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節

第五百零二節

新書《大國崛起1900》求收藏。

————————————

朱慈煥會有危險,這點楊潮早就想到了,緬甸不是個文明國家,這個國家也有多個種族林立,主要民族就有四種,分為孟族、撣族以及緬族。

現在的緬甸是緬族建立的東吁王朝,是從過去的東吁國統一起來的,而東吁國又是緬族收到撣族建立的阿瓦王朝的壓迫南遷建立的,東吁王朝能夠一統天下,同樣是因為孟族的白古王朝和阿瓦王朝長達四十年戰爭后,兩國都精疲力盡的時候,才得以統一的。

因此緬族其實並不佔有絕對的優勢,加上文明基本上比雲南的土司高不了多少,因此維繫統治的不是統一的思想和文化,而是暴力,這樣的國家保持了太多的原始野性,你指望他會明哲保身,懂得妥協,也實在是太難為他了。

但是如果不打,就像李定國那樣投鼠忌器,就等於被緬甸人給脅迫了,大明以後難不成還要聽從緬甸的?

所以進兵是必須的,而且既然東吁人竟然敢殺害華夏的天子,那麼這個所謂東吁王朝,就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了。

宋坤立刻進兵。

先頭部隊是暹羅的千頭戰象。

暹羅人比緬甸人此時的文明程度稍微高一些,因為他們距離中國更近一些,跟印度也可以通過海路保持聯繫,在兩個文明中心之間,因此接受的文明自然就多一些。而緬甸除了靠近印度外。基本上很難從中國吸收文化營養。

所以暹羅最近五百年來總能夠保持統一。而緬甸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現在統治暹羅的,是他們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大城王朝。

正因為文明程度更高,就像文明程度更高的古希臘受到馬其頓,古羅馬受到日耳曼,古中國受到匈奴人侵襲一樣,歷史上暹羅人經常遭到緬甸部落的襲擊。

所以暹羅對於聯合別的國家攻打緬甸十分積極,通過越南回來的商人得知大明打算髮兵緬甸。他們積極的派出使者呼應。

暹羅人甚至包了宋坤軍隊的糧食供應,只可惜他們的武器裝備,還必須通過水路從國內運來,路途遙遠運輸壓力太大,供應他們三萬人已經是極限了,至少在楊潮結束北伐之前,是絕對不可能派出更多的軍隊南下的。

但是宋坤覺得夠了,以他在柬埔寨跟柬埔寨人的接觸,覺得這些南方國家的戰鬥力不值一提,他一萬人就能滅了這些國家。

宋坤也沒有跟暹羅人一起行動。而是兵分兩路,暹羅人從他們的北部高原城市清邁出發。直接侵入薩爾溫江流域。

宋坤一直留在暹羅南部城市曼谷休整,等待緬甸人跟暹羅人交戰的消息,當傳來暹羅人-大軍兵分兩路,一路往東反擊暹羅,一路往北抵抗李定國的時候,宋坤終於行動了。

他從海路直接進逼仰光,東吁就在仰光以北四百多裏外,而且有水路相通。

此時的仰光還不是後世的仰光,而是一個叫做達貢的小漁村,而且是屬於孟族的漁村。

這個孟族後世在緬甸排名第四大民族,但是確實緬甸歷史上最先文明起來的民族,當其他民族還處於原始社會的時候,他們就吸收印度文明,擁有了自己的文字,建築、繪畫、雕刻、音樂和舞蹈。

而且這是一個農耕民族。

可惜全世界大多數農耕民族都一次次在游牧民族的侵襲下衰敗,被融合,消亡了。

不是每一個民族都有漢族那樣的韌性,總能一次次反擊,小民族是沒有厚實的本錢,遭受一次致命打擊就站不起來了。

唯一有這種本錢的大概也就是印度民族和漢民族,可惜印度民族先後被雅利安人、希臘人、匈奴人、貴霜人、突厥人、阿富汗人、波斯人、蒙古人等等強悍的民族征服后,他們習慣了臣服,最近一千年來,印度人已經沒有自己建立的國家了,當然入侵印度的游牧民族,也跟入侵中國的游牧民族一樣,大多數都被同化了。

漢民族既有超強的內部凝聚力,同時也有更好的運氣,因此得以挺過來,或許單純用運氣解釋說不過去,因為漢民族不但一次一次的挺了過來,而且一次一次的反擊了回去,不但用自己的文化征服落後民族,而且用絕對的武力反擊落後民族,這是漢民族跟印度民族的根本區別。

連印度民族和漢民族,以及希臘、羅馬以及埃及民族這樣的強大民族都抵擋不住落後民族的侵凌,就更不用說孟族這樣的小族了,事實上最早建立王朝的孟族,此後一代一代被緬族同化,到了後世成了一個少數民族。

但此時孟族在人數上,至少還能夠跟緬族抗衡,因為他們的國家亡國也就一百年左右,因此孟族還是一個大族,而且很多人都不滿緬族的統治。

這導致宋坤戰靈達貢后,不但沒有遇到抵抗,讓暹羅來的翻譯宣揚了一番之後,很快就得到了當地孟族部落的支持,他們也願意加入宋坤的軍隊,跟宋坤一起推翻東吁王朝,但是希望宋坤幫助他們復國。

這些事情宋坤做不來,但是有人能做的來,隨軍的許四男立刻表示絕對至此孟族復國,並且答應幫他們恢復舊都勃固。

就這樣孟族起義了,宋坤負責打擊緬人的正規軍,孟族則開始四處襲擊緬族的小部隊,偷襲他們的糧草輜重,到處製造恐怖氣息,同時宣傳復國的理念。

宋坤還沒打到東吁,緬甸境內已經戰火四起了。

等宋坤打到東吁城下的時候,緬甸政權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能力,同時他們不等宋坤攻城。自己放棄了都城。臨走還放了一把火。

宋坤佔領東吁。開始使用政治手段,到處拉攏、聯繫孟族、撣族這樣的民族,以答應幫他們復國為條件,得到了這些人的擁護,基本上就不用自己動手了,自有這些更熟悉當地地形的人去四處追繳緬族軍隊,宋坤唯一要做的,就是給這些人提供武器裝備。

收到南方戰況的時候。北方也已經基本穩定了。

隨着多爾袞帶着全族遠遁漠北,長城以內基本上恢復,洪承疇在荊州毒殺了李國翰后,帶着四萬陝西綠營投降。

吳三桂則翻身殺入了四川,將一群年輕氣盛野心勃勃的小奴隸主大肆屠殺,解放了所有的包衣,也向楊潮投降。

至此整個中國,除了西域和青藏外,都已經在楊潮控制之下,連遼東都已經全被收復。

同時大家發現。楊潮統一了中國,巡守緬甸的皇帝朱慈煥也死了。

「當皇帝?本王不是說了嗎。以後大明只有一個王,皇帝那是天子的尊號,整個東方只能有一個皇帝,一個天子!誰不服,本王還要尊王攘夷呢,哪能自己當皇帝!」

面對手下的在一波勸進,楊潮回答道。

「封有功之臣?哎,你們就這麼等不及了嗎。本王早就準備好了。」

楊潮卻答應了冊封功臣一事。

大軍止於長城以內,沒有立刻出關作戰,而是轉入休整。

但這不意味着北伐結束了。

「知道多爾袞為什麼這麼容易就放棄了北京嗎?就是因為他們並不是那麼看重土地。對我們來說,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一切。而對他們來說,牛羊牲口和奴隸才是一切。這是根本的不同。所以他們帶走人,帶走了馬匹,草原上還有他們的牛羊牲口。其實多爾袞未必覺得他徹底輸了。」

「什麼時候北伐?時機還不到。明太祖、成祖兩代皇帝北伐了那麼多年,還不是沒有徹底打敗蒙元嗎。因為他們站不住腳,草原天然就是游牧民族的大後方,所以多爾袞才會逃回草原休整。等我能在草原上站住腳,就會北伐了,一次功成,不給後世留任何隱患!」

隆武十八年。

楊潮在北京大封功臣。

手下軍功最重的兩人,李五六和王璞分別分為侯爵,李五六封為成都侯,王璞為太原侯,以此表彰他們在山東和河南作戰的功勛。

剩下的高級將領中,大多封伯。

許多男為滄州伯;呂末為通州伯;胡全為陽曲伯;宋坤為太谷伯;謝飛為祁縣伯;趙康為灌縣伯;鄭永旺為新繁伯;孫長福為崇寧伯。

連黃鳳府都封了了一個華陽伯。

楊潮封的這些爵位可都是有實地相對應的,這可不是誠意伯、忠義伯這類的雜號伯爵,而且所有的地方都集中在北直隸(河北)、山西和四川,因為楊潮是真打算給這些功臣封地的。

北直隸、山西和四川這三地,恰好都是滿清選中的圈地,滿清都打跑了,這裏的土地自然就成了無主之地,雖然大多數都要分下去安撫平民,但是給自己的功臣先分一大片土地,應該來說是公平的,而且因為都是從敵人手裏奪來的,四川更是到處都是老虎,想找人種地都找不到,分給功臣就更沒問題了。

不但給功臣土地,而且楊潮還可以給他們選擇了地理位置最好的地方,北直隸的滄州、通州這都是交通要道,昌平也是靠近北京城的土地。

位於山西的陽曲直接就是太原府治所所在,太谷則是晉商土豪的老家,將來這裏的土地肯定很值錢。

位於四川灌縣這是都江堰所在地啊,楊潮可給表弟找了一塊肥沃的土地,新繁、崇寧都是成都平原上的好地。

黃鳳府所在的華陽縣也是成都府的治所同城,同樣是好地方。

給攻城封地,楊潮是要列土封疆嗎?當然不!(未完待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回到明末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零二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