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師傅 唐浩

第2章 師傅 唐浩

第2章師傅唐浩

劉玉本想修為到達練氣四層后,便拜張無心為師。

當初他爺爺拿着黃門令,領着他上黃聖山時,張無心還親自接待過,併當場放下話,說以後會收劉玉為徒。

這可讓他爺爺樂開了花,要知道張無心已是一名築基後期修士。

而且大圓滿正在衝擊金丹期,在黃聖宗的地位可不一般,乃是黃聖宗一重要管事。

要是有這樣一位靠山,顯而易見劉玉拜師之後,修真資源會十分充足,修仙路途必將格外順暢。

只是天有不測風雲,可能是劉家好運到頭了。在劉玉拜入黃聖宗的第六年,張無心在一次門派任務中竟意外殞落。

當時可是一件轟動大事,宗內弟子眾說紛紜,直接觸動了宗內幾位閉關長老,親自調查。

具體調查結果最後也沒有公佈,隨着時間流逝,慢慢地也就不了了之。

每次想到此事,劉玉就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把裝有金邊草種子的綠色小布袋,放入掛在腰間的儲物袋裏,運起「御風術」如一道急風般,向半山頂奔去。

「御風術」是二品輔助法術,正如其名施展后自身身法速度大幅增加,快如急風。

大多數修為低下的弟子都會修鍊,無論是趕路,還是遇難逃跑都非常實用。

黃聖宗大多數築基修真者,居住在主峰半山頂處,那裏靈氣濃郁已成霧狀。

越往山頂走,靈氣濃度越高。

有傳言說黃聖山山頂處有一處天地靈泉,也不知是真是假。但從山頂處列為宗門禁地,普通弟子不得入內,由此可見傳言可信度極高。

劉玉看過一本古書,上面記載着天地靈泉乃自然天成,是少之又少的寶地。

相傳泉口靈氣如流水般噴涌而出,綿延不斷。

靈泉泉水妙用無窮,修真者飲后,極大提升自身修為,靈泉品級越高,靈泉泉水功效越神奇。

具體功效書中並沒有記載,劉玉也不得而知。

但每當一處天地靈泉被發現,修真界便會引發一陣血雨腥風,無數修真者在爭搶中喪命。

看着低頭直立在下方,身着青白色道袍相貌清秀的弟子,唐浩心中感到一絲驚訝。

這名徒弟的情況他了解得很清楚,名叫劉玉,資質平庸。

沒什麼背景,一位散修之後,靠着「黃門令」進的宗門,這也正是自己收他為徒的原因。

沒想到兩年時間過去修為又上一層,達到練氣五層,修行的速度還不算太慢。

唐浩自問為人師尊確有些失職,因為自己沒有賜於他丁點修仙資源。

只是閑暇之餘,偶爾會幫他解答一下,修練中所遇到的疑惑,簡單囑咐些修練時,需注意的事項。

唐浩本意並不想如此,污了自己的名頭,但他也有難言的苦衷。

唐浩本身是木、火雙靈根,修仙資質優良。

雖說出生在一個修真家族,但家族規模很小,修行近百年後,成就築基三府修為,已經是家族中修為最高之人,其中艱辛是不為外人所知。

現雙修伴侶還卡在練氣大圓滿,也就是練氣十層。

前些年服用築基丹衝擊瓶頸不幸失敗,造成身體經脈受損,用了多種上等藥材才保住修為,一直在調養當中。

唐浩生有一女,現練氣五層,三系雜靈根,平日修練所需靈石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另外就是本身進階築基初期不久,急需丹藥鞏固境界。

這些都造就了唐浩本身修仙資源極缺,不得不想些法子。

原來黃聖宗有宗規:宗內築基修真者教收一名弟子,悉心教導一年後,根據弟子修為情況給予一定的獎勵。

座下弟子修為最低為練氣四層時,一年獎勵五十貢獻點,練氣五層為六十點,練氣七層為八十點,弟子修為越高則獎勵越高。

最高為練氣十層弟子,每年師傅可得獎勵四百貢獻點,可謂十分豐厚。

這一宗規是為了促進宗門傳承,促使宗內築基修士細心教導練氣弟子,這樣宗門才不會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保障宗門的長久繁榮,強盛。

唐浩現收有弟子十三名,弟子總數在宗內同輩中也算名列前茅。

但座下弟子的修為可就有些上不了枱面,最高的也不過練氣八層。

因為唐浩收徒目的,只不過是為了每年宗門的獎勵,收的都是些資質平庸之輩,豪無背景之人。

採取的傳授方式也是不管不顧,順其自然。

這樣便使唐浩在宗內名聲頗為狼藉,時常被同輩恥笑,唐浩心中雖然懊惱,但為了妻女,也別無它法。

對於流言蜚語,只能裝聾做啞,置之不理。

「不錯,已經練氣五層了,可見這些日子修鍊不曾鬆懈,為師很是欣慰。」唐浩親切地開口說道。

「謝師尊誇讚,弟子實屬僥倖,修為上才稍有上進,還要感謝師尊平日的悉心教導。」劉玉抬起頭,雙手作揖向上輕拜道。

「此次宗門任務完成的如何,有需為師幫助之處?」唐浩片刻之後說道,他自己心裏清楚劉玉所說不過是客氣話,言不由衷。

「謝師尊挂念,任務完成的還算順暢。只不過弟子剛突破不久,修行上仍有些不明之處,還懇請師尊解惑。」劉玉更加恭敬的說道。

接下來,劉玉把修行上所遇到不明,不通之處通通向唐浩請教,而唐浩則耐心的一一作出解答,並指出以後修行要注意的事項。

數個時辰之後,劉玉臉帶笑容滿意的從唐浩的洞府走出。

劉玉沒想到,這便宜師傅不知為何,突然好說話了起來。

以前都是愛理不理的,請教些問題也是很不耐煩,稍為說教后便會攆人。

劉玉都做好了多跑幾次的準備,私底下師兄弟們沒少議論,大多不滿,且說些大逆不道的話。

自己這師傅對他們到真做到了公平,不偏袒,對誰都一樣,愛理不理的,從來沒有賞賜過什麼好東西。

看到同門其他弟子,從師傅那得到些藥材,甚至是靈石。

雖說不多,但還是讓師兄弟們心生不滿,頗多怨言,劉玉自己也是如此,沒少暗自埋怨。

劉玉想不通唐浩為什麼突然轉了性子,變的通情達理起來。

運起法力向山下飛奔而去,想快些回到半山的住處,修鍊不明之處已經豁然開朗,迫不及待的想要運功修鍊感受一下,想必修行速度會稍有加快。

其實,前些年唐浩的雙修伴侶,也就是劉玉的師娘築基失敗,傷了經脈情況一直很不穩定,唐浩平日心情低沉,性子便變得急躁。

加上收弟子只不過為了多得些貢獻點,對劉玉這些師兄弟們,哪還有好言好語。

就在前幾個月,劉玉的師娘總算是痊癒了,唐浩稍鬆了口氣,靈石雖然仍緊缺,但不再那麼急切,心情自然變得輕鬆。

唐浩有一個徒弟名叫燕毅行,練氣七層修為,木、水雙系靈根,資質良好,是唐浩門下僅有的好苗子。

一個月前竟改拜到同宗一位築基中期修士門下,狠狠地落了唐浩的臉面,讓他在宗內成為一個笑談,見到同輩都有些抬不起頭。

黃聖宗確有規定:弟子如對現師尊不滿,可另拜同門其它前輩為師。

唐浩想到平日自己對門下弟子的種種,生怕再有弟子另拜他人為師,自己又淪為笑柄。

所以對門下弟子的態度,一下變得慈祥不少,讓已經習慣了的劉玉,不由感到詫異。

劉玉住所處在黃聖山主峰山腳處的養元院。

黃聖宗達到練氣四層的弟子,便可從初元殿搬到養元院,真正成為一名黃聖宗弟子。

住進宗門安排的一間房屋,直到修為達到練氣十層,服用築基丹,衝擊築基期,成功進階為一名築基修士后。

便可到主峰半山頂處尋一處空閑洞府,或自建一處洞府繼續修行。

從半山腰到養元院,即使劉玉中途施展了「御風術」,行進速度已經很快,還是用了大半個時辰才到達,可見黃聖山有多高聳。

劉玉來到自己的房屋前,竹門旁掛着一門牌,上面刻有:木元青字十八號。

其中木元是指木元院。養元院只不過是一個統稱,它是由金元院、木元院、水元院、火元院、土元院五大院區組成。

黃聖宗根據練氣弟子主修功法來安排住所,主修木屬性功法的弟子都住在木元院。

木元院建在黃聖山主峰山腳,由兩千多間排列有序的青竹房構成。

每間青竹房簡樸而一塵不染,落落大方正應着道法自然的寓意。

房間四圍栽種著無數綠葉松,綠葉松四季如春,常年生長的鬱鬱蔥蔥,樹榦粗壯有成人一抱之徑,樹身筆直如一柄直立長槍。

從空中望去就像一片綠海,不僅讓人賞心悅目,還能遮風擋雨。

最玄妙之處是綠葉松月初會自然散出大量純凈的木靈氣,對主修木屬性功法的修士,修鍊非常有益。

這片綠葉松林形成可是不容易,剛開始在此處發現的綠葉松才十幾株。

黃聖宗為了促進綠葉鬆快速繁殖,擴充數量形成一定規模,不惜使用了多種極耗資源的手段。

如用了一種十分珍惜的「黑岩真水」,來改善原本的土質,以便更適應綠葉松的生長。

如換算成靈石的話,單這一種手段就花費了數千萬靈石,這成片的綠葉松,造就了木元院木靈氣格外的濃郁,也顯示出黃聖宗的強大底蘊。

黃聖宗其它四處養元院的狀況也差不多,都建在特殊地域,單一屬性靈氣格外濃厚。

如火元院建在黃聖山側峰炎天峰的峰頂,炎天峰本身就是一處火山,峰頂更是火山口,火靈氣自然異常活躍。

木元青字十八號,其中的青字的含義,是指劉玉房間所處這一排相連房子的代號。

木元院便是由這樣一排排竹房組成,總計有一百多處。每排由二十間小竹房相連組合而成,每一排都有一個自己的代號。

十八號則表示劉玉的房間,處在這排代號為「青」字竹房中的第十八間。這些標註清晰的門牌,是宗門為了更方便管理宗內弟子所設。

劉玉所居房間顯得十分簡樸,清雅。

不小的空間里只放着寥寥幾具木製傢具,窗邊放着一張紫檀長木桌,兩張梨花木製的椅子分別靠在兩邊。

除此之外屋內只剩下一張青竹編製的床,竹床上放着一精緻蒲團,蒲團用柳條、香草、棉布精心編製而成。

進屋后劉玉先點上放在木桌上的香爐,香爐中放着的是普通香草。

之後便盤腿坐在蒲團之上,輕閉雙眼,放鬆全身,凈心凈神,不一會屋內便瀰漫着淡淡的清香。

靜下心神后,劉玉便緩緩運起功法,吸收天地間的靈氣。靈氣由鼻處吸入體內,在運功導入丹田。

周而復始,數個時辰很快就過去,經過唐浩詳細指點后,靈氣吸收果然順暢不少。

劉玉修鍊的功法名為「黃木培元功」,是一部木屬性玄品初級功法,功法分為十層,分別對應練氣期十層。

不久前剛剛修鍊到第五層,可謂小有所成,但對於整個修仙道途來說,才剛起步。但也不用氣餒,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玄塵道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玄塵道途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師傅 唐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