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背景

背景

上古時代,南方的炎帝與自己的孫子蚩尤不睦,幾經爭鬥后,終被蚩尤驅逐到北方。

蚩尤乃九黎族酋長,背生雙翼,面如牛首,生性好戰,部族人皆稱之為戰神。蚩尤有九九八十一個兄弟,皆為獸身,銅頭鐵額,卻能人語,以砂石、鐵塊為食,俱力大無窮、本領通天。

后炎帝親到昆崙山,求助於黃帝。因二人乃同父異母的親兄弟,黃帝自不能坐視不理。黃帝心中早已知曉蚩尤的野心,他如今敢滅掉炎帝的部族,相信很快便會輪到自己的部族,蚩尤即連與炎帝的祖孫之情都能不顧,更何況自己呢。

於是,黃帝與蚩尤率部族展開大戰。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不僅善鑄兵器,且能驅使野獸,又加上苗民驍勇、精蠱術,而黃帝的族人因都是些普通人,所以根本不能與之抗衡,蚩尤一方勝戰連連。

后蚩尤施法術,散佈彌天大霧,使得黃帝的人馬失去了方向。黃帝率部族被迫困於太山已整整三天三夜。看着傷亡慘重的族人,炎帝憂心如焚。無奈之下,他雙手合十,雙膝跪地,誠心向蒼天祈禱。

就在這時,天神九天玄女腳踏七彩祥雲,自天而降。她賜予黃帝天書十二卷,並親授其破敵之法。最終,黃帝大敗蚩尤於涿鹿,並活捉了蚩尤。為了避免其死後殘存靈力作怪,亦為了殺一儆百,警示後人,他下令手下大將應龍親將其斬殺於涿鹿荒野,並命人秘密將蚩尤的屍、首分別葬於相隔甚遠的兩個地方。

九黎族部眾在失去酋長之後,其中大部分順勢投入黃帝部落,一小部分倉惶逃回南疆。

黃帝大勝后,為告謝蒼天庇佑,在太山舉行了盛大的祭祀儀式。他命人在太山極頂建玄女祠,四時供奉香火。又親自將那十二卷天書置放於太山之阿的靈洞,那裏乃是太山靈氣集聚之地,並命手下大將應龍在此看守,以防歹人覬覦。

而後,黃帝建立天庭,與凡人分庭居住。因天庭初建,眾天神忙於諸事,對凡間之事也就疏於關心了。蚩尤被殺后,他的嫡親後裔隨苗人逃回南疆,就此保住了血脈,。

不知過了幾世幾載,從南疆那邊突起一支異軍,領頭人姓姜,名沖,自稱戰神蚩尤後裔。他率一眾苗民在南疆的蒼山建滅天教,供奉戰神蚩尤,旨在覆天滅神,自此人間又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眾天神見凡間又起波瀾,致使生靈塗炭,憐憫之心油然而生。可又因限於天規,不便太過插手。商討過後,只好將那應龍從太山召回,又另派一天神下界。讓其指引一根骨資質俱佳、心底純善之人來到太山,親授以天書,並將黃帝當日戰蚩尤時手中所持的昆吾劍相贈。此人不負眾神所望,修習天書不久,便有所成。

他名喚林風,自幼性喜尋仙問道。因九天玄女隸屬道教,固天書中含有道教的無上妙法。林風得授天書後,於四十歲上悟道。他捨棄俗名,自起道號道無,道法日深。

道無於四十五歲上,始創太山門,正式開山授徒。因天書道法精深,太山門立派不久,便在世間名聲大噪。沒過幾年,太山門在名門正派中的地位,便已超過了久以成立的瀆山劍門、雲台山的蒼梧庵兩派,與清涼山的清涼寺齊名。

道無真人為人甚為勤勉,一生收徒三十三人,皆有所成。後來,這三十三人俱成為太山門的中流砥柱,他們各自收徒,使得太山門一時人頭攢動,在江湖中的名望越來越高。

正道中,以太山門、清涼寺兩大門派為首,率眾門徒,多年來與滅天教相抗爭,才使其並未在世間掀起太大波瀾。

道無真人於三百零八歲羽化。他在羽化前將掌門之位傳於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玄清子。玄清子乃是道無真人的第二十九名弟子,為人嚴謹、少言,雖入門晚些,但道法卻在一眾弟子中出類拔萃。道無真人最看中他的,就是有主見,行事果敢,心思縝密。玄清子在師兄弟中威望亦頗高,由他接掌掌門之位,門中無人不服。

玄清真人自十二歲,便入太山門,於五十八歲接掌掌門一位。他一生總共收徒五十六人,於二百六十七歲羽化。羽化前,將掌門之位傳於了自己關門弟子玉虛子。

玉虛真人於四十二歲坐了太山門掌門之位。他一生收徒甚少,只收了五個弟子,四男一女。其中大弟子常清,二弟子常守,四弟子常靜,皆為出家入道之人。而三弟子風正陽、五弟子喬宇為俗家弟子。那四弟子常靜是五名弟子中的唯一一名女弟子。

太山門在玉虛真人的執掌期間,門規森嚴,門徒眾多。因太山門人以扶危濟困,行俠仗義為己任,所以使得其在世間的威望越來越高,就連一直與其旗鼓相當的清涼寺,一時也只能望其項背。

殊不知,這風光卻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在不久之後的一場正魔大戰中,整個太山派竟幾近覆滅。玉虛真人同輩的幾十名師兄,在這一戰中竟只剩得二三人,自就連他己也重傷身亡。雖他座下幾個弟子得已保存性命,可太山門也是門徒凋零、一蹶難震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凡女仙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凡女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