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七章 回家

三百零七章 回家

在外遊玩的歡快時光總是短暫的,趙煦的小馬車在車輪不斷悠悠的轉動下,已經看以隱約的看到汴梁城的輪廓了,終於可以回家了。

經過這短暫的游,趙煦發現,整個大宋帝國的秩序似乎並沒有因為這場戰爭而變得躁動,而越是臨近京城,趙煦所聽到的,卻是民間的百姓們對趙騏這個監國太子不斷而真誠的褒獎之聲,這讓原本就心情不錯的趙煦,變得更加開心了,但是趙煦也非常明白,眼前這個歌舞昇平的國度,在那些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同樣還是有着許許多多的黑暗,這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完全解決的問題,因為有光的地方,就會同樣存在黑暗。一想到這,趙煦臉上的笑容便漸漸的消失了,因為他知道,自己做的還不夠好。

隨着悠悠的小馬車,汴梁城越來越清新的出現在了自己的眼前,走進城門,穿過城郭,熱鬧的集市,喧鬧的人群,與以往之時沒有任何的不同之處。趙煦沒有走下馬車,進入到這繁華的市井之間去遊盪,因為他想念自己的家人了。

皇帝遠行,龍駕回宮,排場這麼小的,除了趙煦,恐怕也沒誰了。

遠行歸來,趙煦回家的第一件事情當然是去給自己的太后老媽請安了,當一身便裝的趙煦突然出現在自己老媽,朱太后的面前的時候,朱太后甚至還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直到趙煦對着自己的老媽跪地行禮之時,朱太后才身輕如燕一般的從凳子上一躍而起,撲向了趙煦,僅憑這一點,是完全看不出這是一個六十多歲了的老太太所擁有的身體條件,甚至還會有人認為朱老太后還身藏絕世武功。

「皇兒,你總算是回來了!!嗚嗚嗚……」用盡全身力氣把趙旭抱在懷裏的朱太后,那眼淚彷彿開了閘的大壩一般,淚流不息。

「老媽,您老人家能先把我鬆開嗎,我都喘不上氣了。」趙煦拍了拍自己老媽的後背說道。

興奮過後的朱太后鬆開趙煦,拉着他走到桌前坐下不斷的問長問短,趙煦知道這是自己老媽對自己無限的關懷,所以也是不厭其煩的回答著自己老媽的一切問題。

「皇兒,你說你也真是的,當時為何不與騏兒,牧兒還有群臣等一起回來,還非要帶着自己另外的兩個兒子在外邊遊盪,你不知道,那天你沒回來,為娘可擔心死了。」朱太后一邊拍著趙煦的手,一邊埋怨著對自己的兒子說道。

「娘,您也知道,皇帝雖然有着無數的眼睛和耳朵,但是皇帝也是人,只有這一雙眼睛和一對耳朵長在我我自己的身上,所以兒子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看,去聽,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情。」趙煦對自己的老媽解釋道。

「好吧,你做事總是有你的道理,為娘不管,你快去看看你的媳婦們去吧,我想你回來的消息她們應該已經都知道了。」

「既然這樣,那兒臣就先去看看她們,不過我晚上回來吃飯,要吃您親手做的奧。」趙煦調皮的對着自己的老媽擠了擠眼睛,然後龍行虎步的離開朱太后居住的慈明殿。或許有人會覺得趙煦作為一個大帝國的皇帝,怎麼能有這麼調皮,完全不符合皇帝身份的舉動呢,其實不然,不論人長多大,在自己父母的眼中他們永遠都是孩子,永遠是那個總躲在自己懷中撒嬌的小傢伙,為人子女的在自己的父母的面前保持童真的樣子,那麼自己的父母就會覺得自己同樣年輕。

皇帝回宮的消息自然是隨着趙煦等人走進汴梁城大門那一刻起就已經不脛而走,所有的大臣們紛紛進宮,向自己的皇帝老爺請安,不過趙煦是皇帝,所以他不會先去大殿等著大臣們,而此時的趙煦,直接擺架中宮,找自己的大老婆皇后孟芯瑤去了,而自己所有的老婆孩子都已經在這裏等候自己了,這也確實讓趙煦小小的感動了一把。

換了皇帝的常服,簡單的寒暄,趙煦眼中對家人的愛填滿了所有人的心房,趙煦所營造的家就是這樣,家人之間沒有各種各樣的勾心鬥角,而坦率,簡單,關懷,和諧,這些則都成為了趙煦整個家庭中的主旋律,因為他首先沒有偏執對哪一個孩子愛,更加沒有偏執對哪一個老婆的愛,對母親的孝順,對妻子們的尊重,對孩子們的疼愛,趙煦完全沒有因為忙於國事,而疏忽了對他們的哪怕一點點的愛,舉個簡單的例子,作為皇帝,趙煦則經常會去給自己的老媽洗腳,給自己的女人梳妝,陪年幼的兒孫玩的像個老頑童,而且,趙煦從一開始就提倡一家人一起吃飯,較大的活動全家一起參加,無論地位高低,並且他也是這麼做到了,言傳身教,讓整個家庭充滿了暖暖的愛。

「芯瑤,晚飯大家都去太后那裏,讓孩子們都帶着自己的妻妾,丈夫,丈夫的妾室,孩子們都一起來,大家今晚陪太后吃個團圓飯,為夫先去前殿見見諸位大臣們,散朝之後,我會直接去慈明殿的。」見過自己的家人之後,趙煦對自己的皇后孟芯瑤說道。

「好的夫君,您且去吧,剩下的妾身會安排妥當的。」孟芯瑤說道

然後,趙煦一指自己的幾個兒子說道:「你們幾個,跟我一起上朝。」

趙煦一直保持着宮內不坐轎,不乘攆的習慣,所以此時的他帶着自己的兒子們大步的向著大慶殿走去。

步入大殿,所有的大臣全部按照文武品階分列兩旁,所有人前面的小桌子上都擺放着茶水和兩盤糕點,這是趙煦按照漢唐時代上朝的規格給所有的大臣們準備的,宋代本來就是一個坐而論道的時代,經濟,科技,人文,飛速發展,而自從趙煦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整個宋帝國的戰車從緩緩前行,變成了急速前進,所以趙煦也就更不在乎那種「我坐着,你站着」的談論形式,用後世的一句廣告詞來說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山唿萬歲,百官落座,趙煦一陣寒暄,再聽完百官對自己的一頓吹捧,之後便是對此次戰爭進行論功行賞,該賞錢的賞錢,該陞官的陞官,皆大歡喜,然後又命令六部九卿對新攻佔的土地進行地域劃分,守牧官員,駐守將領,農商稅務,以及各種福利等等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之後,也已經是日暮西山時候,趙煦仍然發揚了摳門的優良品質,大袖一揮,讓所有的大臣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大臣們也早就習慣了皇帝沒事不請大家吃飯的習慣,也就沒再打擾趙煦與家人團聚的日子,躬身施禮之後,個自出宮開始夜生活去了。

要說宋朝的夜生活還是非常的豐富多彩的,因為宋朝不宵禁,且不用說那些專門做夜間活動的燈紅酒綠之地,就連那些亭台水榭,酒樓茶館,也都通宵經營,而汴梁城是整個宋帝國的中心,更是幾乎成為一座不夜之城。

趙煦在對塞爾柱的戰爭結束之後,並沒有放鬆對整各宋帝國的改革,因為他害怕有一天他離開了這個世界之後,漢民族會再一次的沉淪,同時,他也知道封建統治,在將來會被各種共和制,聯邦制,君主立憲制等政治形勢所徹底的代替,他也想讓自己所統治的國家綿延不斷,直至千世萬世,封建君主統治政治的形式則會成為大宋帝國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所以,趙煦一定要在自己還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做出徹底的改革。共和制和聯邦制完全不符合趙煦的思想,這是絕對不會選擇的,所以,君主立憲制則成為了趙煦的首選。

成立政黨,真正的由百姓自己選出符合自己意志的執政者,真正的由所有的納稅人去監督所有的執政者,這個國家的政府才會保持政府的廉潔奉公,而至於皇室成員的約束恐怕就只有趙煦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
上一章下一章

三百零七章 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