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

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

王安平沉思片刻,道:「關於東吁,臣暫時只整理這些訊息,臣再說說暹羅國。」

李自成微微點頭,不知道王安平又帶來哪些令他意外的訊息。

「暹羅是大明敕封的稱號,他們自己也接受了,國都在阿瑜陀耶,漢人稱為大城,所以也稱為大城王國。」

李自成一愣,隨即道:「暹羅國內有漢人嗎?」

「漢人還不少呢!」王安平道:「據說建立暹羅國的烏通王,本人就是一名漢人的後裔,先祖來自福建,不過,臣不能確認,或許只是漢人一廂情願的想法也說不定。」

李自成心中狂喜,空穴不回來風,坊間的傳聞,多半是真的,只是當時不敢承認罷了,如果烏通王是漢裔,那現在的暹羅國王,應該也是漢裔!

如果華夏閉關自守,或是國力衰弱,漢裔可能隱瞞自己的身份,現在的華夏,不但國力強盛,而且還是處於上升階段,烏通王的漢裔身份,或許可以充分利用一下……

即便烏通王不是漢裔的身份,自己也可以將他逼迫為「漢裔」!

「暹羅國內,對漢人非常友好,一直與大明通商不斷,」王安平繼續道:「暹羅立國之後,將原先的素可泰王國吞併了,疆域擴張至大明的八百大甸宣慰司,但東吁很快了就打過來,雙方發生過多次戰爭,即便有大明的支持,暹羅也是勝少負多,甚至連國都大城都曾被東吁攻破。」

「……」

「現在的暹羅王,叫做巴塞通王,」王安平道:「雖然暫時沒有與東吁的戰爭,但暹羅遇上了與東吁同樣的問題:西夷入侵!」

「西夷?」

「大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葡萄牙人和暹羅簽訂了第一個條約,規定葡萄牙人可以在大城、丹那沙#林、墨吉、北大年、六坤等地居住、經商和傳教;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西班牙人和暹羅簽訂通商條約;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英國在北大年開設商館;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荷蘭人也與暹羅簽訂了通商條約。」

李自成冷聲道:「英、荷、葡、西,西洋人都來齊了。」

梁文成卻是道:「皇上,既然暹羅與東吁是世仇,咱們能不能聯絡暹羅,共同對東吁用兵?即便暹羅人戰鬥力不強,從東線牽制一下也是好的……」

「朕原本是打算聯絡暹羅人,可是,現在恐怕不行了,」李自成苦笑着搖頭,「西洋人先後進入暹羅,現在的暹羅,內政外交,恐怕身不由己了……」

「皇上是說,西洋人控制了暹羅?」梁文成暗中吃驚,「西洋人來到東方,不是為了通商嗎?」

「他們最初的目標,的確是為了通商,賺取高額利潤,可是,一旦在東方建立商館,便有人員和貿易上的糾紛,為了保護他們自己人,西洋人勢必要求特權,進而把持駐在國的朝政,」李自成搖頭嘆息,「暹羅是指望不上了,不過,等華夏征服了東吁,朕倒想與暹羅人談談。」

「談談?」郭世俊道:「皇上是要狙擊西洋人?」

「狙擊是要靠實力說話的,以華夏海軍現在的實力,恐怕無法完全狙擊西洋人,」李自成輕皺眉頭,道:「不過,西洋人既然來到東方,就不能為所欲為,至少不能忽略華夏的存在。」

梁文成心中十分擔憂,「皇上……」

「文成不用擔心,朕不會用華夏的一己之力對抗所有的西洋人,」李自成道:「朕便是要幫助暹羅,也是量力而行,而且,西洋人因為商業上的競爭,本身也不是鐵板一塊,必要的時候,朕可以拉攏一批、打擊一批……」

「皇上的意思……」

「且不說這了,朕要細細琢磨,」李自成道:「安平繼續說。」

「是,皇上,」王安平道:「雲南的東南方向,是南掌國,這個南掌國,就是大明時代的老撾宣慰司,直到嘉靖年間,始稱南掌國,不過,大明似乎沒有反對,而且還給國王授了金印。」

梁文成搖頭嘆息,「從老撾宣慰司到南掌國,大明也是無奈吧?」

王安平道:「大明是否力不從心,下官不知,但下官接下來要說的這個安南,卻是十分有趣。」

「有趣?」

「皇上,臣查閱了安南的歷史,曾經是屬於漢土,是實實在在的漢地,只是多次出現反覆,但一直是中原政權的藩屬國,」王安平道:「臣就從大明時代說起吧。」

李自成點頭,梁文成卻是非常擔心,唯恐王安平的話,又激起皇上對土地的貪戀。

「大明永樂年間,安南國內亂,有臣子篡位,永樂帝一怒之下,派新城侯張輔統兵八十萬深入安南,大獲全勝,但陳朝的皇室卻沒有後人,永樂帝不得已,只好順應安南百官的請求,在安南設置了交趾布政使司,正式將安南納入大明。」

梁文成暗笑,這個永樂帝,應該和眼前的皇上差不多吧,安南的百官豈會求着他將安南納入大明?英明神武的皇上,都會惦記着外面的國土嗎?

似乎漢唐時代的皇帝們,也是如此……

「交趾布政使司一直不太穩定,甚至還發生過百姓作亂,無奈之下,洪熙帝在內閣『三楊』的勸慰下,罷交趾布政使司,冊封黎氏為安南王,安南重新立國。」

李自成猛地一拍御案,「馬撇,這樣的皇帝,連入葬皇陵的資格都沒有……」

三人都是嚇了一跳,郭世俊最明白皇上的心思,「皇上,現在的目標是東吁,切不可節外生枝,讓華夏多線作戰……」

李自成嘆了口氣,向王安平揮揮手,「安平繼續,朕聽着呢!」

「是,皇上,」王安平忙道:「大明冊封了安南王,安南應該是獲得了獨立,沒想到不過數十年,安南國又發生了變故……」

李自成敏銳了抓住了什麼,急道:「什麼變故?」

「安南又是內亂,還是臣子篡位,這次篡位的是莫登庸,」王安平笑道:「庄宗黎維寧遣使向大明求救,嘉靖帝令戶部侍郎胡璉、高公韶前往雲貴、兩廣調度軍糧,以咸寧侯仇鸞總督軍務、兵部尚書毛伯溫參贊軍務,以都督僉事江桓、牛桓為左右總兵,屯兵鎮南關,準備征討安南,但在嚴嵩、張瓚等人的勸說下取消了計劃,不久雲南巡撫汪文盛抓獲了莫朝的探子,這使嘉靖帝大為震怒,下令依照原來的計劃征討安南。」

梁文成道:「征伐了嗎,似乎沒聽說過……」

「的確沒有征伐,得到此消息后,莫登庸遣使出使明朝,獻表請降,」王安平道:「莫登庸親率文武大臣四十餘人,自縛來到鎮南關,向汪文盛的明軍投降,頓首認罪,並獻上土地策、戶籍、金銀珠寶等物,請求內附明朝。」

梁文成怒道:「難道就這麼算了?」

李自成卻是聽出弦外之音,「內附明朝?」

王安平道:「莫登庸又遣使赴京獻表投降,嘉靖帝准其投降,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改安南十三道為十三宣撫司,封莫登庸為安南都統使,子孫世襲此職,安南內政悉聽其管理。」

李自成嘆道:「從屬國降為屬地,莫登庸雖是世襲,但名義上歸順了大明,與三宣六慰應該十分類似。」

郭世俊道:「後來呢?」

「後來就熱鬧了,」王安平露出會心的微笑,「莫氏滿意了,對大明感恩戴恩,定時上貢,可是黎氏的後人卻擁戴故主,雙方戰爭不斷。」

李自成眯起雙目,安南內亂,對華夏或許是好事,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惜,現在的目標是東吁……

「後來,黎氏後人獲勝,在升龍恢復政權,莫氏逃往南方,安南進入南北對峙的局面……」

「安南一直內亂?」李自成隱隱感覺到,華夏有了一絲機會。

南北戰亂,華夏站在誰的一邊,誰就有了壓倒對方的實力,何況安南連年內戰,百姓困苦,人心思定,這時候華夏若能站出來,必是雙方拉攏的對象。

「戰爭一直沒有停息,安南打成一鍋粥了,」王安平笑道:「黎氏與莫氏打;黎氏內部,權臣之間也打;南邊的占城國、西邊的南掌、真臘也被迫捲入了……」

李自成心中異常興奮,這麼好的機會……

能不能暫時放棄東吁,先解決安南?錯過了這次,以後再難有這麼好的機會了,可是,對華夏來說,東吁的重要性,遠遠高於安南。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

如果同時打兩場戰爭呢?

李自成自己就否定了,東吁方面,第八營、第九營或許還不夠,即便能抽調十萬大軍征伐安南,糧食、補給怎麼辦?

華夏雖然強大,但還沒有到目中無人的地步,再說,北方的草原,只是暫時處於平衡狀態,萬一有了風吹草動……

李自成不敢冒險,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毀了華夏,華夏正在轉型,鋪開的攤子實在太大,歸化異族、發展工商、推廣教育、大規模修築道路……

不過,就這樣放棄,他實在有些不甘心!

梁文成見李自成一直在深思,心中十分忐忑,「皇上……」

李自成猛地一揮手,「文成、世俊,這次的西南戰事,朕還是要親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滅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滅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