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

相關資料

元會,古神話記時單位(量劫)

無極化生天地萬物,其時間與空間原是無窮無盡,空間的總集稱為「宇」;而時間的總集則稱為「宙」。

為便於紀元,乃在無窮延伸的時間中,取天地循環終始為一巡,稱為「元」,以「元」作為計算時間的最大單位。其下又分有「會」、「運」、「世」、「年」、「月」、「日」、「時」、「分」、「秒」等單位。

其關係如下:

(見上表)

1日=12時(辰)

1月=30日

1年=12月

1世=30年

1運=12世

1會=30運=10800年

1元=12會=129600年

眾所周知,六十秒為一分鐘;六十分鐘為一小時。然而中國人原來所稱的「時」乃是指「時辰」,而不是「小時」。

古人依八卦的觀念,將一時辰刻劃為八等份,每一等份稱為「一刻」,約有十五分鐘。所以一時辰合計為一百二十分鐘。日後為與時辰有所區別,乃將西洋合六十分鐘的「Hour」稱為「小時」,因此一時辰即二小時。

一日:地球自轉顯示著太陽的出沒,因此有晨、昏、晝、夜的現象,這是最基本的單位——日。一日之中分為十二時辰,依地支定名而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時辰。亦即合二十四小時。

一月:以月球一次盈虧,約三十日為一月。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當太陽和月球在天球上經度相同時,月球的背光面向著地球,所以看不到月光,叫做合朔,定為陰曆月的開始,當月球繞到距日180度時,受光面全部對着地球,我們可見一輪明月,叫做望。月球由朔至望再回到朔平均約29.5日稱為朔望月,此為陰曆月的長度。

一年:以十二月為一年。然而月份因以月球周期為準,年的長度以太陽年為準。為使月份與季節寒暑相配合,因此加上閏月的設計。稱為「陰陽合曆」。農民依照這種曆法進行農事,所以稱為「農曆」;因為緣自夏朝,所以又稱為「夏曆」。

積三十年為一世;積十二世為一運;積三十運為一會。

「一元」也依十二地支排列,因而有十二會。一元結束后,接着下一元的開始,宇宙中又開創新天地。謂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因此,如果以年計算,則「一會」計有一萬零八百年,如下式:

1會=30運

30(運)x12(世)x30(年)

10800年(見時運對照表)

「一元」即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如下式:

1元=12會

12(會)x30(運)x12(世)x30(年)

129600年(見時運對照表)

天地履一元會,其循環轉變如下圖(暫缺):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兩儀:子至巳,為六陽;午至亥,為六陰。

天地萬物生於子會,極於巳會;衰於午會,而終於亥會。這是陰陽兩儀互為消長的關係。

當陽升時,自無入有,而化生萬物;在陰升時,則自有返無,萬物返還無極,如此循環不已。

四相:天地循環分「四古」:

太古、上古、中古、下古。

亥、子、丑三會為太古,是天地之「分」。

寅、卯、辰三會為上古,是天地之「化」。

巳、午、未三會為中古,是天地之「關」。

申、酉、戌三會為下古,是天地之「合」。

自太極生陰陽兩儀,天地為兩儀之大者。天地間的萬物無一不是兩儀所生,無一不是負陰抱陽,四象變通,八卦成形。

如一日之中,自子時到午時謂之上午,為陽;從午時到子時謂之下午,為陰。其中又分晨、午、夕、夜,為一日之四象。

又如一年中,自冬至后的春生、夏長為陽;夏至后的秋收、冬藏為陰。而春、夏、秋、冬即為一年之四象。

大學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當一元會數盡,天地結束,大混沌以後,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子會再開天,丑會再闢地,寅會再生人,又開創新紀元。如此周期性之循環,乃是宇宙間自然規律的功能。

而今正是午未交替,為天地之關,如四季之末三秋,如一日之夕陽黃昏……

元會

初歲元祚,吉日惟良。

乃為嘉會,宴此高堂。

[尊卑列敘,典而有章。]

衣裳鮮潔,黼黻玄黃。

[清酤盈爵,中坐騰光。]

珍膳雜遝,充溢圓方。

[笙磬既設,箏瑟俱張。

悲歌厲響,咀嚼清商。]

俯視文軒,仰瞻華梁。

願保茲善,千載為常。

歡笑盡娛,樂哉未央,

皇室榮貴,壽考無疆。

作者:曹植

曹植(192~232),三國時魏國詩人,男。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余,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鬥爭中漸佔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從一個過着優遊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謚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混沌初開,生靈萬物俱無,天地連成一片,只在其間孕育著一株混沌青蓮,那青蓮有葉五片,開花二十四瓣,結成一顆蓮子。待得億萬年期滿,蓮子裂開,盤古大神手執開天斧出世,盤古大神因不滿混沌中那無窮無盡的壓抑,遂用那開天斧將天地劈開。天地初開后,天地不穩,盤古大神便頭頂藍天,腳踏大地,每日長高一丈,使天每日也增高一丈,地每日也增厚一丈,經過一萬八千年,天地定型。后盤古大神有感於天地間萬物皆無,便身化洪荒:左眼為日,右眼為月,頭髮成繁星點點;鮮血變成江河湖海,肌肉變成千里沃野;骨骼變成草木,筋脈變成道路;牙齒變成金石,精髓變成珍珠;氣為風雲,聲為雷霆,汗成雨露;盤古大神倒下時,頭與四肢化成了五嶽,而脊樑卻成了天地間的支點不周山脈……肚濟卻化成了一片血海,那血海方圓幾萬里,裏面血浪滾滾,魚蝦不興、鳥蟲不至,天地戾氣全都聚在了此處,洪荒眾人將此處喚做幽冥血海。在盤古大神倒下的瞬間,從身上逸出三道清氣和十二道濁氣。三道清氣上升化為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通天道人。十二道濁氣下降化為了十二祖巫,分別為:蓐收:金之祖巫。句芒:木之祖巫。共工:水之祖巫。祝融:火之祖巫。天昊:風之祖巫。玄冥:雨之祖巫。強良:雷之祖巫。翕茲:電之祖巫。帝江:空間速度之祖巫。燭九陰:時間之祖巫。奢比屍:天氣之祖巫。後土:土之祖巫。開天斧因承受不住開天的阻力,斧頭化成了太極圖、盤古幡,斧刃化成了誅仙四劍,斧柄化成了混沌鍾,合稱四大先天至寶!而混沌青蓮亦因天地開裂而毀損,二十四瓣蓮花化成二十四片造化玉牒,上面記載着大道三千,後為鴻鈞所得,並籍此悟道。混沌青蓮的五片葉子化成了十大先天靈寶為五行旗(中央戊己杏黃旗、東方青蓮寶色旗、南方離地焰光旗、西方素色雲界旗、北方玄元控水旗)、乾坤鼎、十二品蓮台、山河社稷圖、河圖洛書、七寶妙樹、天書(封神榜)、地書、冥書(生死薄)、紅繡球;只有那蓮莖不知所終。巫族為盤古一脈,天生能掌控各洪荒元素,巫族之人期盼能如盤古父神一般以力成聖,故只煉肉身,不修元神。巫族以十二祖巫為首,十二祖巫,乃盤古精血惹天地戾氣而化,為肉身最強存在,每人皆有準聖境界,合煉一陣名為十二天都煞神大陣,乃是洪荒第一凶陣,無人敢擋其鋒!盤古左目所化太陽星中,帝俊裹先天靈寶河圖洛書出世,太一執先天至寶混沌鍾而生,帝俊與太一曾於紫宵宮中聽鴻鈞講道,修鍊得一身超凡入聖的本領。帝俊與太一於三十三天外建立妖皇宮,帝俊自號妖皇、太一自號東皇,拜同在紫宵宮中聽道的妖族大神鯤鵬為妖師,統領天下妖族,一時風頭無兩。巫妖兩族是天生冤家,互斗幾百萬年,死傷無數,最後由三清與眾人一起調停,形成妖管天,巫管地局面,兩者才稍稍平和!但好景不長,妖族和巫族為了爭奪天地的統治權利,展開生死決戰,雙方都用上了威力最強大的招式,把整個洪荒分為9塊。最後巫妖兩組的絕招毀滅了5塊大陸,最後剩下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其餘的5塊大陸分散,統稱為海外十三島。巫族最後只剩下大巫蚩尤,後土化身六道輪迴。妖族則只剩下陸壓(第十個太陽),有書說陸壓後來去了西方教成了大日如來。據網絡主流意見,陸壓后投佛教成為大日如來與烏巢禪師(同一個人的不同化身),其中烏巢禪師在西遊記里曾露過面。以上是3樓的答案,我這裏轉一下。洪荒自盤古后出三清與十二巫祖,可以說他們的出現比鴻鈞還早。但達者為先,鴻鈞先成聖,於紫宵宮開講。三清,女媧,准提,接引以及帝駿,太一,鯤鵬,冥河,紅雲,鎮元子,後土都去聽講。其時,帝駿與太一是妖族大帝,妖師鯤鵬等人於盤古脊樑所化的不周山上建立「太陽宮」成立第一代天庭,有妖族大聖無數,靠妖師鯤鵬觀天地星辰變化而創立的「周天星斗」大陣,有帝駿的「河書洛圖」做陣眼。一時間風光無兩。巫族有十二個堪比准聖修為,肉身無比堅實的祖巫,巫人數過千萬,遍佈洪荒大地。兩族相爭,大小戰役無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洪荒非聖亦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洪荒非聖亦聖
上一章下一章

相關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