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弱雞不是一天煉成的!

第45章 弱雞不是一天煉成的!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從表面上看,奧匈帝國也是一個擁有65萬平方公里土地,開戰前5000多萬人口的歐洲大國!怎麼真正打起來就那麼肉雞呢?以至於奧匈帝國在戰爭中都將一些榮譽部隊的稱號取消了。原因很簡單,打得太丟人了!

正所謂成功和勝利不是一蹴而就,賣相如此之好的弱雞之所以能成為弱雞那也是有原因的!奧匈帝國的悲催不是某一個因素導致的,因為世界上沒有哪個因素有這麼強大的作用!

說起奧匈帝國為什麼會悲劇,只要對歷史稍微有些了解的都會說道奧匈境內悲催的民族問題。以1914年1戰爆發時為例,人口佔總人口比例3%以上的民族就有11個,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民族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所佔的比例分別為23%和21%!這兩個所謂的主體民族即使在自己的國家內的人口也占不到總人口的一半啊!

然後捷克人12%,波蘭人11%。捷克人還好一些,算是哈布斯堡王室的老臣民了,而波蘭人加入奧匈帝國可是當年三家瓜分波蘭的產物!塞爾維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一共占人口總數的9%.這些人和俄國人是同一個民族,再加上塞爾維亞的鼓動,分離傾向日趨嚴重,歷史上費迪南大公去哪幹什麼?然後又發生了什麼,大家都懂!所以說整個奧匈帝國再民族性上就是一盤散沙!

而民族的問題自然影響到軍隊的問題。畢竟軍隊也是人構成的!沒有一個民族能作為軍隊中可以信任的主體民族。如何一邊保證部隊規模一邊強化軍隊的對內控制作用成為了弗里茨皇帝必須面對的問題。

所以奧匈帝國將部隊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帝國國防軍,一種是地方部隊,前者是奧匈帝國的精銳部隊和機動兵力,作為對外作戰和對內鎮壓的支柱。他們的指揮官大部分從貴族中選擇,從指揮層開始保證對皇室的效忠。這支部隊是奧皇最信任的部隊。

而就這支被奧皇視為精銳的、可以信賴、大力培養的部隊依然被民族問題搞的一塌糊塗,按照規定,這支部隊按照通用語言分為兩種,分別為奧地利團和匈牙利團,這種用所說的語言來區分部隊的做法也算是空前絕後了吧!

但是不要忘了,這兩個民族的人數都沒有一半!你從各地招過來的諸如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拉夫人、馬扎爾人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啊!再加上各方方言橫行。造成了即使統一以某種語言作為標準用語依然無法高效的指揮部隊,當時的教育水平非常有限,尤其是戰爭開始后擴軍后臨時徵兆的部隊,你能指望也給剛放下鋤頭語言不通的農民有多高戰鬥力嗎?

相反,反倒是地方部隊至少在語言和民族的問題上要好很多,至少大家都是來自一個地方的,語言相同,甚至入伍前抬頭不見低頭見。關係好得很,所謂上陣父子兵吧,期表現反而更好一些。

除了最基本的指揮問題之外,隨着戰爭規模的持續爆發,各種民族思潮等等問題被殘酷的戰爭激發並且不斷放大!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帝國防衛軍,隨着戰爭的進行而發生了各種嚴重的問題。以往的設定和預防措施被證明沒有卵用!

貴族軍官依然可靠,但是戰爭中隨着有經驗的貴族軍官不斷犧牲,新上來的軍官是否可靠就難說了,對帝國能有多少感情也難說了,享受較高待遇的帝國士兵開始也是可靠的,但是那些補充的各個民族中下層人士就完全和可靠兩字不挨邊了!勃魯希諾夫攻勢為何能成功?和不少民族士兵抵抗意志脆弱,不戰而降有極大的關係!不是俄國人太猛了,而是奧匈太水了!

同樣,在帝國防衛軍中表現不好的時候,守護本土的地方守備部隊卻在防禦作戰中表現不錯,比如說蒂羅爾射手部隊,當意大利人突然宣戰後,這支部隊在近乎懸殊到無法計量的情況下拖住了意大利部隊的進攻,而被奧匈政府授予了皇家射手部隊的稱號。不過這也一支部隊在防禦自己家鄉勇猛異常的同時,對於其它戰場的戰局同樣漠不關心,如果不是被指揮官忽悠的話,他們甚至不願意支援相鄰戰區的友軍!

於是乎擁有這樣一支部隊的奧匈帝國還敢打世界大戰,穿越者不得不對老弗里茨的自信和驕狂說一聲佩服!沒有民族凝聚力、沒有共同信仰、各種分裂和民族思潮橫流的部隊能堅持4年,也是怪不容易的!

除了人的問題之外,奧匈帝國的裝備問題同樣非常嚴重。以開戰時為例,看看奧匈帝國的部隊和火炮數量比例你就能知道奧匈部隊到底是個什麼水平!先不說西線了,英法德三國的精銳部隊雲集,用這些部隊來對比奧匈部隊那是欺負它!單純就東線來說,奧匈部隊甚至連俄國都不如!

東線開始時,由普利特威茨指揮的德國第八集團軍一共擁有4個軍和數個獨立師級單位,總兵力為16個師,20萬人和1044門火炮。(重炮數量少一些,一共才156門。)一個師平均65門各種火炮。

俄國人則集中了6個集團軍,一共擁有52個步兵師和21個騎兵師,一共擁有3203門火炮,平均每個師有43門火炮。其中兵力最強的第二集團軍,擁有14個師,702門火炮。

好了,咱們現在開始看看奧匈軍團!奧匈怎麼着從表面上看也是一個大國,擺出來的架勢倒是挺嚇人的!一字排開了4個集團軍,35.5個師的步兵和11個師的騎兵,總兵力也有85萬!但是,但是作為最重要的支援火力的炮兵才擁有1728門火炮!平均一個師才37門火炮啊!而且就這樣一支部隊中還充斥着大量的舊式火炮。

然後雙方在加里西亞地區進行了第一次碰撞,在320到400千米的站線上,俄國5個集團軍和一個支隊的兵力對抗奧匈4個集團軍和1個後備軍的兵力,在長達一個多月的交戰中,奧匈部隊損失40萬,其中10萬人被俘!而俄國損失23萬,在德法英三國看來裝備不咋地,部隊素質也不咋地的俄國終於在奧匈帝國身上找到了自信!要知道,這些部隊可是當初奧匈最精銳的部隊啊!(這個資料出自毛子資料,不過對比其它數據后,感覺差不多。)

開始就這麼慫,後來就更慫了!火炮庫存量少的可憐,當意大利參戰,奧匈帝國甚至要動用一門不知道什麼時候製造的65MM青銅炮......。正因為這樣,穿越者認為奧匈帝國的軍火市場還是大有可為的......。

第二更奉上~~~,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德意志崛起之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德意志崛起之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45章 弱雞不是一天煉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