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其他的都不重要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其他的都不重要

李縉笑了笑:「我就是怕被他們活剝生吞了,所以才改了辦法,還有,二是讓那些沒有資格受封,無法得到爵位的宗室人員入民籍,撤消對入民籍者不得出城、越關的禁令,允許其從事士、農、工、商等業,當然了,也包括應試做官。」

楊慎知道的東西當然要比李縉多得多:「李老弟,你莫不是想效仿宋代的分封制度吧?宋代皇子封為王,但爵位不能子孫世襲,宗室可以做官,考查辦法與異姓差不多,換句話說,那就是宗室子弟與庶民子弟無異,而我朝有限制,宗室子弟什麼都做不了,只能依仗爵祿為生,可是從孝宗時起,這祿米支付起來就已經十分困難了,有了大量的積欠,使得各王府的中下層人的生活陷入了相當困難的境地,那些人身系封城(藩王及其繁衍的後代均在一地),動作有禁,無產可依,無人可靠,數日之中,不曾一食,老幼嗷嗷,艱難萬狀,年逾三十而不能婚配者大有人在,若只是不能娶妻生子這還沒什麼,有的甚至因為無飯可吃,餓死於家中,行乞於市井,流徙於他鄉,名雖宗室,苦甚窮民,我想此等人定然會願意入民籍,支持你這第二個辦法。」

What?這宗室人員不但有娶不上媳婦的,甚至還有人餓死了,而沒餓死的都去街上乞討,或是跑去外地謀生了,有沒有這麼凄慘啊!?也是,什麼都不讓人干,又不給人飯吃,這人一定會餓死,不過想來也只有少數人會如此,大多數宗室人員活得還是很滋潤,要是他們活得都那麼慘,那我反過來就要救濟他們了!

李縉對宗室人員的情況知道一些,但不是全部,所以聽說有人被餓死了,還是很驚訝的:「我還真不曉得,原來這宗室人員也有生活如此艱難之人啊,要是這樣的話,那我就要另外再做些事情了,例如說指導入民籍者就業,或者直接提供就業崗位,好讓其可以自食其力,還有建學校,他們想讀書的,就讓他們免費去讀書,成才以後,也能報效國家,總之不能不管他們就是了,我們是為了國家財政,要分流一批宗室人員,但也不能光分流,然後就不聞不問了,也要做好善後工作,這樣才算是圓滿解決了問題。」

楊慎忽然又覺得李縉有些高深莫測了,因為李縉說的話,他有些都沒聽懂,但又認為李縉說的是對的,有一個詞可以形容他現在的狀態,那就是不明覺厲:「李老弟說的是,還要安排好那些人才行,不然怕是會生出好些亂子來,呃…除此之外呢,還有三嗎?」

「不止有三,還有四、五呢,我先說這三吧,三是削減藩王以降等人的多餘開支,取消對他們的優待,譬如說儀仗折銀、冠服折銀和房料銀等,但凡是能消減的開支,均要削減。」

「嗯,這的確能節約一部分供給,你繼續說。」

「四是酌量減少藩王以降等人的祿米。」

「還有呢?」

「五是規定土地數量,收繳藩王以降等人多出來的土地。」

「……」

「怎麼,楊兄認為這個辦法不妥嗎?」

「啊…消減多餘開支,酌量減少祿米,這兩條那些親王、郡王們或許還能接受,但想要從他們手裏往回要土地,恐怕會遭到極力阻撓,因為各王府掌權的那些親王、郡王,他們之所以能夠窮奢極欲,揮霍無度,靠的大都是土地的租銀。」

「這樣啊…」

「六呢?」

「沒有六了,我只想到了這幾條,但也只是構想,如果要上疏陳情,還得找有見地之人請教一番,然後認真研究,增刪補遺,制定一些規範的準則,如此才能拿得出手,就比如說楊兄吧,楊兄認為我的這些辦法如何啊,另外還有沒有其他好的辦法?」

「辦法嘛,沒有,我一時還真想不到要如何解決恩養藩王的問題,不過我倒是可以評說一下你想出來的這些辦法,你想出來的這些辦法都很好,若是能達成,問題也就解決了,只是…」

「只是不好達成對吧?」

「對,尤其是讓宗室人員入民籍,要知道這可是在改祖制啊,輕易不能達成,如果這條不能達成,就無法限制受封名額,如此就算剩下幾條都達成了,消減了開支,減少了祿米,土地也要回來了,大大減輕了朝廷的負擔,可也只是一時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宗室人數會不斷地增長,原來節約的那一部分供給,很快就會變成多出來的那些宗室人員的爵祿,最主要的是,節約的那一部分供給是有限的,而宗室人數會無限增長,這樣的話,多出來的那些宗室人員的爵祿,就會超出節約的那一部分供給,不但狀況又恢復了原樣,還會持續不斷地惡化下去,簡而言之,就是無法根本解決恩養藩王的問題。」

「楊兄的意思是,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能達成讓宗室人員入民籍這一目的就行了?」

「沒錯,正是這樣。」

「哦…那要如何才能改祖制,達成這一目的呢?」

所謂祖制,即歷朝開國皇帝制定的一套制度規範和言行準則,內容非常廣泛,包括立國的根本制度,以及各項具體的、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規,是處理、決斷事情的依據,既約束皇室成員,又限定朝廷內外。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和其他開國皇帝一樣,也精心設計了一整套制度法令,其目的無非是要按照他的意志,建立一個穩定有秩序的社會,以確保他的子孫後代能長治久安。

集中反映明朝祖制的《皇明祖訓》《太祖寶訓》等,涵蓋的內容很廣,大凡從制度法令到機構設置、從守成皇帝的基本言行到百官的行為規範、從後宮的操守到皇室內部君與王之間的關係處理、從樹立皇帝的威嚴到皇室成員所應受到的尊重等等,都作了十分具體而細緻的規定。

其有兩大特點,一是防範之心,朱元璋屢屢告誡子孫在各個方面要倍加防範;二是專斷保守,朱元璋一再強調所立祖制是不能更改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柱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其他的都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