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他到底從哪來!】

四【他到底從哪來!】

首先我們將此前的探討稍微進行總結。

我們對比中美電影行業,我們不難發現。

雙方的目的是相同的——賺錢。

雙方的品格、智商與執行力不相伯仲。

雙方存在一些因素的差距——資本、審核、人才、體制等等,這些會造成優秀電影數量的差距,但現在這個差距比20年前縮小了許多,我們的優秀電影數量反倒更少了,因此在「中國電影」這個研究主體面前,這些因素與優秀電影的數量並沒有完全直接的聯繫。

當然,這些與電影數量是有直接聯繫的,你可以一年生產一萬部《小時代》,但其中恐怕很難摘出優秀的。

另外,這裏的優秀是以網站評分為客觀依據的,並不是某個人的主觀臆斷,即便我個人非常喜歡《守望者》(扎克·施奈德導演),但依據客觀基礎,我無權定義其為優秀,他只與我個人厭惡的《雷神》系列不相伯仲,遠不如我嗤之以鼻的《美國隊長3》。

我們如此大量的論述這些問題,目的是封死這些看似正確,實則並不完全正確的邏輯通路,他們都會對電影行業有所影響,但都不是決定性的。

可總要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總要有什麼東西,用不可撼動的力量,決定着世界,決定今天出現在中國的是小鮮肉和王者榮耀。

你也許早在閱讀文章前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決定性因素,只是你無法完全確定是否是他,如此的長篇大論,都是為了更加確鑿的論證,的確是他。

是的,就是他,我們每個人,著成今日大局的最決定性因素,無疑是我們每個人。

從小鮮肉到王者榮耀。

還記得開頭的那句話么——

【你掏的每一筆錢,都是為你想要的生活投資。】

蘋果的顏色是不變的,永遠不會變。

世界的規律也是不變的,永遠不會變。

商人去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

你可以不需要,但大多數人需要,那就夠了,即便你會不適。

資本只是捧起小鮮肉的催化劑,無論是資本還是小鮮肉本身,他們都不會無聊到「我就是要霸佔電影熒幕」,王者榮耀也不會無聊到「我就是要霸佔你的手機」!

他們只是賺錢罷了,和所有人一樣,小鮮肉與老戲骨都是為了賺錢,《王者榮耀》和《守望先鋒》也都是在賺錢。

如果拍攝小鮮肉搔首弄姿的電影賺錢,那就去做。

如果《霸王別姬》《紅高粱》賺錢,那就去做。

試想在一年前,兩個項目擺在某影業集團的會議桌上。

A:拍攝一部《致青春9》,由當紅的鮮肉與花瓶扮演,投資兩億。

B:拍攝一部充斥着老戲骨的,有關京劇、歷史與愛恨情仇的,曲折動人的電影,類似於《霸王別姬》,投資一億。

資本會怎麼選呢?

資本可不是你我,他沒那麼主觀,他會去分析市場,判斷票房,用一整套算式或者報告去分析,去推測收益,我想如果是一年前,他們大概會做出這樣的判斷——

《致青春9》因為有大流量小鮮肉的參與,單靠他們的粉絲基礎就足夠保本,如果拍的好的話票房可以到達10億。

《霸王別姬》么……首先他的受眾就難以確定,根據我們的報告,30歲以內的年輕人佔據70%的市場,調查后,他們中僅有5%對京劇、歷史感興趣,不過他們喜歡優秀的故事。所以我們需要把每一個環節做到最好,優秀的故事是最難的,遠沒有小鮮肉穿泳裝親吻那麼簡單,我們需要把電影的質量做到非常高,才能被市場接受。即便是最大膽的設想,我們拍到了《梅蘭芳》的水平,這也是將將破億罷了,我們不太可能收回成本。

那位做報告的經理也許自己都無法理解,為什麼要把這兩個項目排在一起:

「退一百步說老闆,如果我們要朝優秀的故事努力,我們沒理由不把《致青春》的故事弄的優秀對么?為什麼要做把優秀的故事浪費在《霸王別姬》上?後者如此凄慘的基數,再優秀也就那麼回事啊!」

也許會有一個老闆有極其偉大的信仰,他與同座的偉大股東們當即拍著桌子怒吼:「就是要拍優秀電影!!不要小鮮肉!我們不在乎盈利!我們好好拍就會盈利!我不管你這些報告!拍吧,拍的要比梅蘭芳好!」

這樣的老闆與這樣的股東們同時存在的概率一定能與彩票頭獎媲美。

即便有,想必要不了多久,他們就下台了,或者把錢花光了,留下來的老闆必須懂得賺錢。

實際上反而樂觀一些,有那麼一批人,他們抱着做先驅的理想,擁有做先烈覺悟,我們有限的優秀的電影也正是他們的傑作,放棄市場主流與資本判斷也許正是優秀電影誕生的必要條件。他們有些掌握了時代精髓(大聖歸來、老炮兒),有些將將度日(驢得水,烈日灼心),有些則心如磐石堅定苦行(魁拔、大明劫)。

他們的個人信仰、審美、意志力,執行力,正是如今市場中最驚艷的一抹亮色,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今日這僅僅的一塊遮羞布了,向他們抱有崇高敬意的同時,也免不了一聲哀嘆,他們忘我的努力最終也只是一塊遮羞布罷了。

決定一切的,仍然是我們每個人。

如果電影票房70%以上決定於某個群體,那麼資本沒理由不向他們偏斜,無論他們需要什麼,資本都會想辦法滿足,只要他們的需求合法。

而且資本越大,追求的成功率與效率也就越大。

如果更多的人會為了身材好,臉蛋好,會耍帥的偶像進入電影院,那麼電影院不為他們服務還要為誰服務呢??

除非《驢得水》票房與《致青春》票房對調,不然第二天你看到的仍然是致青春。

偌大的中國土地,從不缺乏擁有任何天賦的人,從編故事到踢球。

而市場與社會的需求,才將決定他們中誰成功誰失敗,誰是英雄,誰默默無聞,誰發揚自我深入鑽研,誰被市場淘汰成為與文化作別。

因其所致,我們在如何「好看」「耍帥」的方面拚命鑽研,小鮮肉們一個比一個要鮮嫩,好故事卻被一次次辜負,最終難覓其蹤。

從小鮮肉到王者榮耀,不外乎如此。

那麼為什麼不把小鮮肉和好故事結合一下呢?二者互相排斥么?這是最後一部分要談的話題,現在只能說,二者有些排斥,鮮肉單薄的技藝與擅長的領域會影響好故事,但這不是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將在後面說明。

至此,我們幾乎說清了「他為什麼」,我們可以解釋為「因為這是大多數人的需求」,這個說法是完全成立的,並且被論述為「中國電影不行」的「決定性」因素,論述到這裏,其實有關「他從哪來」的部分就可以結束了,這顆大樹的樹榦已經立在了這裏,但我總覺得有些缺憾。

我們也許可以再來點枝丫和綠葉,現在這樣雖然規矩,但不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太受歡迎了怎麼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太受歡迎了怎麼辦
上一章下一章

四【他到底從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