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章 不成比例

第1585章 不成比例

對於戰爭成本的考慮一直也是趙昺的心中頭等大事,而且伴隨他多年。可以說每一仗除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考慮外,就是要考慮成本,一仗下來是不是賠本,所得的收益有多大,自己能否承受。

起初趙昺這種焦慮還是比較小的,當初只是為了活命,一切都是以生存下去為最高利益,戰爭成本那就不需做過多的考慮,只是為了能夠明天還活着。後來在瓊州站穩了腳跟,就需要考慮成本了,因為要考慮政治需要,但那時壓力也比較小,畢竟他們戰略上處於守勢,又依託本土作戰。

但是進入江南后就不行了,首先軍隊進行大幅度擴編,軍費開支不是成倍的增長,而是成幾何性增加。再者每一次大戰動輒用兵十數萬,消耗巨大。他發動戰爭就要考慮到國家的承受能力,且要對戰爭的烈度、持續時間做全方面的衡量,甚至政治上都要為其妥協。

可是游牧民族對於戰爭的考慮就很簡單,打仗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無本買賣,基本上是有賺無賠。要問趙昺怎麼知道,就是上輩子知道的,這輩子明白的。

首先,輝煌時期的游牧民族,究竟有多大的軍事實力。漢初極盛時期的匈奴,號稱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在白登山之戰中,漢人估計,匈奴動員了三、四十萬騎兵。鮮卑早期,在檀石槐時代「稱兵十萬」「控弦十餘萬騎」,便足為中國患。

拓跋鮮卑在力微時崛起,有「控弦上馬二十餘萬」,後世逐漸發展到「控弦騎士四十餘萬」。當然,這些數據只能說明游牧民族的全部戰爭潛力,並非實際動用兵力,因為在戰爭中,游牧民族首領通常身邊僅有幾萬騎兵。

拓跋鮮卑與後燕參合陂之戰時,主力不過兩萬騎兵;蒙古在成吉思汗時代,總兵力也只有十餘萬騎。這樣的軍事力量,成本是多少呢?可以說便宜到極點。游牧民族獨特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決定了酋長幾乎不用去操什麼心,更不用自己掏腰包。

趙昺曾獲得過一份蒙古早期來自西方人的筆記,裏邊曾經記敘過蒙古人初起時的生活方式。蒙古人的生存幾乎不依靠糧食,他們靠捕獵野獸或是宰殺自己牧養的牲畜為食。他們對食物相當節儉也不挑剔。

這些西方人來到大草原時,有些隨員竟被蒙古人餓慘了,據說蒙古人『節約』到這樣的地步:招待一百位客人,也只是宰一頭小豬。他們吃下自己的那份配給后,才被告知那可是十三頓飯的分量!蒙古人自己,早晨喝一小杯稗子粥便可以熬過一天,餓他兩天還能歡快地唱歌兒。

而在在戰爭中,他們吃得更是簡單。如果餓了,可以在自己的馬兒身上打主意,經過拚命奔跑的馬兒,馬蹄部都會極度充血,

蒙古人在馬蹄部位放血,吸吮一點血液充饑。如果馬群里有母馬,他還可以用馬奶改善一下生活。

所以在戰爭中,蒙古人每個人都攜帶多匹戰馬,既可以不斷輪乘以保存馬的體力,也可以獲得更多的食物儲備。以這種方式,他們可以不停息地作戰十天左右。當然這其中有西方人的偏見和片面的感觀,可以趙昺所知打個對摺還是可以接受的,成本同樣很低。

再看騎兵和步兵各自的戰鬥效能。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角逐的戰場,通常是在蒙古草原或是華北平原,這是對游牧騎兵極其有利的戰鬥地域。

唐人的《反經》概略地認為,「平原廣野,此車騎之地,步兵十不當一」。《六韜》則算得更清楚,認為平原曠野之戰,一個騎兵可以頂得上八個步兵,即便在險要地形上,一個騎兵也仍然可以頂得上四個步兵。

當然趙昺也知道這只是個經驗化的數據,表現的是一場理想戰鬥的情況。在更多的實際戰例中,騎兵決不會傻傻地等著慢騰騰的步兵全部集中好才向他們發動進攻,他們常會抓住先機,各個擊破分散的步兵部隊。所以說一支幾乎不用為後勤保障操心的游牧騎兵,擁有步兵無法比擬的高機動性。

戰略上,只要高興,他們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即便從純戰術角度上講,他們通常也可以對步兵保持兩到三倍以上的、可持續的戰場機動優勢。騎兵對步兵擁有兩、三倍以上的攻擊頻率和選擇戰場和攻擊方向的優先權。

面對鬆散的步兵陣列,騎兵很可能用一兩次衝鋒便輕鬆取得勝利;即便步兵陣列防守非常嚴密,有經驗的酋長可以放棄正面衝擊,改以充分地運用自己機動優勢,或各個擊破、或機動誘敵、或銜尾急追,迂迴戰術,切斷對手的後勤補給,耐心地等待敵人被飢餓與惶恐而被拖垮,成功擊敗了數量上遠遠超出自身的對手。

如果某個游牧首領帶着十萬騎兵,從蒙古高原越過陰山或是燕山的關隘,或者突破遼西走廊的榆關進入華北平原——對於他們來說,這不過是一次輕鬆的旅行。他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機動優勢,在中原王朝的軍隊趕來之前,帶了戰利品從容地退回草原。

如果他願意炫耀一下自己的勇敢或是貪婪於更多的戰利品,他可以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和中原王朝的軍隊決戰一場——這個地方很可能是個必須突破的關隘,因此在中國北方廣闊平原上,游牧騎兵具有了如此強大的優勢,農耕民族所要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游牧民族可以決定這仗打還是不打,以及在什麼地方打,即便他判斷失誤吃了苦頭,也不大會遭致災難性的後果,他大可輕易逃走。而中原皇帝毫無例外地把連通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之間的山谷河川作為帝國最重要的國防線去刻意經營。而一旦這條防線被突破,中原王朝的噩夢就到來了。

可在這場勝面極大的戰爭中,游牧民族的首領付出了什麼呢?他可以說,這場戰爭付出了接近於零的成本。他的收益卻總是相當可觀的,無論從哪方面計算這是一筆一本萬利的買賣。

反觀為了抵抗滾滾而來的游牧騎兵,比如說,十萬騎吧,中原王朝的皇帝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呢?在一場可能到來的大決戰中,他必須準備相當於數十萬步兵的戰力,還要很湊巧地把這些人全集中在主戰場上,才能指望有些贏面。

為了供養十萬大漢鐵騎或是七八十萬步兵,帝國需要多大的人口基數呢?趙昺簡單的測算了一下本朝當前的基礎數據,供養一名戰士,除了提供他的裝備外,更重要的是糧草,那就是百個農夫才能供養一名戰士,而在軍隊遠征的時候,耗費更是驚人。

農耕國家動員十萬兵力,耗時一個月,即需要直接後勤保障人員三十萬人。這四十萬人在一個月的戰鬥中,就要耗費十八萬石糧食。但這四十萬人中,真正能用得上的兵力只有七萬人,這還不夠游牧民族兩萬騎兵吃一陣的。

如果這場戰爭耗時三個月到半年,一直處於動員中的四十萬人,將耗費五十四萬石到百萬萬石糧食。而這還僅僅只是個理想化數據,戰爭中的非正常損耗通常也是驚人的,因為如此大規模的調動中,意外不可避免,也許在漕運中因為洪水或觸礁的損失、或火災在倉庫中被焚毀,更可能被某支遊獵的游牧騎兵所劫掠。

若是這場戰爭進行半年,中原王朝動員了與十萬游牧騎兵相當的兵力,且按七十萬步兵折算。在這半年中,無論勝負,帝國的軍隊及後勤人員都將消耗七百餘萬石糧食。這當然不止是動用的兵力,還包括維持後勤的近三百萬夫役所消耗的糧食。據此按照糧與谷為1比2的產出率,實際谷產量必須達到千五百萬萬石才能滿足需要。

而秘書監的一班人根據趙昺設想以漢武帝遠征匈奴為模本也做過個成本核算。宋代一石,約摺合漢代兩石半,則宋制遣五百萬石摺合漢制則近四千萬石。而漢時一個五口之家,除去勞役之外,耕種面積不過百畝,收穫不過百石,若西漢三十征一的標準稅率征糧,則人均能提供約七斗的稅糧。

據此則需要五千七百萬的農業人口,才能提供七十萬步兵或十四萬騎兵(也就是衛青出塞遠征的兵力)半年遠征所需的糧食。可兩漢人口的最高紀錄,也不過六千萬。且衛青、霍去病、李廣利們的遠征軍,還需要旗鼓、盔甲、刀劍、弓矢、車輛、戰具、犒賞,以及安置俘虜或是投降部落……這些都需要花費帝國大量的財富和糧食。

因此史書上所載漢武帝雖然取得了赫赫武功,但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民生凋敝,而付出如此大的代價,還是無法徹底解決外患,可見發動遠征的成本之高。但既然趙昺明明知道消耗之重,為何還要執意北伐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85章 不成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