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 126 章

126.第 126 章

離開的時候,封蔚焦慮過度,擔憂余柏林太過正直善良,被那些刁民欺負,因此特意給他換了一隊長得最凶神惡煞的士兵,換掉了余柏林本身的侍衛。

侍衛:……

余柏林:……

只有省略號能代表他們此時的心情。

封蔚不但派了在戰場上廝殺過的士兵給余柏林充當臨時侍衛,還讓能說會道的官吏,去給余柏林充當臨時管家。

官吏笑眯眯的同意了。

家裏長短,財產糾紛什麼的,他最喜歡了。

余柏林繼續無語。

似乎這一位下屬的愛好有點怪異啊。如果他生活在現代,是不是每天八點檔的忠實愛好者?

不過封蔚一時擔憂過度,余柏林當來到馮家的時候,還真唬住了不少人。

也不能說唬住,他們在得知馮博聞去請余柏林來的時候,就已經被嚇到了。

倒是有人被金錢迷住了雙眼,說余柏林不過一外甥,管不得馮家的事。

那人立刻就被清醒的人給摁了。

「人家余大人深受天子大老爺信任,聽說天子大老爺奇珍異寶一屋子一屋子的送給余大人,馮家這點錢,他哪看得上眼?」一老者抽了一口旱煙,嘆氣道,「余大人是為馮博聞那小子撐腰來着。我們再怎麼說,不過是宗親而已。馮家的錢,本來就該馮博聞那小子得,沒我們什麼事。不然何苦要搶著去多養一張嘴?」

「說的也是,我們看着馮努好像多年沒聯繫余大人,都忘記余大人是他親外甥,他要是託孤,當然要托給余大人。」另一人滿臉羨慕,「要是能讓我家娃跟着余大人,我把我家全部財產都獻給余大人都可以啊。」

聽這人一說,其餘人紛紛露出恍然神色。

比起馮家那巨額的家產,好似跟余柏林打好交道,似乎才更誘人?

在這個時代,士農工商,能當個小官,那也是光宗耀祖的事。只有錢,沒有權,那就寸步難行。

因此許多大財主,都會想盡千方百計去捐一個小官來當。

對於他們這些,連馮努的財產都要窺伺,想要算計人家馮家小兒郎的人而言,要是能討好了余柏林,得一個官噹噹……

一些人只想一想,就忍不住露出垂涎的表情。

他們也不想想,都做出這種事了,只說幾句好話,余柏林鳥他們才怪。

這時候,余柏林身邊的「侍衛」和「管家」就發揮作用了。

余柏林只需要全程擺着一張臭臉,展現他的官威,然後一句話都不用說,讓「管家」說話就成了。

其餘人也沒覺什麼不對。

如果余柏林真態度溫和了,他們還真會上杆子往上爬。

但余柏林舉止威嚴,態度冷淡,他們立刻就慫了。他們之前想了千遍萬遍的應對之話,現在統統抓瞎,唯唯諾諾的連話都說不全。

看着那一隊帶着血型之氣的「侍衛」,腿都嚇軟了好吧?

這個時代的普通百姓見了本地縣官,都跟老鼠見了貓似的。現在見着余柏林這種大官,還能站着,就算不錯了。

「管家」笑眯眯的將所有事都解決了,並協助召來宗族,趁著馮努還清醒著,將家產一筆一筆的分割了。

本來這些東西全該馮博聞繼承。但馮努只讓馮博聞讀書,並未教他經商。所以他只留給了馮博聞足夠用一輩子的錢財,然後又捐了一部分購買祭田,安撫宗族。

其餘的,都交給了自己的好友。

那位好友,現在也成為了皇商。

這財產分配方式,讓宗族的人十分驚訝。

雖然錢他們已經不準備要了,馮努肯購買祭田他們已經很驚喜了。但難道這些錢不是該都留給馮博聞嗎?再不來,也要送給余柏林,讓余柏林照顧馮博聞吧?給一個外人,是什麼意思?

他們忙看向馮博聞和余柏林,想從他們臉上看到不悅和震驚。

出乎他們所料,兩人都很平靜,似乎早就知道這件事了。

兩人的確是早就知道了。

馮努將自己所舉理由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馮博聞。

馮博聞沒學過經商,馮努也不準備讓他走商人這條路,甚至是皇商,也比不過一小官。

至於錢,馮博聞平日生活並不奢侈,留下的錢,足夠他一輩子不愁吃穿。更何況,馮努知道,余柏林也絕對不會放着馮博聞不管。

馮努想儘可能的為馮博聞鋪路。

他不送錢給余柏林,是知道這樣明目張膽的送,反而會給余柏林增加麻煩,說不得還會有人以此為把柄,彈劾余柏林。

他作為皇商,可是與許多官員打過交道,對官場中的彎彎道道不說特別了解,也是略知一二。

何況,余柏林並不缺錢。

先不說京中日進斗金的百香樓等產業都有餘柏林的影子在裏面,就說海上貿易一事,賺錢最多的不是皇商,而是皇上。

而皇帝陛下的那一份子中,就有德王和余柏林的一份錢。

能綁住余柏林,讓余柏林心甘情願幫助馮博聞的,只有之前的感情投資。

除了在馮博聞一事上,馮努反應過度之外,其餘事情上,馮努對余柏林好的沒話說。

馮努問心無愧,又對余柏林品行十分了解,所以才敢做出此事。

余柏林此次前來,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

馮努了解余柏林,余柏林何曾不了解馮努?

馮努即使不明說,余柏林也知道馮努的考慮打算。

只要馮博聞自己爭氣,他自然會幫襯著馮博聞。而馮努將大半財產交給自己同樣作為皇商的好友,並且將家中積攢的字畫古籍等風雅之物,偷偷都送給了另一讓馮博聞經常借住的那一位好友,都是用錢財換人情。

為了馮博聞,馮努即使病入膏肓,也步步斟酌,恨不得在咽下最後一口氣之前,替其鋪平所有道路。

余柏林來的時候帶來了封蔚府中供奉的大夫。大夫替馮努診斷之後,搖搖頭,表示無能為力。

馮努是老了。

只是因為精力消耗過度,提前老了。

而老,是治不了的。

「舅舅,你放心。」余柏林嘆了口氣,「博聞很懂事。」

馮努渾濁的雙眼變得清明,他愣愣的看着余柏林,然後視線轉到馮博聞身上,之後一直仔細看着馮博聞,好像怎麼看也看不夠。

直到最後閉上雙眼。

馮博聞握著馮努的雙手,哭不出聲音,只獃獃的流着眼淚,好像失了魂一樣。

他剛出生便失去了父母和奶奶,現在連爺爺都失去了。

至親之人,一個也沒有了。

之後,他便是孤家寡人了。

以前馮努遠航的時候,馮博聞雖然孤單,但至少知道遠方有着親人,有個盼頭。

現在這個盼頭也沒了。

余柏林看着馮博聞,想起了自己。

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他都沒有父母緣。

有八字先生說他命硬,說不定是真的。

「你要守孝三年。這三年,我會派人跟着你,教導你如何處理家事。雖然要讀書,但俗世經濟,你還是要懂的。你要科舉做官,這些遲早要接觸。」余柏林道,「之後,你可要隨我繼續讀書?」

馮博聞搖了搖頭,道:「既然爺爺不讓我多和皇家接觸,希望我安穩一輩子,我就要完成爺爺遺願。」

「若我有能力,一直科舉做官,到了京城,說明即使我再來見表叔,也不會拖累表叔。」馮博聞哽咽道,「到時候,爺爺也該放心了。」

余柏林又嘆了一口氣,算是默許了。

既然馮博聞主意已定,他也不再多言。

只是馮博聞身邊的人,他要好好斟酌一下,不但要護得住馮博聞,也要能教導他才成。

他除了幾位好友之外,和其餘讀書人的關係並不親近。但他的友人們交友廣泛,說不得能為馮博聞尋的一西席常住,不僅能教導馮博聞讀書,還能順帶能照看一二。

馮努離世之後,余柏林知道馮博聞處理馮努身後之事,然後準備陪着馮博聞扶棺回鄉。

在余柏林來見馮努的時候,當地官員紛紛想來拜見,都被余柏林擋了回去。

此次是喪事,哪裏是這些人套近乎的時候。

不過這些人若是以弔唁的名義,余柏林也不好擋人出去。

還好這些人都算人精,知道不可能在別人悲傷的時候去做什麼過分之事,起了反效果,惹了余柏林生氣,那才是得不償失。

馮努離世,馮博聞斬衰三年,余柏林也要服小功五月。

余柏林不用像馮博聞一樣結廬而居為其守靈,只需在家服小功。馮努祖籍在京城範圍,余柏林正好回一趟京城。

在馮努去世的時候,余柏林便向皇帝陛下上了服小功的摺子。

只有丁憂才需要去職守孝。余柏林服小功,待馮努入土為安之後,還得匆匆趕回瀛洲,只是需要披麻吃素,不得宴請而已。

余柏林本想順道回一趟京城,檢查檢查京中產業,並不打算去見友人和大寶小寶。

畢竟有孝在身。

誰知道回去當晚,就見着大寶小寶在家裏候着了。一大一小一模一樣討好的笑臉,讓余柏林忍俊不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世文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盛世文豪
上一章下一章

126.第 126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