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烽煙三千里

20.烽煙三千里

唐蕃綿延近三千里的戰線上,攻守之勢一轉!

原本都是西蕃每逢秋月,便大肆入侵靈鹽、鳳翔、涇原、劍南,唐王朝只能在京師近在咫尺的畿地分割出方鎮來,靠關東防秋兵和財賦的支援,苦苦撐住局面。

而自從華亭大捷后,西蕃隴右河西軍力喪失慘重,馬重英和新上任的東道大論尚綺心兒短時間內無力組織大規模的戰事,而赤松德贊也只能從本部的東岱里抽出兵馬來,增強河隴的防務。

這是這麼多年來,西蕃首次着眼於「防務」,根本連秋月攻勢都沒發動起來。

但唐朝便不同了,皇帝李適很精明地採取姑息淮西鎮,並將代宗皇帝的女兒,也即是自己妹妹嘉誠公主降嫁給魏博節度使田緒,此外又因許了回紇的求婚,武義可汗便將西蕃來請求聯盟的使者盡數逐回,將西蕃痛罵一頓,稱「我已是唐家天子之子,豈有和父親仇敵同盟的道理?」隨即武義可汗便讓回紇的大相領萬餘兵,出擊援助安西和北庭。

當內部和北面穩定下來后,李適便下了血本,除去武義可汗獻的五千戰馬外,又花重金額外購置三千匹,強化了西北邊軍的騎兵力量,隨後皇帝授意康日知、高崇文合兵一萬,乘船入原州的豐安軍城,和邢君牙會合,出擊原、會交界地——事前得到豐安城戍將王升鸞提醒的沙陀、吐谷渾小王朱邪盡忠和慕容俊超,因和高岳有過協議,很默契地將各自蕃落盡數撤入會州境內,唐軍進抵原州七關里的石門關,在此築堅城「石門堡」(北宋曾在此築平夏城),盡收六盤、天都、牽屯山的地利險阻。其後沙陀和吐谷渾謊報馬重英,稱唐軍兵馬數萬,軍勢難擋,我部浴血奮戰後,終究不敵。

馬重英聽聞天都山失守,不由得大驚失色,急忙點起萬人步騎出涼州,準備過黃河應戰,可同時消息傳來:劉海賓領神策威戎軍萬人,自平涼城進發,翻越隴砥的「六盤關城」,隨即沿水洛川南下;張敬則、扶余淮則領八千義寧軍將士,自汧源越安戎關而出,會合劉海賓軍,再次掃蕩秦、成二州,尚綺心兒領軍來戰,雙方沿着渭水、瓦亭川左右來回拉鋸,戰況激烈。

高岳坐鎮興元,荊南、山南東的方鎮,出十萬石和糴米,用船自漢川和長江運抵興元,作為出軍的預備糧,再加上這兩年稻麥粟米在西北、山南和劍南都大獲豐稔,穀米積之如砥,可謂後勤充沛,出兵無缺,於是在祭完牙旗后,高岳下令:

此次定武軍出將兵七千,射士六千,其中唐景延領一路射士三千出河池,討西蕃所佔的仇池山;孫秉謙領一路射士三千,自興州略陽城進發,與利州刺史王佖會合后,出白龍江(羌水),掃蕩武都一帶。

鎮守蜀都城的韋皋聽聞高岳出兵后,立即響應,分出諸將,出兩萬西川射士及邛雅子弟,分五路而出,進擊圍攻西蕃所佔據的維州城,在韋皋出軍后,雜居在唐蕃維、松、雅州間的西山八國蠻族們(居住區域位於今四川省阿壩、甘孜兩大自治州,也是著名的大小金川所在地,後來清朝的十全老人,曾對此發動過旨在改土歸流的大小金川戰役),紛紛脫離西蕃,熱烈歡迎韋皋的大軍,韋皋便讓自己的兄長韋弇為宣慰經略使,送給這些蠻族絲綢、耕牛和種子,讓他們結屯自保,充當蜀都城西側的屏障。

不過韋皋的目標並非是要奪取維州城。

因為在這個時代,維州城實在是太難攻取了。

維州城,即如今的西川理縣,本在唐初時期就是唐蕃殘酷爭奪的焦點,唐軍轉輸耗費億萬,也要把兵送到維州去戍守住這塊要地,而西蕃呢,因和維州相鄰的松州,是他放牧戰馬之地,也絕不能允許被唐軍威脅。

后維州城因安史之亂,陷於西蕃,贊普便全力經營此城,改名為「無憂城」(有此城西蕃疆土無憂之意),按唐書李德裕傳的描述,「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縣,積雪成玉,東望蜀都,若在井底。一面孤峰,三面臨江,是西蜀控西蕃之要地」,又言「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鹵平川之沖,是漢地入兵之路。」這種處在海拔近三千米高度的堡壘,打起來是什麼難度,看看十全老人在大小金川打得如何就明白了,後來清軍鑄造了用西洋技術的各色火炮數百門,其中衝天炮(曲射炮)百餘門,才把那裏康巴人所築的山碉給艱苦攻下——而今韋皋就是用二十萬大軍,也難以急切攻下維州城,他此舉不過是大造聲勢,虛以佯攻而已。

其實韋皋手握著近萬精銳的奉義軍將兵,一直在蜀都城內,等著高岳。

蜀都城西亭,鄭絪難得興沖沖地手持着信函,來找西川節度使韋皋。

韋皋對待這位連襟是很客氣的,不光是看在親戚份上,也有敬重鄭絪為人,和答應高岳所託的成份在內,所以這對連襟在經略雲南的層面上,關係還是十分親密的。

「是從雲南來的?」韋皋便問到。

鄭絪點點頭,接着說雲南的蠻王異牟尋委託我族叔父鄭回為此信,暗中送到這裏來,裏面稱自己確有「歸唐之志」,昔日雲南之所以勾結西蕃叛唐,主要還是遭張虔陀欺辱,又被鮮於仲通連年興兵討伐而致,現在時過境遷,雲南君王和臣民思量,世代都受我唐的冊封、詔賜,自先王閣羅鳳薨后,繼任的雲南王乃是其孫異牟尋,此王有智慧、識大體,準備一改其祖輩的聯蕃叛唐政策,又得清平官鄭回、桂果的支持,故而「未嘗無一日不思復為唐臣也!」

聽到此,韋皋便走到劍南、西蕃、雲南三方勢力交錯的山川沙盤前,觀望會兒,便笑起來說:

「文明所言甚是,不過以皋愚見,這雲南之所以答應復歸我唐,絕非是感恩我唐,實乃是形勢逼迫所致。」

鄭絪有些驚訝,人家都願意來和你議和了,你還怪別人心意不誠嗎?這韋皋,和高岳那傢伙類似,心中頗多城府。

不過韋皋也不介意,接着就對鄭絪解釋說,這雲南啊,有四大原因促使它想要叛蕃歸唐,我願為文明一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官
上一章下一章

20.烽煙三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