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肢解」蘇聯(7)

第九章 「肢解」蘇聯(7)

1981年,里根出任美國總統,里根在1980年代利用全球美元秩序的絕對優勢地位,大肆發行美元同時又提高利率,造成市場利率甚制高達20%,被稱作「沃爾克衝擊」,「沃爾克衝擊」製造了世界範圍的大蕭條,同時美國繼續打壓石油價格、原材料價格。1981年至1989年期間,兩伊戰爭持續了8年,雖然中東「油庫」戰火紛飛,但整個1980年代的國際油價卻+激情小說一直向下走,甚制幾度跌至8.5美元一桶的歷史低點,而在國際油價走勢的背後,一直是由美國進行操控。在蘇聯解體前,曾發生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戰爭及之後的海灣戰爭。美國及其盟國發動沙漠風暴行動,油價從15美元迅速升至41.9美元。蘇聯看到機會,試圖做最後一博,傾其所有外匯,大批量購買開採石油的設備及大力製造輸油設施。結果是海灣戰爭僅打了38天就宣告結束,蘇聯買了大批的開採石油的設備,並進行輸油設施建造時,國際油價迅速下跌,重回到10至15美元每桶價格。

在核戰略及核軍備方面,美國高調提出「星球大戰」計劃,開啟以高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軍備競賽,並宣佈計劃預算為1萬億美元!該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蘇聯強大的核武庫,運用各種天基和地基的平台來摧毀攔截來自蘇聯的核導彈。而隨着美國中央情報局冷戰密件曝光,「星球大戰」計劃事實上是一場徹底的騙局,美國根本沒有實施,因為存在技術缺陷。

這個對美國來說「捏造」的計劃卻被蘇聯當成了重大威脅,刺激蘇聯去部署更多核武器,耗費巨資研究突防能力更強的新型洲際核導彈。為了與美國抗衡,蘇聯不惜經濟代價,發展重工業,建造大批不能創造價值的軍事裝備。同時,因為美國嚴格限制盟國向蘇聯出口產品與技術,又沒有石油的巨大收益,再加上雪上加霜的阿富汗戰爭,不斷地消耗著蘇聯的國力,使其經濟體系的維持更加艱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不要相信美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不要相信美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肢解」蘇聯(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