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

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

李自成的話,雖然聳人聽聞,但不是沒有道理,孫傳庭的心中,霎時變得沉重起來,是呀,天下沒有攻不破的城池、關隘,無非是時間長短而已,就像這潼關,遲早會被天命軍突破!

朝廷怎麼辦?真要朝代更替了嗎?

即便沒有天命軍,朝廷能擋得住遼東的韃子?似乎這些年的戰鬥,韃子一步步逼近山海關,朝廷文武都是束手無策。

山海關終究是人為的關隘,不可能永遠擋住韃子的步伐,況且韃子完全可能繞過山海關,從大同、宣府等地破邊牆而入關……

孫傳庭的血液,一點點冷卻下來。

腦子冷靜了片刻,想到李自成可能有了對付韃子的法子,他不是滅了蒙古人的最後一任大汗嗎?「大都督既然將韃子看做最重要的外敵,可有守衛山海關的法子?」

「虎騎兵和狼騎兵!」李自成淡笑道:「無論用什麼法子擊敗韃子,最終消滅韃子的,必須是騎兵,只有騎兵才能徹底將韃子的騎兵殲滅!」

孫傳庭心中一陣悸動,李自成這番話,似乎很是狂妄,卻也很有道理,朝廷為了對付韃子的騎兵,就是不惜重金打造了數千「關寧鐵騎」!

原來李自成早就不聲不響組建了虎騎兵和狼騎兵,這些騎兵並沒有出現在關內的戰場上,就像李自成所說,應該是為了對付韃子的騎兵而組建的。

李自成利用蒙古人和他們優良的戰馬,不但組建了更強的騎兵,也省卻了大把的銀子!

難道代表中原、代表華夏實力的,不是大明朝廷,而是李自成的天命軍?

在韃子的騎兵面前,朝廷的軍隊根本不敢出戰,崇禎十一年,韃子的十萬大軍破關,直逼京師城下,他親率陝西的勤王大軍,親眼看到朝廷的各路勤王大軍是如何避戰的,然後用百姓的人頭向朝廷報功……

韃子是朝廷的大患,如果自己幫着殲滅韃子,似乎也沒有背板朝廷……至少為華夏族立了功……

李自成見孫傳庭目光閃爍,知道他已經不再像原先那般抗拒天命軍了,遂淡淡笑道:「孫大人是忠義之士,自然不會背叛朝廷,讓孫大人替天命軍效力,掉頭對付朝廷……」

「……」

「其實,早些推翻朝廷,或許不是壞事,至少可以結束戰亂,」李自成悠悠地道:「與朝廷對峙,本都督倒是不擔心,本都督擔心的是,天命軍與朝廷進行拉鋸戰,讓關外的韃子撿了便宜,一旦突破山海關,韃子的騎兵,在河北平原上,很難有對手!」

「大都督,」孫傳庭小心地道:「大都督既然深明民族大義,為何不肯接受朝廷的招撫?這樣也可集中力量,對付關外的韃子?」

李自成哈哈大笑,似乎從未聽說過如此好聽的笑話,孫傳庭的話,與他今日的總體心思,確實格格不入,接受朝廷的招撫,將自己的生命交給朝廷?任由朝廷這幫酸儒繼續禍害華夏?

在孫傳庭目瞪口呆之時,李自成幽幽地吐出八個字:「嗟爾大明,氣數已盡!」

孫傳庭默然不語,或許李自成說得對,大明真的氣數已盡。

無論面對關外的韃子,還是面對國內的流寇,官兵都是節節敗退,似乎天命軍從來沒有大敗於官兵,否則李自成也不會如此張狂……

只說眼前,天命軍只要攻破潼關,整個陝西都會變天,天命軍的地盤,又會增加一省,以這般的速度,朝廷恐怕撐不了三年……

李自成見孫傳庭連反駁的勇氣都沒有,遂笑道:「孫大人應該明白,關外的韃子與關內的流寇,朝廷一個都解決不了,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滅亡!」

果然如此,李自成心中跟明鏡似的!

孫傳庭被說破了心思,呆了一呆,拱手道:「大都督請道其詳!」

「先說說關外的韃子,」李自成道:「自從努爾哈赤在建州興起,薩爾滸、開原、鐵嶺、遼陽、瀋陽、廣寧,還有最近的錦州,哪一塊土地,不是大明的恥辱?如今關外,只剩下一座寧遠城,試問孫大人,朝廷可有實力,或者計劃,收復這些故土?」

「……」

「沒有,大明沒有奪回遼東的實力,朝廷眾臣幾乎忘記了遼東的存在,只有吳山桂堅守着寧遠孤城,」李自成雖然平心靜氣,但心中卻是非常壓抑,「文臣只會在朝堂內鬥,武將醉生夢死,這樣的朝廷,還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嗎?大明不是氣數已盡,又是什麼?」

孫傳庭思索片刻,道:「大都督再說說流賊的事……」想到天命軍也被朝廷稱做「流賊」,後半句卻沒有說出來。

李自成不以為意,大明朝廷無法在戰場上打敗天命軍,便從稱呼上貶低天命軍,倒也情有可原。

「流賊的烽火,起於陝西,如今已經遍佈十餘省,朝廷剿賊十餘載,總督、督師換了一個又一個,但流賊的實力,卻是越來越強,地盤越來越大,朝廷不但不能治本,連治標都做不到!」

孫傳庭心中明白,李自成的話語雖然不中聽,但敘述的卻是事實,便道:「依大都督看,除了『剿』與『撫』之法,還會有什麼法子……」想到這是讓李自成教會別人對付自己,他的眼中現出一絲落寞。

「其實也不是什麼秘密,便是崇禎知道了,他也做不到!」李自成笑道:「孫大人可曾探索過流寇的根源何在?」

「根源難道不是陝西的大旱?」

「陝西的大旱,不過是導火索,山東、河南的旱情,不過的火上澆油,」李自成道:「真正的根源,乃是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孫傳庭眉頭微鎖,努力思索着什麼。

「每一個朝代的末期,都是土地兼最為劇烈的時候,所以每個朝代都不過數百年,然後被新的朝代多代替,」李自成朗聲道:「漢、唐、宋如此,大明也不會例外!」

「朝代更替的原因,乃是土地兼并?」

「或許還有其它的原因,如外族入侵、各種天災等等,但這些只是誘因,土地兼并才是根本,」李自成道:「孫大人在陝西為官多年,應該熟悉陝西的情形,以百姓現有的土地,即便沒有天災人禍,百姓能否自食其力?」

「這……」

「百姓無糧可食,面對死亡的威脅,必然會揭竿而起,陝西的大旱,只是將隱藏的烽火,提前了一段時間而已!」

「……」

李自成繼續道:「宗室、士紳、大戶佔據了絕大部分土地,卻不需要承擔朝廷下達的賦稅,普通百姓的自有土地,已經無法養活自家人口,還要承擔賦稅,以及各種增派的遼餉、剿餉、練餉、徭役,百姓不斷破產,朝廷稅源越發枯竭……對崇禎來說,這是一道無解的難題呀!」

「……」

「孫大人便是將這番話告訴崇禎,他會沒收宗室、士紳、大戶的土地,無償交給百姓耕種嗎?」李自成憤然道:「只有改朝換代,才能打破原有體制對土地桎梏的死結,天命軍就是承天而生,全心全意為百姓的新生力量!」

孫傳庭只覺得手腳冰涼,李自成的話語,雖然刻薄,聳人聽聞,卻似乎在理。

朝廷遇到體制上的矛盾,而掌握大量土地、佔據大量錢財的宗室、百官、士紳,卻只看到自己的眼前利益……

朝廷財源枯竭,常年入不敷出,被迫增加賦稅,但這些增加的稅賦,卻是全部落在破產或在接近破產的百姓頭上,進一步加快了百姓的破產!

破產的百姓為了生存,只能淪為流寇,致使流寇的勢力越來越大,而破產的百姓越多、流寇的實力越強,朝廷的稅賦更加沒有着落,但剿匪的費用,卻是不斷上漲……

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不,比殺雞取卵還要過分,朝廷這是自取滅亡!

皇上看不穿還情有可原,畢竟在皇宮生活了一輩子,不知道民間百姓的疾苦,而朝廷的百官呢,他們為什麼看不穿?

自己也是百官的一員,在今日之前,自己看穿了嗎?想到過這些問題嗎?孫傳庭忽地打了冷顫,全身不寒而慄!

天命軍是否應天而生,他不得而知,但李自成洞悉了朝代更替的規律,勢必會順勢而為……

天命軍實力強大,李自成志不在小!

「大明氣數已盡,孫大人不必太過眷念!」李自成嘆道:「就像家中的老人,年歲大了,自然要歸天,無論與他有多深的感情,都無法改變這個現實,一旦看開了,就像民間的紅白喜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開開心心送老人歸葬!」

孫傳庭長長嘆了口氣,一直壓在心頭的那股忠義之氣,被李自成的片言隻語剎那間擊得支離破碎,他的心中空蕩蕩的,說不出的空虛。

醉里雲端挪步,夢中倒懸房頂,稍有不慎,便會跌入萬丈深淵……

為朝廷奮鬥了大半輩子,沒想到竟是這樣的朝廷!

孫傳庭耷拉着腦袋,心中有一種萬事皆空的感覺,不知道遁入佛門之人,最初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滅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滅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