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尾聲

第三百一十九章 尾聲

長安

當劉協率領大軍回來的時候,一場盛大的慶祝就此開始。自黃巾之亂始,朝綱不振,群雄割據,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唯有經歷過戰亂之苦的人才會深刻明白太平年月的可貴。對於力挽狂瀾為他們贏來太平年月的劉協,百姓是無比的擁戴。

百姓的要求其實真的不高,吃飽穿暖不受人欺負,就足以讓他們甘心做個順民。看着那一張張淳樸歡笑的面孔,劉協暗暗下定決心,天下已經一統,自己接下來要做的就該是狠抓吏治,防止無德之人身居高位危害一方。

「聖上在想什麼?」負責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的荀彧輕聲問道。

「文若,我在想該如何做才能對得起這些百姓的信任。」劉協聞言指了指夾道歡迎大軍凱旋的長安百姓答道。

「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大亂方止,天下需要暫止兵戈。」荀彧聞言說道。

「……文若,你可知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句俗語?」劉協輕聲問道。

荀彧微一皺眉,「聖上,莫非你準備整頓吏治?」

「嗯,也只是剛剛有這個想法,暫時還沒打算立刻執行。當初無人可用,不得不任用那些品行有虧之人,但如今天下重歸一統,官員代表的是朝廷的臉面,外放官員若是為害一方,百姓不僅會罵官員,就連朝廷也會跟着挨罵,這種失民心的事情自然是能避免盡量避免。」

「聖上能有此想法真乃微臣之幸。」

「文若,你少拍馬屁,我知道自己的斤兩,雖說有整頓吏治的想法,但這件事不宜大動干戈,只能徐徐圖之,免得叫人詬病說朝廷卸磨殺驢,鳥盡弓藏。」

「聖上誤會,微臣並未拍馬。之前微臣還擔心聖上得意忘形,但現在看來,微臣的擔心是多慮了。整頓吏治的確需要從長計議,不可輕動。」

在劉協與荀彧說話的工夫,隊伍已經進了城,伴隨着一聲聲的歡呼,劉協暫時放下了與荀彧繼續商談整頓吏治一事,今日是歡慶的時候,其他事情能往後放放就往後放放,不能為了那點事情就敗了興緻。

御駕親征,得勝而還,這種大喜事是必須要祭告祖先的,封賞有功之臣也是必須的,歌舞美食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總之就是一句話,今兒要高興!

漢人表達自己喜悅心情的傳統方式好像就是大吃一頓,劉協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喝醉的,等他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掙躺在自己的寢宮裏,身旁躺着自己的媳婦甄宓。其實看美人睡着的樣子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只不過劉協看着看着就有點把持不住了。

作為大漢的天子,劉協坐擁天下,但對女人,劉協卻不像先帝那樣「飢不擇食」。人常說後宮三千佳麗,但到了劉協這裏,除了甄宓幾人外,連慣例的選秀都被劉協中止了。劉協的後宮里其實人真的不多,甚至連三妻四妾的標準都沒達到。哪怕是在御駕親征期間,劉協也是潔身自好。

老話說得好,當兵三年,母豬賽貂蟬,更何況甄宓可比母豬要漂亮多了……

……

心情大好的劉協召見了已經等候多時的荀彧,看着荀彧連夜寫好的奏章,劉協不由一陣苦笑。這荀彧辦事還真是有效率,自己昨日不過是跟他提了一嘴準備整頓吏治,今日他就拿出了一套章程,不過對於荀彧的構想,劉協還是有點不同的意見。

評判一個官員是否合格,並不單單是要看他的個人德行,還要看他的辦事能力,而且這個人德行的評判標準,荀彧是否定的有些過高了?滿朝的小人自然是對朝堂不利,可要是滿朝都是謙謙君子,似乎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聖上可是覺得有何不妥?」見劉協皺着眉頭不說話,荀彧試探的問道。

「嗯,確實有些不妥。文若,評判個人德行一事有什麼標準?何人來做標準?而且我覺得德行與能力不該放在一起討論,並不是德行好就代表能力也出眾啊。孔文舉的德行操守那是沒話說,可他治理地方的能力……」

孔融當年擔任過北海太守,但他在任上卻並未什麼建樹,說難聽點就是有他不多,沒他不少,屬於可有可無的存在,百姓並未因為他擔任了北海太守而過上好日子,反倒因為他的不自量力而倒了血霉。當時黃巾賊管亥聚眾進兵河北,但卻叫袁紹率兵給擊退。敗退回青州的時候孔融想要痛打落水狗,結果落水狗也是狗,便宜沒佔到反把管亥給招惹了過來,若不是太史慈不顧危險突圍搬來了援兵,孔融的家小很有可能就叫黃巾賊給宰了。

文采出眾不代表能力同樣出眾!孔融就屬於那種只能動嘴不能動手的類型,讓他引經據典,搖旗吶喊那是沒有問題,可真讓他負責點實際的事務,那就沒準了。

「那聖上的意思是?」見劉協並不認同自己所寫的奏章,荀彧忍不住問道。

「整頓吏治並無標準,應該順勢而為,只要守住一條紅線,那就大可施為。」

「那不知聖上認為的紅線為何?」

「……別禍害百姓。」劉協想了想,沉聲答道。

百姓是國家的基石,一旦基石不穩固,那建立在這座基石上的任何建築都有崩塌的可能。來自後世的劉協比任何人都清楚百姓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因為這世上能夠推翻朝廷統治的,只有他們。

……

大漢中興七年,此時距離朝廷收復江東、交州已經過去了七年。大漢重歸一統,百姓經過這七年的休養生息,日子終於富足了起來,也終於有時間專心造小人了,大漢的人口也由此開始了大幅度的增長,不過要等到這些新生的嬰兒長成,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人口不足,已經成為了朝廷目前感到最頭疼的事情。大批的良田荒廢,大量的礦藏無人去采,究其原因就是人太少的緣故。劉協還有時間等待那些孩子長大,但有的人已經等不下去了。

已經連任兩任西域都護的曹操如今已經鬚髮皆白,這次回長安述職以後便可告老還鄉,但在告老之前,曹操希望可以說服劉協對西域用兵,因為在翻過雪山以後,有大片的良田等待着大漢去佔領。

原本居住在西域的原住民早就被劉協命人打散,不是被歸化成了漢人便是逃去了更西的地方。曹操作為西域都護,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遊盪在西域商道上的馬賊。而除此之外,曹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天竺,也就是後世的印度身上。

通過行商之人的耳目,曹操收集了大量有關天竺的內部情況,也對出兵攻打天竺充滿了信心。為了說服劉協,曹操已經不止一次修改自己的作戰計劃,可劉協對於曹操的奏章,卻是始終留中不發,不給一個明確的態度。曹操這次返回長安,就是想要再爭取一次,即便自己沒有機會領兵出征,也希望自己的長子曹昂可以替父出征,完成自己的心愿。

「不行。」面對曹操的懇求,劉協十分果斷的拒絕了,並且在曹操沒有追問原因之前給出了拒絕的理由,「孟德,天竺有良田我自是知道的,但問題是我們有個最大的問題沒有解決,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前,朝廷是不會輕易對外發起征戰的。」

「什麼問題?難道是世家暗中聯合想要把持朝政?」曹操急忙問道。

「不是,不是,世家如今乖得很,都老老實實的,我所說的問題是人口。」

「人口?我大漢難道人口不足?不是說已經快要到三千萬了嗎?」

「三千萬很多嗎?孟德,你要看看咱們大漢現如今的疆域有多大。大漢人口鼎盛時達到五千萬,而那時大漢的疆域卻並沒有現在大。我也想把天竺的肥沃土地據為己有,可問題是咱們人少啊,就算現在去把地給佔了,也沒有足夠的人手去進行耕種啊。對外的擴張是必須的,但那必須要等到咱們大漢的土地已經無法養活所有人的時候,到那時,你就是不提我也會對天竺用兵。」

「……這麼說,老臣是看不到那一天了?」曹操有些遺憾的問道。

「你看不到還有你的子孫能夠看到嘛,而且你要是真想看到那一天也不是不可能。」

「難道聖上有什麼辦法?」

「有啊,努力活着唄。」

曹操:「……」

……

大漢中興十七年

大漢天子劉協宣佈退位,皇太子劉楷繼位,隨着劉協退位,朝中大批文臣武將相繼上表告老,新的時代就此開始……

青州東萊沿海

退了休的劉協並沒有待在長安皇宮裏做他的太上皇,在將長子劉楷扶上位以後,他便帶着自己的幾個媳婦開始了遊山玩水之旅。劉協過去是大漢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對大漢的名山大川,他卻是聽的多去的少。如今總算是可以卸下身上那副重擔,趁著自己還有精力活動,自然要過把癮。

劉協的隊伍自長安出發,走漢中,入巴蜀,隨後順長江而下至襄陽,在遊覽過江東以後再調頭北上中原,等在大漢轉上一圈以後終點才是長安。這一路上見聞無數,劉協不喜鋪張浪費,更是直接拒絕了官府的接待,這一路的衣食住行,皆由劉家分佈在大漢各地的商鋪安排。

當今天子劉楷對於老子的任性也是無可奈何,雖說他現在是天子了,可劉協是太上皇,更是當年力挽狂瀾的一位大漢天子,無論是威望還是名聲,都是劉楷無法比擬的。更何況劉協出行不動國努,更讓劉楷沒了借口,為了保護劉協一行的安全,劉楷不得不密令賈詡之子賈穆和法正之子法邈暗中保護,若出差錯提頭來見。

對於兒子的關心,劉協坦然受之,也沒出什麼么蛾子,除了遊覽名山大川,就是探望告老歸鄉的朝中老臣。順便也過過巡察使的癮,看看各地有沒有什麼冤假錯案。而值得欣慰的是,朝廷外放的地方官還算有操守,偌大的大漢官場也就只是讓劉協發現了十幾個害群之馬。

遇上了劉協也活該這些人倒霉,誰叫劉協不許外人暴露自己的行蹤,總搞什麼突然襲擊,以至於那些人連個準備的機會都沒有。

這一日劉協的隊伍就到了青州東萊,這裏是南海艦隊都督太史慈的故鄉,東萊太史慈嘛。作為東萊的名人,東萊人早已將太史慈視為崇拜的對象,對太史慈的故居,雖然此時無人居住,但卻一直有人在負責進行打掃修繕。

劉協對太史慈的故居當然沒什麼興趣,但對太史慈的兒子太史享此時回到東萊卻有些奇怪。太史享如今也是南海艦隊中一艘戰艦的艦長,怎麼會無緣無故的跑回老家來,難道捅什麼簍子了?

「太上皇想多了,微臣回鄉並非是為了避禍,而是為了修繕祖居為父親告老做準備。」太史享有些哭笑不得的答道。

「哦,是這樣啊,子義也要退下來了嗎?」劉協聞言臉上有些失望的問道。

「回稟聖上,家父如今已經年近七旬,氣力不濟,已經難以勝任南海都督一職。」太史享見狀解釋道。

「那子義什麼時候回來?」

「朝廷已命陸軍師準備接任,估計等交接完畢后家父就會啟程前往長安述職,要等家父回到東萊,最少還要半年左右。」

給太史慈的祖先上了一炷香,劉協就離開了太史慈家,漫步在街頭,忽然就發現人群在向著城門方向涌,喜歡熱鬧的劉協也跟着隨人流來到了東門附近。站在人群里,劉協就看到孫策的兒子孫紹騎着高頭大馬在前開道,身後跟着一長溜的木籠囚車,每一個囚車中都關着一個人,其中還有一個女子。

「停!」走在隊伍最前頭的孫紹看到了人群里的劉協,先是不敢相信,使勁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沒有認錯以後,當即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向劉協行禮道:「末將孫紹,拜見太上皇。」

「免禮,囚車裏的是什麼人啊?」

「回稟太上皇,囚車中的是倭島蠻夷的首領,末將隨父帥遠征倭島得勝而歸,此番奉命押送敵酋前往長安獻俘。」孫紹大聲答道。

……

——全書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不是漢獻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不是漢獻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九章 尾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