除捕食外,一般很少張開。眼睛位於頭的背側或頭兩側。上方和下方都有眼瞼,與眼瞼相連的還有向內摺疊的透明瞬膜,在潛水時,瞬膜上移可以蓋住眼球。外鼻孔上有一個鼻瓣,可以隨時開閉,以控制氣體的進出。雄性頭部腹面的咽喉側部有一對囊狀突起,叫做聲囊,是一種共鳴器,能擴大喉部發出如犬吠般的洪亮叫聲,起到吸引雌性的作用。軀幹部有兩對肢體。前肢短,具4趾,主要起支撐身體前部的作用,還能協助捕食和在游泳時平衡身體。後肢較長,具5趾,趾間具蹼,主要是在水中游泳和在陸地跳躍時起推進作用。

【分佈範圍】

虎紋蛙的分佈範圍較廣,我國在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廣東、廣西、貴州、福建、台灣、雲南、江西、海南、上海、河南、四川和陝西南部等地均有分佈,在國外還見於南亞和東南亞一帶。

【習性】

它屬於水棲蛙類,常生活於丘陵地帶海拔900米以下的水田、溝渠、水庫、池塘、沼澤地等處,以及附近的草叢中。白天多藏匿於深淺、大小不一的各種石洞和泥洞中,僅將頭部伸出洞口,如有食物活動,則迅速捕食之,若遇敵害則隱入洞中。雄性還佔有一定的領域,即使在密度較大的地方彼此間也有10米以上的距離。當它們發現其他同類在領域中活動時,便很快跳過去將入侵者趕走。

虎紋蛙的食物種類很多,其中主要以鞘翅目昆蟲為食,約佔食物量的36%,其他包括半翅目、鱗翅目、雙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的昆蟲、蜘蛛、蚯蚓、多足類、蝦、蟹、泥鰍,以及動物屍體等。令人難以致信的是它還吃澤蛙、黑斑蛙等蛙類和小家鼠,而且它們在虎紋蛙的食物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看來它不僅長了一身虎紋,也的確是蛙類中名不虛傳的「猛虎」。

由於眼睛的結構,一般蛙類只能看到運動的物體,故只能捕食活動的食物。但虎紋蛙與一般蛙類不同,不僅能捕食活動的食物,而且可以直接發現和攝取靜止的食物,如死魚、死螺等有泥腥味的水生生物的屍體。它對靜止食物的選擇不但憑藉視覺,而且還憑藉嗅覺和味覺。虎紋蛙主要在晚上出來活動和覓食,白天較少。它的舌根生在下頜前端,舌尖分叉,捕食時粘滑的舌頭迅速翻轉,射出口外將昆蟲捕獲,捲入口中。它還有另一種與其他蛙類不同的捕食方式,當發現獵物時,便向獵物跳過去,舉頭後仰並張開下頜,迅速伸出舌頭一揮,掃出一個180度的弧線,在完成擺動前就準確地觸到獵物,這個長而柔軟的舌頭便會將其包住,接着迅速地縮回舌頭,把獵物帶進口中,再吞到胃裏,這個過程只需一瞬間即可完成。此外,還具有在淺水區域捕獲水中昆蟲、魚類等的能力,這時它用下頜捕捉獵物,用嘴咬住之後吞食。

虎紋蛙是冷血的變溫動物,沒有恆定的體溫,不僅體溫低,而且常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陰雨天溫度下降較多時,它會暫時停止攝食活動,生長速度變慢甚至停止。它以冬眠的方式渡過寒冷的冬天,在進入冬眠前,往往有一個積極取食的越冬前期,此時它大量地捕食,為越冬貯存養料。

【繁殖】

虎紋蛙的繁殖期為5—8月,冬眠蘇醒后,立即進行繁殖活動。它在水中進行體外受精,卵孵化后成為蝌蚪,具有一系列適應水中生活的幼體特徵,而且隨着發育階段的不同,形態特徵也隨之而變化,蝌蚪經過變態發育為蛙,然後再轉移到陸地生活,所以它的生活史包括卵、蝌蚪和蛙三個階段。

【瀕危等級】

CITES瀕危等級:附錄II

生效年代:1997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生效年代:1989

【瀕危因素】

作為食物被捕獵:該蛙體型碩大,肉質鮮美,是南方居民喜歡食用的蛙類。廣東廣西兩省七十年代年收購量達到60噸左右,因此被大量捕捉。

因為貿易被捕獵:因為人們喜歡食用,經濟效益巨大,商業部門大量收購,促使農民大量捕捉。

虎紋蛙在我國南方俗名「石梆」,由於其個體大,肉質鮮美,是人們喜歡捕捉的對象,也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土特產品,在市場上需求量甚大。但長期以來一直處於自生自滅,無人管理的野生狀態中,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和資源需求量增加造人們的過度獵捕,使其數量已經日趨減少,成了瀕危動物,成這一資源已有崩潰之勢。

【保護措施】

由於市場的需要,只靠單一、消極的保護措施是難以解決問題的。積極地探索虎紋蛙的人工養殖技術,開展人工養殖,滿足市場需要以配合保護措施,才是積極的、兩全其美的上策。為此,虎紋蛙的人工養殖研究已有開展,結果表明,虎紋蛙變態快,生長迅速,而且不需馴化便可以攝取靜止的食物,人工繁殖很簡便,是一種適於養殖的經濟動物。

【人工養殖】

虎紋蛙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其最適生長溫度為22℃-28℃,溫度在4℃以下或35℃以上時,易引起死亡。溫度低於12℃時即停食開始冬眠,春季溫度上升到16℃時結束冬眠。當年的蝌蚪經6個月(5月-10月)飼養就可長至150g左右。虎紋蛙的營養和肉質可與野生棘胸蛙相媲美,現野生棘胸蛙數量較少,人工養殖較難,只有虎紋蛙可替代。

一、場地選建

1.場地選擇:應選安靜、進排水方便、水質無污染、便於管理之處,面積以20平方米為佳。

2.越冬池:建造時保水性一定要好,否則冬季乾旱水位較低、池水乾涸時,會造成虎紋蛙因缺水或受凍害而大量死亡。在閩北地區最好還要搭建保溫棚,但不一定要加溫。最好用水泥池,深度要求在1.5m以上,水位保持在1m左右,池中間建一個佔總面積l/4左右的休息平台,或另做浮於水面的簡易休息台。池底要放一些供隱蔽的設施,如稻草、瓦礫、毛竹筒等,以供虎紋蛙躲避和冬眠。

3.產卵池、孵化池:面積最好2平方米,這樣可少放幾組親蛙以免互相干擾,親蛙產完卵后捕起可做孵化池。該池池深1.5m左右,水位可根據需求而調節,即0.2-1m。有條件最好建水泥池,若建土池,四周和底部要用塑料薄膜封好,池內要保持清潔,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時要保持安靜,否則會影響親蛙產卵和受精卵孵化。

4.蝌蚪池、變態池:採用級梯式或斜坡式,高低落差0.2m-0.3m左右,這樣,池子隨着蝌蚪變態而逐漸降低水位,落出部分陸地供已變態的幼蛙棲息。

5.幼蛙、成蛙養殖池:有條件可建水泥池,如果用土池則池壁要襯上一層塑料薄膜,池的一端略高於另一端,便於排水清洗。養幼蛙時較高的一端可不淹水而作餌料台使用,池深0.5m左右,但四周要有高1m的圍牆或圍網,圍網應向池內稍傾斜以防逃逸。

二、養殖方法

1.親蛙的培育:經過一個冬眠,到開春即4月上旬,溫度上升到16℃以上時,親蛙就要開始覓食,此時要投喂鮮活餌料蚯蚓、蠅蛆等,讓親蛙近快恢復體能,以利下一階段繁殖、孵化。

2.繁殖、孵化:繁殖、孵化技術是虎紋蛙養殖的關鍵技術,水溫上升到16℃以上時要作好繁殖前的準備,也就是將建好的產卵池、孵化池進行消毒,而後注人清水,最後通過調節水位和光照來調節好水溫。一切準備好后即可將親蛙從越冬池移出,移出后先用5mg/L的高錳酸鉀葯浴5分鐘,然後移人產卵池。產卵池水位保持在0.2m,水溫在20℃以上。正常情況親蛙進入產卵池后2天一天就可以抱對產卵,若親蛙成熟較好、氣溫較高,常常是在親蛙進入產卵池后2小時-16小時就全部產卵。產卵池每天上午8點以後要注意觀察,當卵團充分吸水膨脹就撈出移入孵化池。受精卵孵化時最適溫度25℃,同時要有充足的氧氣,在孵化時最好讓受精卵浮在水中,如果沉入水底,要將受精卵移動,以免與池底粘連,導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而影響孵化率。

3.飼餵技術:蝌蚪培育的關鍵技術是蝌蚪分級飼養。餌料優質多樣化。投餌量隨蝌蚪日齡的增長而增加,日投餌2次,前期以人工培養的浮遊動物、雞蛋黃為主,中、後期以紅蟲為主。剛變態的幼蛙,視覺和嗅覺尚不完全適應陸棲生活,此時應投活餌,如蚯蚓、蠅蛆等,5天-7天後逐漸改喂切碎的魚肉了、蚌肉、螺螄肉等,再慢慢加入蛙料,最後完全過渡到餵養蛙料。定點投餌,在池底向排水口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積l/4-1/5的陸地作為投餌處或設固定的飼料台,投餌量以2小時內基本吃完為度。

幽靈箭毒蛙

學名:Epipedobatestricolor

屬名:Epipedobates

食性:

分佈:厄瓜多爾西南部及秘魯臨接區域。

形態特徵:體長16.5-26.5mm。

生活習性:棲息於海拔150-1700公尺間各類型森林中,依種群的不同彼此的繁殖行為亦有所差異。可產15-40顆卵其後每15-20天產卵一次。

如果依照拉丁學名看來,這之在寵物市場中被稱為幽靈箭毒蛙的個體,應該被稱作三色箭毒蛙,然而卻因為飼養者早已習慣於如此的稱呼,因此對於在名稱間的使用並沒有過多的爭議。

如果參考相關的書籍資訊,一定可以發現模式種的個體在體色表現上是以紅底及其上分佈白色線條為主,然而卻因為幽靈箭毒蛙在棲地的分佈狀態上,是以南美洲的厄瓜多爾為中心,而向四周廣泛分佈,因此隨着產地的不同,個體體色也會出現明顯的差異表現。

幽靈箭毒蛙在體形上雖難與染色箭毒蛙相比較,然而如果就繁殖產卵的數量來看,幽靈箭毒蛙的成熟雌體一次可以產下15至40粒的驚人數量,確實教許多一次僅能產下個位數卵粒數量的種類相形見絀。

幽靈箭毒蛙喜歡潮濕涼爽的通風環境,因此在原生棲地中,它們多數時間活動於積水的葉腋環境,或是離地有稍稍高度的鳳梨科植物葉片間。雄性個體在繁殖季節不但會有明顯用於求偶的鳴叫聲,同時雄性間也會相互佔領地盤,藉由叫聲與驅趕,建立屬於自己的領域環境,並在環境中等待雌性的出現。

幽靈箭毒蛙與網紋箭毒蛙體形相仿,皆是屬於小型種類,加上個體生性羞怯,因此多數時間都是躲藏於茂密的植栽環境中

紫蛙(Purplefrog)

呈亮紫色,嘴與豬十分相似,看起來像一個飽滿的李子。根據科學家分析,這隻蛙屬於生活在遠古恐龍時期的一種特殊蛙類的分支種類。

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16日(北京時間10月17日)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脈西部被科學家發現。

對於科學家來說,高止山脈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

經DNA分析表明,這種蛙不僅是早先未曾發現的蛙類,而且還隸屬於一個未知蛙科。目前,人們發現世界上有4800種蛙類,隸屬29個蛙科。科學家將其命名為「Nasikabatrachussahyadrensis」,它最近的親緣關係是生活在印度洋塞舌爾的「sooglossids」蛙。這兩種蛙類都是白堊紀時期一種特殊蛙類的分支。

這種奇怪蛙類的發現者是弗蘭克-博斯蘇懷特(FrankyBossuyt)和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SDBiju,此項發現刊登在《自然》雜誌上。他們在雜誌中指出,「通過這項研究,我們發現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恐龍時代的蛙科可能有許多分支種類,目前我們僅發現在塞舌爾的四個種類,以及新近在印度發現的一個種類。」

巨雨濱蛙

學名:Litoriainfrafrenata(Gunter,1867)

分類:兩棲綱、無尾目、樹蛙科、雨濱蛙屬

俗名:Grandtreefrog,NewGuineatreefrog,巨樹蛙

型態:大型的樹蛙,體長約6~14公分。眼睛大而突出。瞳孔水平,下唇部白色是其主要特徵。身體背面為綠色或棕色,腹部為白色或接近白色。四肢修長,小腿上有條紋(雌蛙白色,雄蛙粉紅色)。

習性:樹棲性,可以靈活的在枝葉間攀爬,但是在地面活動時很笨拙,主要棲息於森林及庭園裏。

繁殖:在夏天繁殖,雄蛙會聚集在池塘邊,於離地3~4公尺高的樹上鳴叫,但產卵於水中。蝌蚪大型,全長可達6公分,蝌蚪期約兩個月。

分佈:原產於新幾內亞及澳洲東北角,爪哇島有人為移入的族群。

因為體型大、美麗,而且不難照顧,台灣有些水族館也會販賣,可以餵食麵包蟲或蟋蟀。

南美牛蛙

別名:五趾細趾蟾

學名:Leptodactyluspentadactylus

分類:兩棲動物、無尾目、細趾蟾科、Leptodactylus屬

食性:以各種節肢動物或其他蛙類為食。

分佈:自洪都拉斯起,南至哥倫比亞沿岸地區及巴西北部西至秘魯及厄瓜多爾。

形態特徵:雄性體長140-169mm。雌性125-181mm。

生活習性:棲息於原生林床的大型蛙類。夜行性。會在近水的林床上挖掘泡巢併產下約1000顆卵。

南美牛蛙,其外表和習性都與北美牛蛙類似,體型大而兇猛,但是二者沒有什麼親緣關係,不屬於蛙科而屬於細趾蟾科。

海蟾蜍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七十年前引進了能在甘蔗地中捕食害蟲的蔗蟾蜍。悉尼大學研究人員經長期研究發現,一些蔗蟾蜍已經在昆士蘭進化成「同類中的強者」,它們肆無忌憚地衝擊著澳大利亞本土物種。

蔗蟾蜍體態豐滿,模樣醜陋,有毒性,而且不停地變異。目前,這一重兩公斤的蟾蜍種類已將活動範圍擴展到澳大利亞熱帶和亞熱帶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其危害主要有二:一、在同一生態位的動物競爭中處明顯優勢,擠壓本地物種的生存空間;二、因其有劇毒,卵有劇毒,變成"蝌蚪"也有劇毒,蟾蜍更毒。對水生魚類和陸生生物都有危害。導致一些本地捕食性動物(如蛇類)中毒死亡,有的已經瀕於滅絕。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在蔗蟾蜍入侵的前線(達爾文市以東六十公里處)找到它們的位置,接着用時十個月捕捉,在給其中一些做上記號后,再將它們放回野外。隨後,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蔗蟾蜍在潮濕天氣時每晚能跳躍1.8公里,這可是任一種類青蛙和蟾蜍的記錄。但更加驚人的發現還在後頭:最先到達的蔗蟾蜍的後腿比遲到達的蔗蟾蜍更長。此外,生活在建立時間已久的昆士蘭州群落的蔗蟾蜍腿更短。

現在這已被看作是達爾文進化論的經典案例:動物越強壯,速度越快,越聰明,它們就越有能力開闢新領地,防止那些軟弱、速度緩慢和笨拙的動物進入它們的領地。加上它們"同類相食",好處是大蟾蜍食小蟾蜍,可以自動減少三四成蟾蜍。弊處是留下更強壯,適應力更強的蟾蜍。

悉尼大學的研究發現也相當明確地解釋了一個有關蔗蟾蜍的謎團。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蔗蟾蜍每年的活動範圍僅僅擴展十公里。而今天,它們正以每年五十多公里的速度擴展地盤。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就是在長腿的幫助下,不斷變異的物種活動範圍更大,行動更快。

這個由悉尼大學生物學學院教授理查德-辛尼領導的研究小組警告說,「蔗蟾蜍事件」應引起各國政府警惕,並引以為戒,在入侵物種進化成更加危險的對手之前就儘快消滅它們。

負子蟾科Pipidae

負子蟾科Pipidae:無尾目的一科。原始的無尾目,負子蟾科共有4屬27種,包括南美洲的負子蟾和非洲的3屬爪蟾。負子蟾科的成員均完全水生性,後肢強勁而有發達的蹼,前肢纖細而無蹼,沒有舌頭。負子蟾將卵放在背部的小囊中孵化,完成變態或接近完成變態時離開母體。3屬爪蟾趾端有似爪的角質結構,有時被單列為爪蟾科。

負子蟾科簡介

負子蟾科Pipidae

27種,分佈於南美及非洲,水棲性,無舌,脊椎骨后凹型,卵發育成蝌蚪或直接發育,蝌蚪屬於第一型,有兩個出水孔,無角質齒。比較原始的蛙類。

代表化石物種:非洲古蛙,威耶利亞古蛙(只發現了蝌蚪化石,保存不是很完整但和非洲古蛙很類似,所以歸於這一科)

化石種里的「蛙」字,不必深追,沒什麼特別含義,就好像明明是兩爪鱉類的鱉,卻叫了個無盾龜一樣。

古生物的命名雖然要求比現代生物更嚴謹,但有時候在字詞上卻不是很注意。

不管什麼,不傷大雅既可。

學名:PipapipaLinnaeus,1758

外型:體長雄性約10~15公分,雌性約10~17公分,最大可達20公分。頭三角形,嘴巴兩側有觸手狀突起。遊離指,沒有蹼。手指前端有分支成4星狀突起,是感覺器官,用來偵測並協助獵捕小魚小蝦等食物。后趾間的蹼發達,善於游泳。

分佈:南美洲秘魯、厄瓜多爾、巴西亞馬遜河流域。

生態習性:分佈於森林靜水域中,完全水棲性。雌蛙及雄蛙在水中交配,在雄蛙的協助之下,將受精卵放到雌蛙柔軟的背部,然後一粒粒包埋進皮膚里,形成一個個小囊,所以稱之為負子蟾。一次產卵約30~80個,卵乳白色,卵屬於大型。卵約12~18周后發育為大小越1.5公分的小蛙,然後離開雌蛙背部。

分類:負子蟾科Pipidae,爪蟾屬Xenopus

學名:XenopuslaevisDaudin,1802

俗名:光滑爪蟾、非洲滑蟾、紅眼黃金蛙(多指醫藥實驗室繁殖的,現在市場上出售的多為此類)

外型特徵:體長6~13公分,身體扁平、流線型。眼睛小而朝上,有助於偵測天敵。體色可由灰色變成黑色,以配合環境。身體兩側各有一條白色帶狀條紋,屬於感覺系統,可以協助它們偵測水中的情況,以尋找食物或逃避天敵。

生態習性:水棲性,棲息於湖泊及池塘。利用雨季產卵於水域,有強壯、肌肉發達的後腳,后趾間有全蹼,善於游泳。前肢很小,利用有爪的腳趾將食物撥進嘴裏,非常貪吃。水族館里常見的蛙類,可以餵食飼料,經常提供作為實驗動物。

分佈:非洲東南部。

角蛙

學名:Ceratophrysornata

屬名:Ceratophrysa

食性:因貪食而經常捕食節肢動物或小型脊椎動物。

分佈:阿根廷,烏拉圭大草原地帶及巴西。

形態特徵:雄性體100mm,雌性可達125mm。經常把身體半埋於土中等待獵物上門的埋伏型狩獵者。

生活習性:棲息於南美溫暖而較乾燥的大草原地帶,對濕度要求很高,至少要85%或以上,它們的適溫環境為26-29攝氏度。利用雨量較為集中的夏季來繁殖,會選擇在池底產下200-1000顆宛如一個網球大小的卵塊。

壽命:約5年

角蛙的飼養:

角蛙——Ceratophrysornata及相關的物種

飼養空間:一隻成年的角蛙(由吻端至泄殖孔長4-6英寸)可以很舒適地生活在一個塑料的儲衣箱或10加侖大的水族箱內。如果你僅僅是出於自己的興趣,可以不用墊材。如果是需要展示,厚達數英寸(具體厚度,視你想讓你的角蛙將自己埋得有多深而定)的軟木樹皮塊是很好的選擇;同樣也可以選用較光滑的石子,石子要比較大,以免被當作食物咽下去。

水:應該使用已經除掉氯氣的水、過濾水,或是泉水。自來水可以通過化學方法,或者煮沸,或者放在敞開的容器里過夜,來進行除氯。兩棲動物是不喝水的,它們依靠皮膚來吸收水份,所以要提供一個大水盆子,讓蛙可以很容易地爬進爬出。最簡單的佈置方法,就是將一個裸缸傾斜放置,讓較低的一端蓄上一英寸左右的水。水應該每兩天換一次,或者一旦髒了馬上就換掉。

溫度:角蛙可以忍受的溫度範圍為華氏70-90度。溫度較低時,投餵食物的次數要降低一些,量也要少些。最適的溫度範圍為華氏75-80度。

食物:角蛙吃小鼠、金魚、蚯蚓——幾乎一切在它們面前活動的東西。一隻成年角蛙每周的食量不應超過一隻中等大小的小鼠或兩條較大的飼料金魚。它們總是很飢餓,但是喂得過多會導致蛙極端超重,使得它可能無法長期保持健康。要投喂活洱,如果是死的,要用鑷子夾着在它面前晃動。如果是喂小鼠,最好是喂剛剛處死的或是解凍的小鼠,因為這樣對蛙來說,比較安全,而對小鼠,也比較仁慈一點。

健康:蛙類偶爾會在短期內顯得腫脹起來,並且後肢作出痙攣樣的動作,在全身擦拭,這是蛻皮時正常的的行為。蛙很快就會以這種方式褪下它外層的皮膚,並暫時地裹着一層清澈的黏液,這層黏液不久就會消失。如果角蛙顯得沒精打采,食欲不振,而又不是因為環境溫度太冷,這就要引起注意了。首先總歸是檢查水質,然後是空氣質量(空氣中的污染物可以落在水裏,也可以直接作用在動物身上),再后是食物。被稱為「紅腿病」的細菌性感染,有時候也會影響到蛙類。其特徵為蛙的腹部和/或後腿的下側發紅,如果不加治療,往往會致死。請與獸醫請教抗菌素的使用及具體劑量。不要使用消毒劑;留在缸里的消毒劑對蛙是有害的,甚至會殺死它們。用溫水和少量溫和的洗滌肥皂來清洗魚缸。徹底沖洗,完全弄乾,以除去任何來自於自來水中氯氣。

抓持:除了作體檢和搬動動物所需,否則不應把它們抓在手裏。所有兩棲類的皮膚都具有通透性,對毒素很敏感。有可能,在某一天,你的手上就沾滿了對蛙來說是有毒的物質(髮膠、殺蟲劑、粉筆灰、墨水、消毒劑、肥皂,等等),這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在抓動物前一定要將手徹底洗凈。抓的時候,要一隻手抓住它的兩條大腿,而另一隻手在腹部下面托住身體。避免單單通過腿部來抓持角蛙(會造成骨折),或單單通過身體(過度擠壓會造成內傷)。

亞馬遜角蛙

群體名稱:Armyorcolony

食譜:肉食

平均壽命:

尺寸:10-15厘米

體重:480克

小知識:許多亞馬遜居民會穿着高腳皮靴以躲避這種兇猛的動物的攻擊。

ThefirstthingthatstandsoutabouttheAmazonhornedfrogisitssize.Theserotundamphibianscangrowto8inches(20centimeters)inlengthandwouldcoveragood-sizeteasaucer.TheyarefoundinfreshwatermarshesandpoolsthroughouttheAmazonBasin,fromColombiatoBrazil.

亞馬遜角蛙讓人首先注意它的地方是它的大小。這種洪亮的兩棲動物可以長到20厘米長,可以蓋住一個大尺寸的茶托。在從哥倫比亞到巴西的整個亞馬遜盆地的淡水沼澤和池塘里都能找到它們的蹤跡。

Amazonhornedfrogsachievetheirenormousgirthbybeinggenerallyindiscriminateaboutwhattheyeat.Typicalambushpredators,theysqueezetheirbodiesintotheforestsubstrateorleaflittersoonlytheirheadsprotrude.Whenanythingsmallerthantheirownbodieshappensby,theyspringfromthemudandswallowtheirpreywhole,lockingitintheirjawswiththeirsharpteeth.

亞馬遜角蛙是通過不加選擇得進食來獲取它巨大的體形的。它們是典型的潛伏型掠食者,它們將身體藏在土層或樹葉以下只露出頭部。只要有任何個頭比它們小的東西碰巧經過,它們就會從藏身的泥漿或陰影中一躍而起,用尖利的牙齒將它緊緊扣住。

Theyareaggressivelyterritorialandvoracioustofault.Somehavebeenfounddeadinthewildwiththeremainsofanimpossible-to-ingestvictimstillprotrudingfromtheirmouths.Theirravenousappetiteandhugemouthshaveearnedthemandotherhornedfrogsthepet-tradenickname"PacManfrogs."

好鬥與貪婪也是它們的弱點。曾有發現在野外死掉的角蛙嘴裏依然有無法咽下的獵物。它們貪婪的胃口和巨大的嘴使它們及其它角蛙在寵物市場上贏了一個昵稱-「吃豆人蛙」(這是我們小時玩過的電子遊戲,一張大嘴吃豆子,相信你一定玩過。)

Femalesaregenerallylargerthanmales,butmalesaremoreornatelycolored,rangingfromdarkgreentolime-colored.Femalesareusuallytan.Scientistsareunsurewhatpurposetheirnamesakehornsserve,butitislikelytheyaidincamouflage,resemblingleafstemsinthewild.

雌蛙通常比雄蛙大,但雄蛙更華麗,顏色從暗綠到灰色都有,雌蛙往往只有褐色。科學家們還不清楚它們的角有何作用,但它們似乎是為了偽裝,有點像野外的樹葉的莖。

非洲巨蛙

科名:赤蛙科

中文名:非洲巨蛙

學名:Conrauagoliath

屬名:Conraua

食性:以昆蟲,蠍子,甲殼類或其他蛙類為食。

分佈:喀麥隆西南部。

形態特徵:體長170-320mm。體重可達3250克,為世界上最大的無尾類生物。

生活習性:棲息於熱帶雨林的溪流,幾乎不會離開水邊生活。所棲息的水域溫度為16-23的低溫。

非洲巨蛙可能是蛙類家族中個頭最大的,一隻成年雄蛙體重足有3公斤,身長約30厘米,若是將它的兩腿拉開,身長可達1米多。據說,只有蘇里南的「比法馬里尼」蟾蜍可與之相比。然而,這種罕見的蛙類正面臨滅絕的危險,它的名字已經上了華盛頓條約規定禁止國際交易的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

非洲巨蛙生活在喀麥隆南部和赤道幾內亞北部炎熱潮濕的原始森林和大河中。20年前還幾乎隨處可見,但現在卻不同了。為了拍攝這種巨蛙的照片,法國《巴黎競賽畫報》的記者熱納維耶芙-朗松在偏僻的熱帶森林裏尋找了4個月。她解釋說:「這種巨蛙的生活環境十分特別,只有在這一地區的森林裏才能生存,年平均溫度在25攝氏度至29攝氏度之間。但是,近30年來,由於附近的村民砍伐森林和開荒種田,致使巨蛙生活的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在另外一些地區,河水也受到了污染。尤其是人們的大肆捕殺,非洲巨蛙正面臨滅頂之災。」

道理很簡單,人們愈是砍伐森林,森林裏可供食用的獵物就愈少,那些在傳統上依靠捕獵生活的貧窮的人們,不得不把眼睛轉向巨蛙,因為這種蛙肉的味道鮮美之極。不僅當地人捕食巨蛙,在雅溫德和杜阿拉等大城市,食用巨蛙甚至成了一種時尚,宴會上和結婚時也都少不了這道菜。

此外,非洲巨蛙的非法買賣也很盛行。當地人捕捉巨蛙除了自己食用外,還拿到市場上出售,巨蛙已成為他們滾滾的財源。一隻2公斤重的蛙可賣2000—3000非洲法郎(約合4美元),若是一隻個頭更大的雄蛙,售價可達8000非洲法郎。

非洲巨蛙同其他蛙類一樣,採用體外受精的辦法進行繁殖。成年雌蛙一般每年旱季(12月至次年4月)在陡峭的岩壁和河岸上產卵,然後雄蛙再來給蛙卵受精。現在的情況是,這種蛙類往往還沒長到繁殖期就已被人類捕捉了。

20世紀80年代,美國還從非洲大量進口巨蛙進行「跳高比賽」,這種蛙的彈跳能力很強,可以跳到5米多高。由於遠途運輸,一半以上的巨蛙在路上死亡。儘管現在這種國際交易已被禁止,但一些非法交易仍在偷偷進行。

看來,非洲巨蛙同世界上其他面臨滅絕的物種一樣,要逃脫這種厄運,幾乎是不可能的。

斐濟樹棲扁手蛙Platymantisvitiensis

蛙科是無尾目的第三大科,有50餘屬650餘種。蛙科的分佈比其它任何兩棲動物都要廣泛,幾乎遍及各大洲,也出現在一些島嶼上,最北可達到北極圈。蛙科在非洲最為繁盛,光是特有的屬就有18個,其中在馬達加斯加島就有3個以上的特有屬,而蛙科也是無尾目的最大成員也分佈於非洲。蛙科在亞洲東部、南部和東南部也比較豐富,如我國常見的黑斑蛙和各種林蛙。但歐洲和美洲的蛙科則只有蛙屬Rana的成員,其中在南美洲只見於北部地區。蛙科在澳洲也只有極北部才有,而在臨近澳洲的一些大洋洲島嶼上卻能見到,而這些地方几乎沒有其它的兩棲動物,蛙科成員在這裏則佔據了不同的生態地位。在斐濟島有兩種扁手蛙Platymantis,分別為陸棲和樹棲,其中樹棲扁手蛙看起來與樹蛙科或雨蛙科的成員非常相似,樹棲扁手蛙有多種色型,看起來好像不同的種。扁手蛙的其它種類也均局限於亞太地區的海島上,其中包括不少樹棲的成員。扁手蛙在卵中完成變態,孵化出來的就是小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獵魔卡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獵魔卡片
上一章下一章

關於一些毒蛙類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