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節 金融危機

第四百七十二節 金融危機

新書求收藏:《大國崛起1900》

————————————

剛剛過年,金融危機就爆發了,這完全是一場人為危機,造成危機的自然是徽商,但是始作俑者卻是楊潮。

楊潮這才明白,都是自己強行干預市場引起的,他以為可以將低息債券推銷給徽商,豈不知道徽商對官府的信任還達不到讓他們將窖藏銀子拿出來換成債券的程度,那種低息的債券根本不能打動他們,而銀票他們拿在手裏也不是很放心,只有把銀子放在隱秘的銀窖中,他們才會感到踏實。

「銀庫存銀已經不足一千萬了,每天還有至少一百萬兩被兌走。忠義伯閣下,如果放任這種情況,大概只有破產一條路了。」

拿騷十分沮喪,而且十分憤怒,在他看來,這都是因為楊潮通過江南銀行尹帥了遠遠超過存銀的銀票導致的,如果是阿姆斯特丹銀行,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阿姆斯特丹銀行,每一荷蘭盾的銀行券,都有銀庫中對應的一荷蘭盾白銀做保證,絕對不會多印一盾。

可是江南銀行,只有兩千萬的白銀,卻印刷了五千萬的銀票。

「你不要着急。繼續放兌。許多小額銀票是不可能兌現的,沒人會拿着一厘紙幣兌現。百姓手裏總得留着日常開銷的銀票的。」

江南銀行雖然在每一個城市都有分行,處理承兌業務,但也只是在蘇州、南京、揚州,這樣的治所才有,縣城中就沒有開設分行,各個縣的業務。往往是由當地的當鋪和錢莊經營,他們兌換了銀票,然後拿着銀子在從江南銀行兌換銀票。

而江南銀行是不兌換零錢的,最低兌換的額度是十兩,這意味着普通百姓是擠兌不到江南銀行的,只有大商人。和這些將小額銀票收攏在一起,然後一起承兌的當鋪,才是從江南銀行兌換的主力。

但是即便以兌換百姓手裏小額紙幣的小錢莊,一般也不可能兌換一厘銀子給老百姓,因為根本無法稱量,一般當鋪最低兌換的額度是一錢銀子,雖然老百姓可以將小額紙幣攢起來一起兌換,但是手裏總會留下一些這樣一厘面額的小票的。

「我們一厘銀子的紙幣印刷出去了兩千萬兩銀子,就算有一千萬兩小票都不會被兌現。銀庫中的存銀也無法支持下去。」

拿騷態度生冷的說道。

楊潮不由頭大:「銀行銀庫中除了銀子還有什麼?」

「債券!大量的債券!」

拿騷不無嘲諷的說道,一切都給他料中了,擠兌果然開始了。

「那就兌債券!這些高息債券可是一直很受歡迎的啊。」

拿騷道:「交易所里,債券已經跌破面值的一半了。」

交易所的債券市場一向很冷清,但是這段時間突然爆發了,隨着徽州人拋售的上千萬兩債券,價格開始暴跌,引起了其他人的拋售。一開始還只是低息債券,現在已經連月息三分的三年期債券都開始暴跌了。

楊潮道:「兌換!就兌換債券。除了債券我們手裏也沒有別的東西。只要大家看到銀票始終能兌換到東西。銀票就不會廢。銀票才是最後一道堤壩。而我們依然每月支付利息,債券就不會成為廢紙。」

拿騷雖然心裏不滿,但是這時候他也沒有好的辦法,只能答應下來。

但是他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需要官府簽發專利,允許江南銀行用債券來兌換銀票。同時需要官府給江南銀行授予專利,各地的稅收都由江南銀行匯兌。」

其實各地的稅收。一直都是交給江南銀行的,只是沒有明文而已,拿騷認為成文的授權書可以提高江南銀行的信用。

楊潮很快就答應了,並且通過保證向天下公示。

不過此舉沒有制止擠兌潮,反而引起了債券價格的進一步下跌。數量最多的十兩面額債券,已經跌倒了三兩銀子。

楊潮在報紙上呼籲大家購買債券,表示購買債券就是借錢給國家,借錢給國家就是報效朝廷,就是為國盡忠。

同時聯合鹽商們的錢莊和當鋪,希望他們保證一年時間內,不會出售他們手裏的債券,穩定市場。

但是這種要求,反而引起了錢莊業的恐慌,拋售反而更加劇烈,一個月時間內,債券價格跌到了一兩銀子,債券幾乎變成了廢紙一般。

這時候淮安鹽商杜守昌找到了楊潮,表示他願意組織淮安鹽商集團,借給官府一千萬兩現銀。

杜守昌是一個有本事的人,過去是淮安最大的鹽商,此時已經被淮安商人公推為行首,一直代表淮安商人跟官府交涉。

「好吧。你們淮安鹽商這回想要什麼?」

杜守昌笑道:「淮安各界同仁想給大都督做媒。」

我靠,開什麼玩笑,這時候做媒。

「娶誰?」

但是楊潮卻很果決,都這時候了,還想什麼呢,就是嫁一頭母豬給他,他也只能接受。

「舍妹杜虹影可一直待字閨中,對大都督念念不忘。」

尼瑪,杜守昌這個老龜gong,又向楊潮推銷他妹妹。

「好,娶了!」

但是楊潮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不過楊潮也頗為感嘆,後世蔣委員長娶宋家女兒,得到了江浙財團的信任,沒想到自己也需要娶一個淮安女兒,來得到淮安商人的信任和支持,聯姻果然是無法避免的政治交易。

杜守昌不由一喜,楊潮的勢頭他可是非常清楚,這已經是帝王的勢頭了,能跟楊家攀親,杜家可就是皇親國戚,將來貴不可言,相比一點點財富,不足掛齒。

其實這一千萬兩用來購買債券的銀子中。他杜家獨出了三百萬,就是用來換取這門親事。

「不過大都督還得答應小人一件事。」

杜守昌得寸進尺道。

楊潮不耐煩道:「說吧。你現在就是把本督賣了,本督還敢說半個不字。」

楊潮不由有些鬱悶。

杜守昌忙惶恐道:「大都督恕罪,小人絕不是脅迫大都督,只不過是淮安眾商的美意罷了。」

杜守昌是在利用淮安商人集團來達成他的政治目的,當然淮安商人集團也覺得杜家能跟楊家結親。會讓他們得到更大的優勢。

楊潮嘆道:「說吧。咱都是親家了。」

杜守昌這才道:「大都督可得答應小人,不可和揚州眾商結親。」

楊潮感覺自己臉皮顫抖,淮揚商幫在後世可是並列的,都認為是一股商人,沒想到現在分化的這麼厲害,依然成了兩股激烈到刺刀見紅的商業集團了。

不過老實說,淮安有杜守昌這號人物,而揚州的商業首領喬承望卻是一個熱衷於園林、書畫的雅士,真鬥起來。楊潮還真不看好揚州商人集團,雖然現在揚州商業集團靠着更為雄厚的資本,把淮安商業集團壓制着,但是被淮安商人集團步步緊逼的態勢已經出現了。

「好!」

得趕緊將淮安集團的一千萬兩銀子拿到手裏,銀行的庫銀已經見底了,最大的銀庫,南京新江口銀庫中只剩不到一百萬兩銀子了,蘇州、松江等地早就停兌了。導致銀票信用大大降低,黑市中銀票兌換銀子已經到了一兩對三錢的價格。

這次金融危機可比上次跟勛貴集團的金融戰更危險。上次的對手很明確,就是勛貴背景的金融業,而這次的對手卻是自己,是紙幣、債券的信用問題,解決不好是要出事的。

楊潮立刻登報,高度讚揚了一下淮安商幫的行為。將淮安商幫願意購買一千萬兩銀子債券的消息公之於眾,並建議百姓不要拋售債券,告訴大家債券價格會升起來的,現在出售損失太大了。

淮安商幫的消息發出去后,第二天債券市場就有所回穩。十兩面值債券一度漲到了三兩,但是最後還是跌到了二兩銀子,第二天在二三兩之間震蕩,第三天突然又跌倒了一兩銀子。

但是其他商幫也立刻行動起來,他們很快就打聽出來楊潮跟淮安商幫達成協議的消息,競爭對手揚州商幫立刻就跑了過來,跟上次一樣,他們也答應出資一千萬兩銀子穩定市場,也提出了結親的要求。

可是楊潮沒有答應,已經跟杜守昌達成了協議,那就要遵守。

喬承望代表揚州商幫,屢屢步杜守昌後塵,總是這麼被動,實在是太沒有出息了。

沒有答應喬承望,讓喬承望更為恐慌,最後戰戰兢兢答應揚州商幫出資兩千萬兩銀子。

喬承望之後,徽州商幫也來了,徽商跟淮揚商幫都有聯繫,幾乎是一股勢力,但是也不完全相同,鹽業資本在徽商中確實是第一大資本,但是資本額也只佔了不到五分之一。

徽商四大產業,鹽業、典當、茶業、木業,四大產業中,鹽業之所以排名第一,是因為這是資本高度密集,高度壟斷的行業,是暴利行業,但是總資本和總利潤卻還比不上典當,也比不上木業,僅比茶業高。

由於這次擠兌就是徽商引起的,因此徽商一直誠惶誠恐,淮安和揚州商幫行動之後,他們也找上楊潮,楊潮上次死乞白賴的找他們才借到了一千五百萬兩,現在他們願意一次性拿出三千萬兩銀子。

最後這三千萬兩銀子的生力軍入市,終於徹底將債券拉升了上來,十兩債券終於穩定在九兩的樣子,也就是承銷商的成本價。隨着債券穩定,以債券為保證的銀票也終於恢復穩定,江南銀行中的白銀存量開始增長,雖然只恢復到了一千萬兩銀子,但是總算能夠應對商業運轉的兌換業務了。

到了隆武五年(1651年)四月,瘋狂了三個多月的金融市場才開始穩定下來。

經過這一輪金融風暴影響,市面上物價大跌,很多商鋪歇業關張,米價降到了一兩銀子,其他物價也都下跌了一半還多。

楊潮也老實了,再也不敢直接介入金融了,乖乖的以三分利息發行新的債券,並且很小心的只發行了一千萬兩,這只是用來支付往年債券利息的,並不是作為今年的開支。

大明朝的官府過去的信用是負的,那你就只能高息借錢,這是市場規律,妄圖破壞的,就只有死路一條,楊潮大都督府的信用在細心呵護下,比大明官府高一些,可是還沒有達到可以用三分年息借債的程度。

不但物價大跌,民生凋敝,楊潮連軍事攻勢都不得不停了下來。

在廣東宋坤坐鎮廣州,收編農民軍、明軍和降兵,裁汰老弱,擴充到了十萬人。

許多男一直在肇慶,整頓訓練,沒敢發動對廣西的攻勢,讓孔有德將廣西牢牢控制住,並且在邊境佈置重兵防守。

以楊潮的經濟狀況,今年稅收還要大受影響,怕是連去年的三千萬兩稅銀都收不到了,今年一年都無法採取新的攻勢,勉強只能支付近百萬大軍的軍餉,炮兵和鳥銃兵的訓練都無法保證。

不過楊潮的守勢,卻給了另一股勢力機會。

大西軍實力崛起了。

大西軍余部在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的帶領下,兼并了丞相和張獻忠皇后,將大西軍擰成了一股繩,然後退避到了雲南,攻取雲南之後,他們放棄了流動作戰,而是封閉了雲南通過外界的所有要道,踏踏實實在雲南折服了三年。

孫可望等人對雲南的經營是富有成效的。

第一採用嚴刑峻法,貪污的官吏處以極刑,很快就肅清了吏治。

第二鑄造銅錢,禁止雲南用了幾千年的貝幣,將雲南金融制度拔高到了跟其他地區同等程度。

第三鼓勵生產,對於雲南跟全國各地一樣的土地兼并情況,孫可望頒佈政令,凡是租種土地的百姓,所得與官方平分,官府拿出一成給地主,也就是土地產出是民五、官四,地主得到一分的分配比例。

顯然孫可望的各種制度,讓財富分配上更為平均,老百姓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而且天公作美風調雨順,三年時間,雲南經濟穩定,年年豐收。

有了穩定的經濟支持,大西軍有條件整頓,收編原來的明軍,同時招募當地土司軍隊。

在昆明徵發數萬民工,擴建教場,「日夕操練士卒,三、六、九大操」,以大西軍百戰精兵為核心,軍隊戰鬥力大大提高。

穩定的經濟基礎,加上訓練有素的軍隊,三年蟄伏后,大西軍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號稱士飽馬騰,積極準備向外擴張了。(未完待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回到明末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二節 金融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