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1646年歷史

1644-1646年歷史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克了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

李自成起義軍佔領北京后,迅速墮落,臣將驕奢,同時因為爭奪陳圓圓的緣故,激怒了吳三桂,將他逼向了滿清。

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

李自成戰敗,退出北京,在河南、陝西繼續抗擊。

清軍攻陷北京后,集中兵力,繼續向關中的大順軍發動進攻。大順軍被迫兵分兩路退出關中,經襄陽進入湖廣。

南方,福王朱由崧在江北四鎮總兵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以及鳳陽總督馬士英的支持下,監國於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改次年為弘光元年。

此時,大順軍佔據了湖北一部分,張獻忠的大西軍據四川一帶,滿清據有東北、西北、華北的大部分地區。明朝的殘餘勢力據有淮河以南的中國半壁江山。

1645年三月,滿清開始南征。

此時弘光政權內部正進行着激烈的黨爭,爆發太子案,湖北的左良玉不敢跟李自成的大順軍正面交戰,以「清君側」為名,順長江東下爭奪南明政權。

弘光朝政的內閣首輔馬士英被迫急調江北四鎮迎擊左軍,致使面對清軍的江淮防線陷入空虛。

1645年四月,左良玉在行軍途中,病死在九江舟中。

左良玉的手下秘不發喪,共同推選他的兒子左夢庚為軍主。

左夢庚率余部投降清朝,滿清順勢佔據了湖北等地,同時也擁有了大量的船艦,長江天險不復存在。

清軍輕易攻破了徐州、揚州。

揚州池破時,清軍屠城,揚州百姓死難八十萬,史稱「揚州十日」。

隨後,清軍渡過長江,攻克鎮江,弘光帝急忙出逃去蕪湖。

五月十五,弘光政權的眾大臣獻南京降清;

五月二十二弘光帝被俘獲,送往北京,翌年被清軍處死。

南京失陷后,1645年閏六月丁未,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於福建福州稱帝,改元為隆武。

在朱聿鍵稱帝后約40天魯王朱以海監國於浙江紹興。

一國二主的局面,讓隆武政權與魯王政權為了為爭正統地位而形同水火,各自為戰。

清軍再度南下時,隆武政權和魯國政權都沒有建立穩固的防線。

1646年五月,滿清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乘虛突破錢塘江,紹興、杭州、義烏、金華等城相繼失守。

魯王朱以海流亡海上,走石浦,后至舟山。

八月,看到滿清步步緊逼,同時又聽到許諾封自己為閩粵總督,鄭芝龍決心投靠滿清,鄭芝龍下令鎮守福建北大門的仙霞關守軍全部撤回安平,同時也召回了自己領兵在外的的大兒子鄭成功。

隆武帝朱聿鍵聽到后出逃至汀州被擄,絕食而亡,

1646年十一月十五,鄭芝龍不顧鄭成功苦諫,北上福州降清。滿清反悔,將鄭芝龍挾持上京,同時派兵攻打他的老巢安平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帆戰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風帆戰艦
上一章下一章

1644-1646年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