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息相依 大定真空

心息相依 大定真空

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盛克琦

西派清修丹法的總訣是「心息相依,大定真空」。道家學者陳攖寧先生認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個字,確屬真知灼見。張三丰在《道言淺近說》中云:「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八個字就是下手工夫,須一片做去,分層次而不斷乃可」。西派始祖李涵虛在《道竅談》中也說:「調息之法自調心始,凝神之法自調息始。此聖賢仙佛之梯航,吾人入德之路也。」西派高傑玄靜居士徐海印(頌堯)在《天樂集》中也講:「昔以因緣,得遇汪師(體真山人汪東亭),指示心息相依法門,方知玄宗確有真傳」。因此,西派丹功總訣名曰「心息相依」。心息相依,就是將調心和調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心調息,以息攝心,心息相依交抱,性命自能相融矣。元·李道純《中和集》云:「氣神和合生靈質,心息相依結聖胎。透得裏頭消息子,三關九竅一齊開」。

徐海印《天樂集》中又講;「蒙師一再傳授,知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餘返還口訣、火候細微,皆大定真空之緒餘也。……惟大定,然後能真空地位。到得真空,然後能契妙有,空有圓融,形神俱妙。故大定真空之妙旨,乃文(文始)、華(東華)二派之肯綮,九還七返之玄要也」。宋·張紫陽《青華秘文》中云:「靜中行火候,定里結還丹』。宋·白玉蟾《玄關顯秘論》云:「采精神以為葯,取靜定以為火。以靜定之火,而煉精神之葯,則成金液大還丹」。《中和集》云:「藥物只於無里取,大丹全在定中燒」。《體真山人丹訣語錄》也講:「丹法攝歸一定字,所謂至簡至易之道也」。因此,煉丹的樞機只是一「定」功,能「定」則金丹不求而可致也。

《老子》中說:「致虛極,守靜篤,吾以觀其復,萬物並作」。「致虛極,守靜篤」,正是「大定真空」之功;「以觀其復,萬物並作」,正是「陽生葯產」之時。因此,「大定真空」即是葯生之川源,產葯之活水源頭。《悟真篇》中說:「要知產葯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西南之鄉,是坤卦之位。坤卦六交中空,洞然無極,難道不是「大定真空」之示象嗎!坤變為復,重陰之下,一陽來複,即是「陽生葯產」。《龍虎經》謂:「坤靜合陽氣」,「陽氣發(於)坤」,正此之時。

「大定真空」既是「陽生葯產」之源頭,而「真空」之境又如何得證?乃用「心息相依」之功。《天樂集》中說:「復命之學,須返我於虛寂,唯虛能感。學者由心息相依,直造大定之境」。汪東亭說:「下功時有雜**來不要緊,你要知道,雜**如落葉,心息相依是把鐵掃帚,轉落轉掃,總有個掃得乾乾淨淨的一日」(《體真山人丹訣語錄》)。由「心息相依」而靜,由「心息相忘」而空,自能證入「大定真空」之虛境。汪氏又說:「心息相依之功夫純熟,必轉入心息相忘,方能人定。倘不能心息相忘,即不能人定,故此忘字最重要」(《體真山人丹訣語錄》)。《玄關顯秘論》云:「只此忘之一字,如能味此理,就於忘之一字上做工夫,可入大道之淵微,奪自然之妙用,立丹基於頃刻,運造化於一身也」、《道言淺近說》中也云:「忽然神息相忘,神氣融合,不覺恍然陽生,而人如醉矣」。有修鍊靜功多年者,尚不能「陽生葯產」,均以不能深契此中道理耳!然此「忘」字功訣又豈西派獨家樞機,實為丹道各家功訣共由之通途,《龍虎經》謂之「先存后忘」。祈望實踐功友,切於此等微妙處細細研究,才能得證丹道真實效驗。李涵虛自云:「昔我在洞天中學鑽杳冥七八年,然後稍有把柄」。由此可見,古人證悟之不易,我輩能得聞個中玄妙,豈能輕易放過而不親身實踐嗎?李氏又說:「必有此等真功夫,然後有真效驗。彼無功而妄想效驗者亦終為不得效驗之人也,反唇相詆,何足病之!」

能由「心息相依」而至「心息相忘」,進人「大定真空」之境,自能會有真效驗發生。清·黃元吉《樂育堂語錄》中說:「神炁混合,心息相依,其身體內外,泰然融然,有酥軟如綿之意,此即炁生之兆也。但此氣生時,即玄竅開時……泄泄融融,其妙有不可得而擬議者」。《天樂集》云:「工夫不外心息相依,一到大定真空之境,內外二葯俱通。外則九還,先天一炁自來;內則七返,五行四象自合。三家自然相見,水火自然既濟,一切法驗,不召而自來,不求而自至,有水到渠成之妙」。《樂育堂語錄》中也說;「內葯,吾身之元氣也;外葯,即太虛中之元氣也。……此殆內外合一,盜得天地靈陽,歸還於我形身之內,久之則鍊形而化氣」。

既得「陽生葯產」,即可應時而起葯火采煉之功。采煉火候,不外「靜動靜」三個字。《樂育堂語錄》云:「煉時謂之為火,火中自有葯在也,然只是一個動靜而已。動而有形,喻之為葯;靜而無象,擬之為火」。白玉蟾也說:「以靜定之火,而煉精神之葯,則成金液大還丹」(《玄關顯秘論》)。心息相依而心息相忘,是為前靜之功。靜極而生動,此「動」之機,正是「陽生葯產」之時。採藥之功,雖名「不採而采」,實為只是一個「以靜制動」之功,師曰:「定續定」也。動而陽生,靜而采煉,一動一靜,一生一采,是為采煉火候之次序。呂祖謂:「動即施功靜即眠」也。

《天樂集》中云:「定久寂然,是謂歸根。歸根則有動,而返乎靜矣。靜極復動,先天一炁,有感必應,我即以動應之,在外心息相依,神氣合一,使同定而不妄馳,是即水府求玄,起巽風而運坤火也。再由心息相依,漸漸由武火轉為文火,神息兩忘,又入大定。則先後二天,各得其所,內外和融,身心恬愉,所得真乙之炁,送歸土釜牢封固矣,方可一度罷功。是故復命之學,須經『三反』。即由動而靜,靜極復動,動而又靜是也。汪師語予云:『陽生前一定,陽生后一定。前定所以候葯產,感真陽;后定所以沐浴溫養,封固密藏』。《陰符經》三反晝夜之說,當即指此部工夫。此玄宗復命之秘奧,必經『三反』而藏事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道本自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道本自然
上一章下一章

心息相依 大定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