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吳少誠得節

9.吳少誠得節

押船的吳少誠麾下對班宏說,之前淮西防秋兵叛亂,皆是吳法超、張崇敬私下串聯,被廣弘妖僧迷惑所致,現已將逃回的亂兵一併處斬,乞求朝廷諒解——另外今陳仙奇已亡故,請朝廷命吳少誠為淮西留後,不日繼承旌節,以安申光蔡三州人心。

聽到這個要求,班宏心中極惡,他清楚陳仙奇全族已然遇害,按照他曾經出使成德軍時那脾氣,早就該掀桌子翻臉,然則朝廷現在下達給他的方針是「暫且姑息」,班宏便暗暗調整下呼吸,對淮西朕的來使說:「既然亂兵皆被處決,那麼本使也方便回復朝廷了,吳兵馬使(吳少誠現在的名義還是淮寧軍都知兵馬使)請求為留後問題不大,由本使面奏陛下。」

而來使卻得寸進尺,聲稱先前防秋時有兵馬使名叫蘇浦,在亂兵被鎮壓后投向朝廷,恐怕他會多嘴多舌,故而請求朝廷將其歸還給淮西鎮。

現在蘇浦已追隨高岳在鳳翔府,班宏也曉得對方索要他的目的是什麼,便斷然拒絕說,蘇浦已入他鎮軍府,請吳兵馬使勿念。

那來使還要爭辯,班宏便直接了當告訴他,朝廷度支司為安撫淮西鎮士兵,特讓本使押送二十萬貫錢來,希望吳少誠以後能繼續為朝廷效忠。

這錢也送來了,人事更迭也認可了,淮西鎮的幾位來郾城的要籍官也沒啥好說的,便對班宏說一定一定,這三百六十六顆亂兵首級還請班宏清點。

班宏臉帶厭惡地擺擺手,說不用了,「吳兵馬使好自為之。」

等到郾城之會過去沒半月,京師果然出制文,先授吳少誠為淮寧軍留後,隨即又沒過數日,正是授吳少誠旌節,認可其為檢校工部尚書、淮寧軍節度使兼蔡州刺史,授吳少陽為檢校御史中丞兼淮寧軍行軍司馬、都知兵馬使,李元平為檢校刑部比部司郎中、淮寧軍判官。

消息傳來,蔡州軍府一片彈冠相慶的景象。

而喜氣洋洋的吳少誠,宣佈將朝廷送來的二十萬貫錢,並軍府內積蓄的節度使雜給錢,共三十五萬貫,統統賞賜給牙兵、鎮兵們,其中牙兵每人十五貫錢,鎮兵每人五貫錢。

成千上萬的蔡州兵,連帶他們的家眷,拜伏在營地軍門前,對吳少誠掛出的旌節、牙旗五體投地——得了錢的他們正式認可了吳少誠在整個淮西的統治地位。

在這裏必須提及的是,吳少誠、吳少陽其實和當初李希烈一樣,對淮西鎮而言是不折不扣的外來戶,他們都是安史之亂渡海來內地的平盧軍出身,後來才進入到淮西,不過歷次叛亂、內訌里淮西鎮的平盧子弟已折損殆盡,所以吳少誠收買的軍心、人心,實則是申光蔡本地土著的。

也即是說,蔡州地區的「民意代表」,認可了吳少誠,帶領他們和朝廷繼續對着戰。

故而蔡州或者說淮西的割據,實則是地方和唐朝中央的對抗,或者說是申光蔡地區的土著軍人集團,和中央的對抗。

不但申光蔡如此,其他割據的方鎮,如淄青(平盧軍)、魏博(天雄軍)、恆冀(成德軍)、幽燕(盧龍軍)都是如此——本質都是漢人為主的地方軍事集團,並不存在什麼胡化。

是的,也即是陳寅恪在隋唐史稿里極力鼓吹的「胡化」理論,及由此理論衍生出來的唐代方鎮「胡化」的說法,一概是偽概念。至於說什麼胡化延續到宋朝,浸潤在宋朝的軍制里,更是無稽之談。

現在一般認為淮西有胡化現象的,無外乎是說原本鎮守北疆的平盧軍有胡化,然後平盧軍到了淄青、淮西后,將這些地區胡化,稍微審察下就知道這些說法完全站不住腳:平盧軍至淄青時,戰兵不過兩萬餘,連家眷一起撐死十萬人,就這兩萬人,還要考慮對安史叛軍的戰鬥里因戰亡、叛變而損失的,而平盧軍當初被李忠臣帶去淮西的,僅有五百到一千人而已。

那麼申光蔡三州的總人口呢?保守估計也有四十萬上下。

也即是說,李希烈反抗朝廷的軍隊里,只有那千把「假子」算是平盧子弟,其他的全是淮西土著子弟,或自周邊州縣招募的亡命,現在吳少誠的底盤亦是如此。

一千名所謂「胡化」或「半胡化」的漢兵(平盧軍主體依舊是漢人,他們在北疆鎮守時到底有多少程度的胡化,無跡可尋,陳寅恪大師根據杜牧給出身范陽的盧秀才所寫的一篇碑文,就武斷說什麼河朔胡化了,漢人里盛行騎射、敢於馳戰就是胡化?這種論調就是默認漢人自古無武勇基因,是很要不得,也很不嚴謹,實際自秦漢時代起,邊郡漢人多習騎射,根本是司空見慣事),想要「胡化」四十萬漢人,用腳趾頭想想也曉得根本不可能,這批人重返淄青、淮西地區,重新被漢化還差不多。

那麼蔡州地區,為什麼會在唐朝被目為是民風兇悍之地,以至於中後期屢屢反叛朝廷呢?其實很簡單,自秦漢時期起,這裏和潁川地區處於洛陽、南陽、荊襄、淮南等幾處富庶之地間,向來就是商貿發達之地,又浸染勇烈剽悍的楚文化,所以司馬遷和班固都說汝南(蔡州)人有輕剽氣息,東漢時期因汝南靠近當時政治中心(漢光武帝劉秀的家鄉棗陽就靠着汝南),所以很重當地吏治,這才文教盛行,稱百郡之首。但東漢滅亡后,蔡州地區到隋唐時期,政治地位邊緣化,但軍事、商業地位卻依舊突出,舟車輻輳的同時,滋養大批豪帥、悍卒、大盜,便為難治之地,再加上安史之亂時,淮水流域兵戈酷烈,此後雖設軍鎮,但節度使向來為武人,最後致使淮西、汴宋直到徐泗地區,家家戶戶都有武器鎧甲,有的是出去打劫,有的是防備打劫,山棚滿山,江賊滿江,民風日益彪悍。到了宋朝時期,政府依舊認為蔡州雖然土地肥沃,但桀驁習俗卻沒變化,故而要擇選優秀的官員去治理才行,可宋元直到明清時代,非但蔡州,整個江淮地區因戰事頻繁,民風是越來越尚武輕文了。

所以朱元璋起家時,武將都是淮泗人,文士卻大部分都是江浙人,便不難理解了。

莫非朱元璋也是胡化的結果?

故而藩鎮割據,還是中央對地方的權力掌控失衡的結果,和胡化與否沒任何關係。

就在吳少誠喜氣洋洋時,李元平入內,對他獻出了自保自固的數條方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官
上一章下一章

9.吳少誠得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