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林如海敬重自己的嫡妻,待賈母也尊敬的很,每日裏都會前來關懷一二。劉姥姥最是知本分的,從不插手林府的事兒,只每日照看林黛玉,見她小小的一個人,身上都沒二兩肉,很是擔憂。這在孝期,啥也不能吃,也不曉得林姑娘能不能吃的住。

劉姥姥忙着照顧開解林黛玉,倒不覺得無聊,邢夫人跟王夫人就不行了,這些日子,沒個姨娘給她們晨昏定省,府里的東西又看的著摸不著,吃的還是孝期的飯菜,種種不順心,越發想念京城榮國府的日子。賈赦跟賈璉兩父子因着在外頭跑腿,倒是長了不少見識。特別是這江南水鄉的美人,真正是韻味十足,頷首淺笑,眉宇間滿是溫柔體貼,可不比家裏的母老虎好上一百倍,只是到底還在喪期,兩人只能過過眼癮,有老夫人坐鎮,哪裏敢做出些出格的事兒來。再者,林如海身居要職,深得帝寵,更是不敢得罪於他,因此,除了心裏懨懨,面上倒也知禮懂分寸。

劉姥姥冷眼瞧著,賈府眾人倒是無礙,若不是禮法拘著,這會兒還不定怎麼樣了呢。倒是林姑爺,可真正是個好人,她老婆子兩輩子才碰到這麼一個,鄉下漢子再疼老婆的,兩杯貓尿一喝,心裏一不痛快,還是對着頭打。這林姑父,長的文質彬彬,性子也和善,也不怪賈老夫人要將閨女許給他了。

唉,只可惜賈家姑奶奶走的早,福氣不夠。

這日,林如海又是一臉憔悴的來給賈母請安,見林黛玉面色微微有些紅潤,心裏很是感動,想着當初岳父待他的幫助,如今岳母又不遠千里趕來,如此大恩,此生怕是還不了了。

林黛玉窩在劉姥姥懷裏,軟軟的喊了聲爹爹,林如海淺笑摸了摸林黛玉的髮髻,坐在一旁的黃花梨木椅子上與賈母說話,衣食住行,事無巨細,劉姥姥越發覺得他行事體貼,只覺得林老太太是個幸福的,有這個兒子,比人家三四個加起來還好。

「姑爺,不是我老婆子愛管閑事說嘴,我瞧你這身子,太單薄了些。你可得找個大夫仔細瞅瞅,仔細養養。不管咋樣,你還有個閨女指望你呢。」劉姥姥見林如海身型單薄,面容憔悴,不由勸道。往年在鄉間的時候,也見過沒了媳婦,氣色不好的,可再不好,跟林姑爺比起來,那也好了幾個頭。

林如海淺笑着點點頭,又見林黛玉在賈母懷裏,很是依戀,心下一動,著婆子將林黛玉抱走後,對着賈府雙膝跪地,道,「今日還有一事有求於老夫人,我兒黛玉年幼失母,如海唯恐其無人教導,只求老夫人憐惜,將她帶在身後,仔細教導,待日後議親也不至於留下話柄。」

劉姥姥連忙讓林如海起身,電光火石間想到,這世人議親有個五不娶,喪婦長女不娶,可憐的林姑娘不就是這個情況。

「如海,黛玉身子弱,我自是打算將她帶回京城,親自教養。有太醫時不時看看,也會好些。你且放心,她是我親外孫女,敏兒統共這麼一個孩子,我自會護着她。」劉姥姥忙道。

想當年,她先是喪子后是喪夫,她唯一的閨女議親的時候,她也沒少受閑氣,只恨不得一根布條掛樑上,一了百了,省的那些個嘴碎的說她拖累閨女,什麼老寡-婦,老不死啥的。

這人,不管在哪裏,都擺脫不了閑言碎語,她但凡有一點想不開,後來能有那樣的福氣。古話說的好,先苦后甜。

劉姥姥本就稀罕林黛玉這般靈巧的姑娘,又因着她身世坎坷,心中頗為疼惜,再者,這林如海如今也算她的女婿,想想,這兩輩子都落了個好女婿,也是福分。

因着林黛玉有了落腳地,林如海這心裏就放下了大石頭,沒日沒夜的忙着公務,人越漸消瘦下來,劉姥姥一瞅,這林姑爺瞧著不對啊,感情之前那是跟她託孤呢。

想着前世林姑娘的命運,劉姥姥心裏頭不滿了,覺得這林姑爺瞧著樣樣都好,但內里還是糊塗的很。當天林如海前來看望的時候,直接將林如海留了下來,見他瘦的皮包骨,一副身無可戀的模樣,那點子不滿就消去不少。

「姑爺,我瞧你這些日子倒是不管不顧起來,自個兒身子不管了,黛玉你也不要了。」劉姥姥開口直說,她本就不喜歡那些彎彎道道,幾日下來,也覺得林如海這女婿好,在她眼裏,跟王員外狗兒差不多。

「勞老夫人擔心,如海深感惶恐。」林如海忙道。

劉姥姥皺眉,這讀書人雖然值得尊敬,只一點,說話,她這老婆子只能聽個半懂。劉姥姥也不讓林如海講話,省的說些她聽不大懂的,直接道,「姑爺,我曉得敏兒走了,你心裏難受,但是你不能這麼糟蹋自個兒,不是我老婆子嘴閑,你這個做爹的實在不成樣子,你說,這些日子你可有關心關心玉兒,她這麼大點兒,一下子沒了母親,你還想她沒了爹啊。我跟你講,我老婆子是想護著玉兒一輩子的,但是我老婆子黃土都埋到脖子上了,能護的了多久。縱然能護得了玉兒出嫁,這出嫁以後呢。這出嫁的閨女,沒個娘家扶持,被人欺負了咋辦。那時候我老婆子兩腿一蹬,指望誰?指望她舅舅還是她舅母。」劉姥姥說到激動處,唾沫星子亂飛,她反正不在意,心裏頭還氣林如海不曉得愛惜自己。

當年那麼些人說她連累她閨女,她都沒捨得死,她只想着,若哪日她真沒了,留了下閨女一個人,哪還有人真心關心她。她老婆子再老胳膊老腿,閨女要是被欺負了,也能拿着菜刀給人拚命。且家裏還有兩畝地,她吃少點,還能給閨女存點。萬一她不在了,那兩畝地閨女碰都碰不著。

俗話說的好,好死不如賴活着。她昨個問了大夫,說這姑爺是心裏難受,要是好好的,還能活個幾十年,要是再這麼折騰下去,就怕活不長久。

劉姥姥就不懂了,這大戶人家,一個個的,咋就不曉得好好活着,不是自個兒折騰自個兒的身子,就是給自個兒招陰司報應。想她老婆子,不比他們慘多了,吃不飽穿不暖,兒子老頭子都早早沒了,如她們這般想不開,她老婆子只怕投胎多少回了。

看着林如海,劉姥姥心裏頗有些氣憤,只覺得這林姑爺不曉得惜福,直接又道,「姑爺,我實話跟你說,我那賈府,看得千好萬好,可內裏頭,不幹凈的事兒可不少。我老婆子年紀大了,精力也比不得以前,要是萬一招呼不到,玉兒被人欺負了去,咋辦。至於她舅舅舅母,都不是濟事的人,我勸你還是莫要想的太好。你這麼大的官老爺,什麼事查不到,我老婆子臉皮子厚,不怕丟臉,你自個兒去查。」

自打有了賈母的記憶,劉姥姥就跟在台下看戲似的,那屋子裏頭一出一出的,可比外頭唱大戲的精彩多了。當年她進榮國府的時候,可是聽了不少林姑娘的壞話,嚇的她老婆子都不知如何是好。她也只能裝瘋賣傻,生怕牽連進去,她不過是個打秋風的鄉下婆子,那府裏頭,一個丫鬟都能擰死她。除了心裏感慨,能做啥。

到後頭,賈府落敗,她還打聽林姑娘的消息,哪個曉得年紀輕輕就那麼沒了,到最後也就一個丫鬟扶著棺回了林家。

雖被劉姥姥罵,但林如海心裏卻感動的很,他只以為劉姥姥說的是大舅子賈赦並其繼妻邢夫人不好,至於查賈府,也不過是玩笑話,怕是她對兒媳兒子有了不滿,於是勸道,「老夫人莫氣,如海曾聽敏兒說過,她那二哥最是守禮有本事的,很有些文人風骨,有政老爺在,賈府自然規規矩矩的。且敏兒辭世之際,曾說與老夫人商議了兩個玉兒的親事。如此,玉兒往後也不必愁了。都是自家親眷,哪能不護著。」

林如海不過想着安慰賈母,誰料劉姥姥聽了,一下子站了起來,怒道,「林姑爺,你這般推脫,當真不管玉兒了。那榮國府再好,需要你將女兒送過去給人當童養媳,啊。我看你真正是糊塗,這自古婆媳就是問題,你當二太太心裏沒有別的想法,我倒是聽說,二太太的姐姐薛王氏有個女兒叫寶釵,生的珠圓玉潤,想要聘過來給寶玉做媳婦呢。」

劉姥姥這話說的重,但她心裏也着實氣憤,只覺得這林姑爺面上瞧著和善溫柔,內里卻倔的很,在小事上也糊塗,難不成嫌棄玉兒不是兒子。

劉姥姥七想八想,竟覺得林如海這人看着好,其實未必。氣狠了,倒是忘記收斂自己的鄉土氣息,對着林如海就是一通罵,又讓人找大夫,這種人,說不通,只能壓着他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當劉姥姥成了賈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當劉姥姥成了賈母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