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史》(26)

《東亞史》(26)

當然還有一條南線可以通往印度,就是從遙遠的中國西南地區(同樣遠離中國文明中心)經緬甸抵達印度。這條線的貿易量也很小,人們使用這條線路的次數甚至比新疆路線還要少。這條線沿途要經過原始大峽谷和雨林地帶,道路崎嶇難行,有時上下落差甚至達到1524米左右。這是因為,從青藏高原南下的湄公河、薩爾溫江、親敦江和其他河流,將高山切成深深的峽谷,而這些兩邊陡峭的河谷是此線必經之地。似乎這些威懾還不夠,此線所經過的雨林也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林中隱藏着一大堆的熱帶疾病,人們對它們的恐懼遠遠超過了對這條貿易路線的物質需求。雨林地帶還是野蠻的部落民的棲身之所,這些人以喜獵人頭而臭名昭著。因此,可以理解中國人很少通過這條路線與印度進行交流和貿易。同樣的原因使中國很少與越南以南的國家進行交流。對這些國家,中國人甚至在提及的時候都會有反感。此後,部分是由於12世紀蒙古的征服,出現了一個從中國西南山區向泰國遷移的移民潮。這些人主要是泰人,他們的近親①至今仍然居住在滇西。緬甸人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可能也是在許多世紀前從中國西南和西藏邊陲遷移到緬甸。但是,中國和緬甸、泰國的交流一直都很少。到了19世紀,主要來自東南沿海人口過剩的廣東省的中國移民,大量湧入東南亞的大陸和島嶼。這些移民早先是作為勞工遷入的,後來許多移民逐漸變成了企業家。

至少在宋朝,中國和東南亞就有了貿易往來,貿易商在菲律賓馬尼拉、爪哇、馬來亞港口、今天的越南南部和暹羅(泰國)都建立了小型商站。到19世紀末,東南亞地區錫礦業和種植園經濟(主要是橡膠)的發展,吸引了大量中國移民。到2000年,大約有3000萬華人生活在東南亞,新加坡發展成幾乎完全由華@商管理的龐大的轉口貿易中心,許多人在這一輪的經濟擴張中得以發家致富。

1.10農業文明

在東亞(除了日本)的農業系統和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的是水稻和其他穀類植物。穀類植物(特別是高產的水稻)每平方千米所生產的糧食,遠遠多於以家畜放牧或圈養為基礎的農業系統。由於人口密度很高,幾乎所有可耕地都被用來生產穀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亞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東亞史
上一章下一章

《東亞史》(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