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節 低息債券

第四百七十節 低息債券

新書求收藏:《大國崛起1900》

————————————

後世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在有足夠勞動力和原材料用以增加生產力的情況下,貨幣增發不會推高物價,只會增加商品和服務。供需聯動,物價不受影響。

後世德國一戰後經濟緊縮,黃金儲備全部用來壞債,通貨膨脹到了買麵包需要用車拉錢的地步,經濟完全崩潰!

希特拉上台後,採用貨幣改革,髮型大量沒有黃金支持的貨幣,反而瞬間就改變了德國經濟。就是因為用生產力來給貨幣做支撐的原因。大量的貨幣增發,只要有相應的生產就絕對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而大明朝缺乏原材料嗎?在農業經濟時代,原材料基本來自於農業,江南的農業似乎足以為手工業提供充足的原料。缺乏生產力嗎?農業時代的生產力主要就是勞動力,而勞動力在中國似乎從來不是個問題。

在原料和生產力都不缺乏的情況下,發行相應的貨幣,不但不會通貨膨脹,反而是刺激生產。

當然大明朝的文官還達不到後世著名經濟學家的境界,其實楊潮也是一知半解,他只知道後世都是紙幣這種信用貨幣,所以不想讓貨幣受制於白銀這種中國稀缺的金屬,所以才建立了江南銀行,並且通過發行債券,以白銀的名義,將官府信用變成了貨幣。

以後世會計學的觀點來看,貨幣其實沒有什麼神秘感,只是用來進行貨幣統計的一種工具而已,就像工匠手裏的尺子一樣,只是用來衡量生產和消費的記賬數據而已。

而在大明這種極度缺乏重金屬的經濟體中,短缺的貴金屬相當於讓會計工具短缺。造成因為無法入賬清算導致生產無法自然擴大到她應有的程度。

當然楊潮也擔心貨幣供應過量引起的通貨膨脹,甚至導致自己打造的紙幣系統崩潰,所以他一直很關注物價水平。

讓拿騷組織銀行會計人員,將市面上最常見的糧食、棉布、絲綢、瓷器甚至木材等一百種消費品和基礎原料價格進行不間斷的統計,作為一種物價指數。

這個物價指數結果顯示從紙幣發行到現在,物價水平只增加了百分之五。這算是很低的通脹指標了,老百姓幾乎感覺不到物價上漲的程度。

拿騷也認為楊潮設計的貨幣體系是有效的。

但是他依然強烈反對在沒有白銀作為儲備的情況下,印刷超額的紙幣供應,哪怕這些是以官府債券作為保證也不行,也就是說,拿騷拒絕印刷紙幣來交換官府的債券。

江南銀行建立三年來,已經收存了兩千萬兩的白銀,但是已經印發了五千萬兩的銀票,其中三千萬兩就是用來購買官府發的債券。已經超過一半紙幣沒有相應的白銀作為保證,拿騷認為已經到了極限。

要知道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銀行,為了維持穩定,一直都不像個人客戶提供貸款,只進行最為保守的存款、匯兌業務,這兩種業務,幾乎沒有什麼風險,基本上印刷多少銀行券。阿姆斯特丹的金庫中就有多少金銀。

正是因為這種超穩定的信用,讓阿姆斯特丹成為了歐洲的清算中心。

拿騷以荷蘭人的經驗。認定江南銀行存在超發現象,就算是歐洲的私人銀行,也不敢印發超過儲備金兩倍以上的銀行券,否則隨時都會因為無法應對擠兌而破產。

楊潮倒是想用命令壓制拿騷,可是拿騷以辭職相威脅,寧可放棄高官厚祿甚至荷蘭人的利益。也不願意讓他的名譽受損,在堅持認為楊潮錯誤的前提下,他堅決不肯妥協。

楊潮還不太想讓拿騷滾蛋,他在江南銀行工作的短短一年多來,已經規範了銀行的會計運作。培訓出了數百名懂得西方銀行業操作的合格會計。

同時開通了松江的交易所,各種貨物以及債券交易都十分活躍,隱隱有超越南京的架勢。

拿騷還幫忙培訓出了一批港口的海關人員,比如估價員、鈴子手等等,完全採用荷蘭人先進的港口管理模式開始試運營蘇松港口。

在還沒有完全榨乾拿騷的剩餘價值前,楊潮還真的捨不得因為髮型一批債券,就讓拿騷滾蛋。

可是不發行債券確實難以為繼啊,這是戰爭時期,不借錢打仗的後果就是崇禎皇帝那種,靠稅收打仗?這也太土了。

明明可以通過借錢,借用幾年後,甚至十幾年後的財富來打仗,為什麼要一次性收幾年的稅呢。就算榨乾了老百姓,也最多收取三五年之和的稅收,而通過借錢,楊潮可以一次性將十年的稅收借到手上,穩妥的操作是和平后慢慢用稅收償還債務,冒險一點的操作,甚至是永遠不還債,只還利息就行。

而楊潮去年才發行了三千萬兩債券,基本上跟當年的稅收相當,沒有超出多少來。

今年的稅收已經達到了三千萬兩,楊潮打算借債五千萬兩,慢慢花出去既能刺激市場,又能獲得充足的軍費和行政開支,可是拿騷死活不肯印錢買債。

可是不發債券的話,楊潮就真的沒錢了。

去年兩千多萬兩稅收加上三千萬兩債券,總共五千多萬兩銀子,看起來很不少了,但是擴軍到了八十萬人,光是一年的軍餉最普通的士兵就得十多兩銀子,八十萬士兵就是八百多萬兩,而各級軍官的餉銀更多,也是不少於八百萬兩的,這就出去了一千六百萬以上銀子。

還有軍事物資的消耗,一個士兵一身鐵甲成本就是十兩,還有靴子、襪子等換洗衣物,另外還有長槍、鳥銃等武器,雖然只需要給三十萬新兵打造全套的,但是一個士兵一身下來,沒有三十兩是拿不下來的,這就又是一千萬兩出去了。

訓練中的兵器折舊損耗,火藥、鉛彈的損耗,甚至還比打造鳥銃、大炮的開銷還大,這又是一年一千萬的開支。

接下來還有打造海軍戰船,龍江船廠已經給楊潮裝備十艘大海船,以及八百多艘雙桅江船,一艘江船就有五千兩銀子,海船一艘那是以萬兩計算的,還要給上面配上大量的火炮,這又得五百萬以上的銀子,加上水軍的餉銀,戰船的維修等,花在水軍的銀子也少不了一千萬兩。

光是軍事開支就有四千八百萬兩銀子了,楊潮又給官員增加了俸祿,採取高薪養廉的政策,就算大明朝的官吏人也遠比後世比例小,但是一千萬兩銀子還是少不了的。

所以去年弄來的銀子幾乎全都花光了,今年必須再次買債券,否則別說沒有軍餉開支,就是連以前的債券的利息都付不出去了。

要知道楊潮為了促銷債券,讓老百姓接受這種借錢給官府的方式,可一直採取的高利息政策,月息三分,一年利息達到三成,欠下的三千萬兩三年期債券,一年利息就是一千萬。

債務負擔相當沉重,但是還得借,不過今年楊潮不打算付高息,而是推出低息債券。

哪裏有國家借高利貸的呢,國債自然是要比貸款利息低得多的,後世通行的國債利息,一般都不會超過一年百分之十的利息,往往在百分之七左右,甚至有百分之五以下的。

國債利息高低,往往跟國家的信譽度有關係,信譽評級高的美國等國,國債利息就低,希臘這樣的國家就得用超過百分之十的利息借債,當然他會賴賬。

楊潮可不會賴賬,而江南大都督府目前看來也不太可能破產,所以楊潮覺得,自己應該可以用三分的年利來借一大筆債。

至於江南銀行不支持的情況,他打算直接推向民間。

楊潮以前發的高息債券,認購者基本上分為三種,依然被百姓持有的大概有三千萬兩。

第一種就是普通百姓,家有餘財的中小商人階層,他們通過錢莊認購了大概一千萬兩。

剩下兩千萬兩中,其中一半是直接留給江南銀行的,另一半則被各種承銷商人承包了。

之所以給江南銀行留一千萬兩份額,不是三千萬兩賣不出去,而是因為楊潮要通過江南銀行向市場注入一千萬兩的貨幣,如果賣給百姓等於從市場上抽走了流通貨幣,在通脹率低的情況下,這是很不明智的。

另外一千萬,則是被大大小小的當鋪、錢莊給留下了,要知道徽州人取息最低的當鋪,月息也是三分左右,債券月息卻高達三分,他們作為承銷商還能得到一分的提成,只需要用九兩銀子就能買到十兩的債券,顯然比他們放貸款都掙錢,那麼持有債券自然是一筆不錯的投資。

現在在江南銀行不肯購買,楊潮又不想從老百姓手裏抽走流通貨幣的情況下,最佳的出售對象自然還是這些當鋪和錢莊。

但是很快楊潮就發現了問題,這些當鋪和錢莊倒是勉強認可低息債券,可是他們不是自己持有,而是忽悠自己的客戶,讓那些有餘錢沒處去的客戶將銀票換成債券儲存起來,而錢莊和當鋪則直接獲取承銷費。(未完待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回到明末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節 低息債券

%